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承諾:三峽建成,8分錢一度電?近年網絡上一直流傳一個說法:當年舉全國之力建三峽大壩時,有人承諾過,大壩建成以后居民用電要降到8分錢一度。誰承諾的?在什么場合承諾的?以什么形式承諾的?以至于這個說法是怎么流傳開的,現在已無據可查。網絡上的流傳
承諾:三峽建成,8分錢一度電?
近年網絡上一直流傳一個說法:當年舉全國之力建三峽大壩時,有人承諾過,大壩建成以后居民用電要降到8分錢一度。誰承諾的?在什么場合承諾的?以什么形式承諾的?以至于這個說法是怎么流傳開的,現在已無據可查。
網絡上的流傳
但8分錢這個數字如此精確、敏感,確實是有故事的,聽我用大白話為你揭開謎底。我是@工程師天張,關注我,精彩即將呈現。
8分錢一度電確實提到過,但不是三峽!
據《三峽日記》記載,1992年11月19日在武漢召開的三峽工程建設工作會議上,討論工程前期工作,就曾提到建三峽的錢從哪來?只能多渠道籌集資金。一是在全國電費征收中增加3厘錢的三峽建設基金,二是銀行低息貸款,三是葛洲壩電站的利潤。第三個渠道很關鍵,尊重歷史,我給大家一字不落地復述一下:葛洲壩每千瓦時電價4分錢,太低、太不合理。今后一年漲一分錢,分四年漲完,逐步到位。葛洲壩的電盡可能往上海多送,因為上海現在上網電價就是1角錢,多給上海送一點兒電,就會多籌集一點兒資金,葛洲壩電站如果電價漲到每千瓦時8分錢時,除去運行管理費、還貸以外,每年還有5億元作為三峽工程建設資本金。復述完畢。
再來看第二件事,曾任《中國三峽建設年鑒》社總編的張立先,在其著作《石壁立西江 中國三峽工程決策建設實錄》當中記載:前些年,有些奇怪的現象,令業內人士啼笑皆非,而又無可奈何。遠的不談,就以湖北為例:丹江口電站上網電價僅4分錢,葛洲壩電站的是8分錢,清江隔河巖電站的卻高達3毛5分2。同樣是水電站,同樣是水,前兩者的電價卻遠遠沒有后者金貴。
這也印證了前面所講,葛洲壩后來的上網電價漲到了8分錢。我們回過頭來看,先建葛洲壩本來就是給三峽工程提前驗證,而且又考慮用葛洲壩的發電利潤來補充三峽建設資金,所以,我們揣測有沒有可能,民眾把葛洲壩電價8分錢的事,錯以為是三峽的呢?我看是有可能的。
三峽發的電到底多少錢一度?
聽入迷了?別忘了關注我。咱們接著聊三峽電價最公開權威的說法是什么。
1989年水利部組織412位行業專家對三峽工程14個專題重新論證,工作期間確保國家對論證領導小組沒有行政干預,領導小組對各專家組也沒有行政干預,形成論證報告時,其中有9個報告是專家組一致通過的,有5個報告在通過時,有幾位專家沒有簽字,其中涉及到電價的是綜合經濟評價,形成報告時有53人簽字同意,3位不同意沒簽字,還有1位在論證過程中不幸去世,當時測算的三峽上網電價是一度電9分3厘。
再看另一個例證。三峽開建前,行業專家宋衛國、王忠法在1992年發表的《三峽工程綜合經濟效益研究》中提到三峽的發電效益按照華東、華中電網平均電價11.8分一度進行核算。
在三峽電站機組投運前,國家發改委在2003年發布了三峽的有關電價,以上海為例,一度電上網電價約2毛6分,落地電價不到3毛7分。
由此可見,網上流傳的三峽建成后老百姓用電8分錢一度的說法仍然沒有可靠例證。而有網友抱怨電費貴的問題,以我所在的天津為例,居民用電已經多年維持在5毛錢一度的水平沒有上漲,相對于其他行業價格漲勢不斷,電費其實已是良心價了。
關注@工程師天張,為你解讀熱點問題背后的科學故事。
陳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