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話說一白遮百丑,大多數女性都希望自己皮膚白白的,不愿做“黃臉婆”。29歲的李女士從小就臉色蠟黃,給她的生活帶來不少煩惱。近日,她在醫院接受脾臟切除微創手術,幾天時間原本蠟黃的皮膚就變得白皙,整個人顏值提升明顯,像換了一個人一般。女子患遺傳病
話說一白遮百丑,大多數女性都希望自己皮膚白白的,不愿做“黃臉婆”。29歲的李女士從小就臉色蠟黃,給她的生活帶來不少煩惱。近日,她在醫院接受脾臟切除微創手術,幾天時間原本蠟黃的皮膚就變得白皙,整個人顏值提升明顯,像換了一個人一般。
女子患遺傳病,打小臉色蠟黃
李女士今年29歲,和其他女性一樣,她非常愛美。但是有一個問題從小就困擾著她——臉色蠟黃,不光臉色,她全身皮膚都是蠟黃的,完全沒有女性白皙的膚色。
之所以有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她得了一種血液病,這種病是先天性的遺傳病,她的媽媽也是這樣的情況。因為這個病,和別人一起時李女士經常要跟人解釋自己不是“黃疸肝炎”,使得她不喜歡參加社交活動。除了皮膚蠟黃之外,受遺傳病的影響,她還有貧血。
小的時候,遺傳病對她的影響還能接受,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心態的變化,疾病對她工作和生活影響越來越嚴重。
近段時間,她發現自己皮膚越來越黃,而且貧血的情況也越來越厲害。萬般無奈,她只好到臺州市中心醫院就診。
1萬人中發病2到3個,屬于罕見疾病
醫院血液內科副主任醫師陳建霖接診后,對李女士進行了全面檢查。檢查發現,李女士病情已經相當嚴重復雜,必須盡快處理。他立即邀請了肝膽外科副主任醫師江浩等相關學科專家一起會診,共同制定治療方案。
陳建霖介紹,李女士的遺傳性血液病叫做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由于患者紅細胞膜骨架蛋白異常,引起紅細胞表面積減少接近球形,變形能力減退。這類球形細胞在通過脾臟時,就很容易被脾臟破壞。而紅細胞破壞增多,患者就會出現貧血。同時,紅細胞被破壞后會生成一種叫“膽紅素”的物質,它可引起患者全身皮膚、鞏膜發黃,所以這種疾病主要表現為貧血、黃疸、脾腫大。李女士這三種情況全都有,而且她的脾臟也特別巨大,是正常人的3倍多。
據了解,這種遺傳疾病發病率很低,全世界1萬人中發病2到3個,屬于罕見疾病,國內至今還沒有發病率統計數據。
手術切除脾臟是目前唯一辦法
陳建霖表示,由于目前全世界對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都沒有好的治療辦法,對于病情輕的,對生活影響不大的,現在只能不做處理。但由于李女士病情嚴重,綜合考慮后,醫生們提出了手術切除脾臟的建議。“根據治療規范,這種情況目前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做脾臟切除手術。”一起參與制定治療方案的醫院肝膽外科副主任醫師江浩介紹,脾臟切除后,紅細胞破壞減少,李女士的皮膚發黃、貧血等問題也都會自行改善。
考慮了幾天,李女士辦理了住院手續。
住進醫院第二天,醫護人員就把她送進手術室。
經過1小時的手術,江浩帶領團隊順利給李女士進行了微創脾臟切除手術。
術后第2天,李女士就開始正常下床活動。
術后1周,恢復良好的李女士出院回家。
手術后1周,蠟黃的皮膚變白了
手術后幾天,李女士原本蠟黃的皮膚明顯開始變白。術后1周,她臉上和身上皮膚顏色已經與常人幾乎無異。李女士本身就容貌秀麗,皮膚情況一改善,頓時讓她顏值提升明顯。同時,隨著皮膚顏色的改變,她的貧血也痊愈了。
從小困擾自己的問題得到解決,加上顏值的變化,李女士容光煥發,整個人一下子自信了很多?!案杏X像脫胎換骨一樣!”她笑著跟醫生護士們說。
雖然李女士脾臟被切除,但江浩表示對此無需過度擔心。他說,脾臟屬于免疫器官,在成年人免疫體系中只占一小部分。切除后,患者的免疫能力會有少許下降,但對整體免疫能力而言影響并不大。他還提醒,如果是兒童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患者,病情嚴重,甚至并發膽囊結石,引起膽囊炎反復發作,同樣也可以考慮手術治療。但為了確保安全,避免兒童脾臟切除后出現暴發性感染,一般建議兒童6歲以后手術,最好的選擇是12歲以后再手術。
劉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