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頭暈/眩暈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好多患者出現頭暈/眩暈后會認為自己是腦供血不足,或者是頸椎病,或者是梅尼埃病,加之有的醫生對頭暈/眩暈的也很暈(不是很清楚),本文目的就是為了讓患者對頭暈/眩暈有個簡單的認識,同時節省醫生的問診和溝通時間。患者
頭暈/眩暈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好多患者出現頭暈/眩暈后會認為自己是腦供血不足,或者是頸椎病,或者是梅尼埃病,加之有的醫生對頭暈/眩暈的也很暈(不是很清楚),本文目的就是為了讓患者對頭暈/眩暈有個簡單的認識,同時節省醫生的問診和溝通時間。
患者因為頭暈/眩暈前來就診,醫生會詳細詢問病史、查體和適當的輔助檢查來確定患者是否為真性眩暈。
大夫,我是真心暈啊!我不是裝的啊!
暈是真的,眩暈可不一定是真的。眩暈分為真性眩暈和假性眩暈。
真性眩暈也叫前庭性眩暈,醫學上是指多種病因導致前庭的周圍部分或中樞通路的功能障礙,使患者產生對空間關系的定向或平衡感覺障礙,而出現自身或周圍環境的運動錯覺或幻覺。
簡單的說,真性眩暈就是人體內的控制平衡的前庭系統出現了問題,人體不能判斷平衡,導致了運動錯覺(視物旋轉)。
既然有真性眩暈,就有假性眩暈。假性眩暈其實是頭暈,可以有多種因素導致:眼源性、顱內異常、心血管疾病、全身性疾病、藥物性、精神心理性等等。
有好多患者對頭暈、眩暈、頭昏分不清,暈的很厲害不一定是眩暈。所以提供病史的時候一定要準確描述。醫生通過病史基本可以判斷患者是真性眩暈還是假性眩暈。
如何有效的提供病史?如果你光說:“大夫,我很暈,暈的不能走路,一動就暈”,這樣意義不大。
患者應該詳細描述眩暈發作的特點(和體位有沒有關系)、程度(是否不能耐受,特別恐怖)、持續時間(幾分鐘還是幾個小時?)、伴隨癥狀(有沒有耳聾、耳鳴等)、有無誘因(是不是一起床,一翻身就暈?)、用藥情況、特別是有無使用耳毒性藥物。目前患病情況,如中耳感染、焦慮抑郁癥、高血壓、冠心病、頸椎病。有無顱腦損傷史。
一般來說,眩暈的感覺是周圍事物在旋轉、傾斜、搖擺(最常見)或自身在一定平面上旋轉、傾斜、搖擺,嚴重者可有站立不穩、傾倒。常伴有惡心、嘔吐、面色蒼白、以及恐懼感。讓家人在觀察眼球活動,如果發現眼球震顫,提示前庭功能障礙。
假性眩暈有頭暈眼花、頭重腳輕、搖晃不穩、甚至有跌倒,但一般不偏向一側,沒有明確的周圍環境或自身旋轉的運動感,也沒有明顯的惡心嘔吐癥狀,不會出現眼震。
患者也可以自己大致判斷是中樞性還是周圍性性眩暈?
周圍性眩暈的特點:眩暈重,呈發作性,起病相對急。持續時間短(數分鐘至數天),患者意識清楚,可有耳鳴,耳聾。
中樞性眩暈:眩暈輕,持續時間長。頭暈癥狀輕或不明顯。中樞性眩暈患者常有嗜睡、飲水嗆咳、視物重影、持物不穩,走路向一側跑偏。少有耳鳴、耳聾。
如果是中樞性眩暈,那就要就診于神經內科,如果是周圍性眩暈,要就診于耳鼻喉科。有的醫院有由多學科組成的眩暈中心也可以。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中樞性眩暈和周圍性眩暈幾乎不太可能是由于腦供血不足或者頸椎病引起的。因為這兩個病就診的患者非常多,要不延誤診治,要不就浪費了金錢和醫療資源。
頭暈/眩暈患者應該做哪些檢查?
1、首先應該測量一下血壓,化驗血常規、血糖等,做一個心電圖。這樣可以除外高血壓、低血糖、貧血、心律失常導致的頭暈。
2、懷疑是周圍性眩暈,要進行前庭功能檢查。
3、懷疑是中樞性眩暈,要進行頭部CT/頭部核磁共振掃描。
陳悅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