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IT之家 6 月 11 日消息 華米將于 6 月 15 日舉辦 AI 創新大會,今天華米科技官微預熱,暗示將發布新一代可穿戴設備 AI 芯片。
華米官方預熱海報稱:“黃山一號”只是牛刀小試,一鳴驚人應該是什么?
IT之家了解到,“黃山 1 號”是華米科技于 2018 年 9 月 17 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可穿戴領域第一顆人工智能芯片,集成了 AI 神經網絡的可穿戴處理器,擁有四大核心人工智能引擎:心臟生物特征識別引擎、ECG、ECGPro、心律異常監測引擎。黃山 1 號已經在華米多款 Amazfit 品牌手表、手環中量產商用。
與此同時,華米科技 CEO 黃汪還發表長文《登上黃山,超越一號》,稱:“眾所周知,國內芯片產業的發展這些年內外受阻,困難重重,今年的形勢尤為緊迫。誰也不敢保證,明天會不會拿錢也買不到貨。”
黃汪還稱,華米從創立之初,就下定決心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比黃山 1 號更好的可穿戴芯片,應該叫紅山 1 號還是黃山 2 號?由于使用場景的約束和限制,相比個人電腦的 X86 架構和移動設備的 ARM 架構,適用于可穿戴設備的芯片架構必須擁有超高的運算效率和超低的使用功耗。
黃汪表示高性能和低功耗,似乎就像硬幣的兩面。一面,是不同技術路徑和算法規則下,如何最大限度的提升本地 AI 數據計算性能,因為計算性能影響著疾病識別速度,疾病識別速度每提升 1%,就可能多挽救一條鮮活的生命;另一面,是電池容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如何有效提升續航,畢竟,我們可不打算給你的華米設備配一個充電寶。這時候,我是一個堅定的兩面派。我們要做的,是讓硬幣立起來。
從黃汪的說法來看,華米將要發布的可穿戴芯片將兼顧性能和功耗,另外根據官微的消息,新的芯片還支持運動模式主動識別,不妨期待一下。
高悅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