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區塊鏈技術即將獲得廣泛應用的時代,網絡空間的安全問題會出現新的特點。為了保障個人隱私在科技發展的過程中,也能不被泄露,區塊鏈還將面臨許多挑戰。
“區塊鏈不是一項新技術,它采用了密碼學的很多技術,如哈希算法、公鑰密碼等。”13日,2019未來科學大獎周在清華大學開幕,一場聚焦網絡和信息安全的學術報告會同期舉行。本年度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密碼協會會士王小云提及密碼學與區塊鏈的淵源。
“區塊鏈一個重要特點是去中心化,其廣泛應用必將會對需要實行中心化監管的領域產生不利影響。區塊鏈技術的匿名性特征也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能有效保護隱私,另一方面又為網絡空間惡意行為甚至網絡犯罪提供面具和保護傘,比如,很多黑市通過區塊鏈技術洗錢來逃避打擊。
此外,區塊鏈還面臨眾多外部安全威脅——主要是針對算法、協議、實現、應用以及系統等層面的破壞、更改和泄露,具體體現在區塊鏈數據的完整性、不可否認性、匿名性、隱私保護以及其他方面。雖然區塊鏈自身具有較完善的安全體系,但也存在著不少機制上的缺陷。
區塊鏈系統本身具有安全體系,可以用于網絡安全領域。區塊鏈自身安全體系是指為了實現區塊鏈基礎架構和功能而采用的安全技術。在該技術體系中,采用的是加密、數字簽名、時間戳等安全技術,實現數據區塊保密、節點認證、存儲安全、傳播驗證、安全容錯、身份鑒別、授權訪問、安全審計以及隱私保護等功能。
區塊鏈技術還不夠成熟,在面對新的復雜的應用場景時更易出現安全風險。針對技術方面的風險,相關專家建議還需要做好安全審計和測試工作。
高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