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住院的老王正在跟前來探望的老友嘮嗑。[這兩天醫生讓我去做個核磁共振,我很擔心啊!][醫生讓做就做唄,你擔心啥?][我聽說啊,這核磁共振很是危險,風險特別大,曾經在美國還出現過重大事故,導致一名6歲的女童身亡......][這么恐怖?那得趕緊
住院的老王正在跟前來探望的老友嘮嗑。
[這兩天醫生讓我去做個核磁共振,我很擔心啊!]
[醫生讓做就做唄,你擔心啥?]
[我聽說啊,這核磁共振很是危險,風險特別大,曾經在美國還出現過重大事故,導致一名6歲的女童身亡......]
[這么恐怖?那得趕緊問問醫生,有沒有什么副作用才行。]
說起核磁共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正確的操作下,核磁共振是安全的。但由于在核磁共振機器及核磁共振檢查室內,都存在著非常強大的磁場,所以特殊的人群還是要提前了解一下注意事項,否則容易出現重大事故,如腦動脈瘤夾在掃描時嚴重移位,心臟起搏器折斷導致病人死亡等,都是觸目驚心的案例。
核磁共振,你了解這個檢查方式嗎?
醫學上的核磁共振成像,其基本原理是將人體放置于一個特殊的磁場中,利用無線電射頻脈沖來激發人體內的氫原子核,使得氫原子核發生共振并吸收能量。然后將射頻脈沖停止,則氫原子核便會以特定的頻率發射出電信號、釋放先前吸收的能量,然后一起將這些信號和能量收錄,再經過計算器的處理獲得特定的圖像。
核磁共振在醫學上有廣泛的應用,能夠提供比其他醫學成像技術更多的信息,能夠直接作出人體橫斷面、冠狀面、矢狀面等多體層圖像,還能夠顯示脂肪、肌肉、流動的血液、骨骼、臟器等,能夠識別人體的的何種病灶,而且準確無偽影,幾乎能夠用于全身各個系統的不同疾病,對醫生輔助疾病的診斷更有優勢。
核磁共振成像優勢,且對人體傷害小,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風險,這個風險預期運行過程中的強詞性有關。核磁共振本身對人體損害非常小,但是在進行核磁共振檢查的患者中,若不小心帶入了磁性物件、或者其體內置入過一些磁性物件,那進行核磁共振變成了一個風險非常大的行為。
做核磁共振檢查前,一定要做好準備
如何安全進行核磁共振檢查,這些準備要預先做好。
換上患者專用的衣服
醫院患者轉本的衣服是沒有口袋和金屬緊固件的,因此在做核磁共振前患上這種專用服裝,能夠預防因為患者常規的衣服中的金屬扣件或遺漏在口袋內的金屬物件以及其他磁性物體而發生事故。
不攜帶任何有磁性的物品(如金屬)進入
進入MRI環境前,應該吧身上的所有磁性物件脫去,包括女性的飾品、身體穿孔的環鉤等,還應注意衣物上的拉鏈和金屬扣件也應當脫去。
詳細告知病史,配合醫生檢查身體內的情況
在進行核磁共振前,一定要對醫生告知自身詳細的病史,醫生才能判斷患者體內是否含有一些磁性物體,如植入物等。
核磁共振檢查,有副作用嗎?
磁場成像-沒有放射性-正規操作下,對人體無大礙。
安全,精確,無創性
核磁共振檢查不同于CT和X線,他不是利用射線穿透人體來進行,而是利用磁場,因此沒有放射線損傷,因此對人體無大礙,是目前全球內公認的最安全、無創傷性的疾病診斷手段。
預防核磁共振事故,應該從細節做起
核磁共振事故不發生則以,發生則會引起巨大問題,因此預防核磁共事故和危害的措施非常有必要。以下是關于維持核磁共振環境安全的幾點建議:
院方定期檢查設備,規范程序和流程。應該建立完善的核磁共振儀器的安全政策和程序,并儀器進行定期檢修。
加強人員培訓。工作人員的正確使用對預防核磁共振事故有重要的意義,因此要加強工作人員培訓,確保工作人員的正確使用,定期評估工作人員對流程政策的遵守程度。
嚴格把控環境。要確保核磁共振室內無會影響核磁共振環境安全的磁性物件和設備,對整個環境要有嚴格把控。
溫馨提示:核磁共振檢查過程中一般會有較大的噪音,患者在進行檢查前最好要做好心理準備或者帶上耳塞,以免受到驚嚇。
參考文章:
【1】醫影醫生,《警惕:核磁共振(MRI)掃描可能致命》,醫影之家,2018-9-9
【2】楊光,《核磁共振漫談》,2015-1
【3】胡季凡,《做核磁共振有無副作用》,開卷有益:求醫問藥,2014-9
#清風計劃##真相來了##39健康超能團#
陳夕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