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關于到現在29萬在朋友圈買塊假表 發現是假貨找到賣家要退貨賣家返還了7.2萬元后便沒了下文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是非常有興趣了解的吧,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非常火熱的,那么既然現在大家都想要知道29萬在朋友圈買塊假表 發現是假貨找到賣家要退貨賣家返還了7.2萬元后便沒了下文,小編也是到網上收集了一些與29萬在朋友圈買塊假表 發現是假貨找到賣家要退貨賣家返還了7.2萬元后便沒了下文相關的信息,那么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花29萬元買了塊百達翡麗手表,誰知收到貨后一個月,手表就停走了,送到鐘表公司一檢測,發現竟是個假貨。找到賣家要退貨,賣家返還了7.2萬元后便沒了下文。日前,慈溪法院處理了這樣一起名表買賣糾紛。
來起訴的是在上海生活的“95后”義烏姑娘小宗。2019年8月,在多家表行搜尋貨源無果后,小宗從相熟的朋友——慈溪小伙小施處,花29萬元購得了百達翡麗鸚鵡螺的一款手表。當月,小宗就將錢款分三次打到小施的銀行賬號。
誰知,拿到手表的次月,小宗就發現手表停走。她將手表送到杭州一家兼做真偽鑒定的鐘表公司進行鑒定,檢測結論為“送件樣品與制造商公示的信息技術和工藝特征不符”。也就是說,小宗手上的是塊假表。
為此,小宗找到小施要求退貨退款。但是,在返還7.2萬元之后,剩下的21.8萬元,小施一直沒有給個回音,兩個朋友因此撕破臉。同年11月,小宗向慈溪法院起訴,要求小施返還剩余款項。小宗說,這表其實并非她自己想要的,她算個“買手”,本想做個“中間商”賺點差價,沒想到踩進了假貨的坑里。
據了解,小施也是個“95后”,在慈溪從事租車服務。按照他的說法,這表是他花錢從車行的一個客戶那里買來的,自己其實也是個“受害”的“中間商”。“那客戶平時出手很闊綽,也戴名表,租車都是帶司機的商務接送。”小施覺得自己被人坑了買到假貨也很冤。
但至于這所謂“上家”是否真有其人,他說,由于該客戶來租車時都是直接付款,并未簽訂過書面合同,所以并不清楚這人的真實姓名等信息,后來也找不到這人了。為此,他曾去報過警,但由于連對方真實信息都不知道,派出所并未立案,他只能自認倒霉。
不論雙人所述虛實,小宗把29萬元打給了小施,小施又把手表交給了小宗,那這兩人之間的買賣關系已經成立。當小宗反映手表有假后,小施也確實將部分錢款退還給了小宗。現在小宗要退貨退款,當然還是得找小施。
開庭時,原告方由律師出面,而被告小施則是本人到場。小施表示,自己不是有意坑朋友,買賣做成這樣,讓他也很受傷,但現在如果讓他一次性退還的剩余款項,他也是實在沒有這個經濟能力。
鑒于雙方都有接受調解的意向,承辦法官居中主持了調解。最終,小宗同意小施可在今年6月底前分兩期償還15萬元,此后兩人就此事兩清。否則,小施得另行支付2萬元違約金,且小宗也有權按原先的剩余款項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近年來,消費者對奢侈品的追求勢頭日趨上漲,二手奢侈品交易也日漸興旺。除了私人之間進行線上或線下交易,專門的二手奢侈品店、閑置奢侈品交易平臺也應運而生。但價位參差不齊,真假難辨等問題,在二手奢侈品市場也一直存在。
除了要量入為出、理性消費,法官也提醒消費者,在購買二手奢侈品時盡量選擇有口皆碑的大型的、正規的平臺或商家;在交易過程中,要求商家提供證明是正品的相應發票或憑據,或是由專業權威鑒定機構出具的鑒定報告;另外,記得保留購買憑證及轉賬記錄等,以便出現消費糾紛后維權需要。
來源:半島晨報 編輯:李春梅
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