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6月9日,據(jù)媒體報道,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xù)收載。
據(jù)了解,《中國藥典》2020版編制大綱中明確提出,野生資源枯竭的品種將從藥典退出,這或為穿山甲未收載進本次藥典的原因之一。
而馬兜鈴、天仙藤的基源均為馬兜鈴同屬植物的不同藥用部位,未收載的原因或是由于其存在腎毒性。黃連羊肝丸未收載的原因,是因為處方中含有夜明砂(蝙蝠類動物的糞便)。
穿山甲被認為是“世界上被販賣最多的哺乳動物”,如今穿山甲科的8個物種都面臨嚴重威脅,中華穿山甲和馬來穿山甲更是在國際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的紅色名錄中被列為“極危”物種。為加強保護,6月5日,我國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diào)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長期以來,穿山甲鱗片被認為可以緩解關節(jié)炎、改善泌乳、有安神療傷等功效,但這些并沒有科學依據(jù)。事實上,穿山甲鱗片是由角蛋白構成,就跟我們的指甲差不多。
目前,中華穿山甲,馬來穿山甲和菲律賓穿山甲已處于極度瀕危物種,無論是用于食物還是藥物,無論其是否有效,都不應再被經(jīng)營利用。
王楠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