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從11月份開始,蔬菜價格就開始了緩慢下滑,特別是葉菜類蔬菜跌幅最大,如菠菜、油麥菜等最高時一斤12-15元,但如今這些蔬菜已陸續回調至10元內,消費者也感慨菜價走跌。從上海一菜市場來看,青菜價格從6元降至3元/斤;黃瓜從7元降至3.5元/斤
從11月份開始,蔬菜價格就開始了緩慢下滑,特別是葉菜類蔬菜跌幅最大,如菠菜、油麥菜等最高時一斤12-15元,但如今這些蔬菜已陸續回調至10元內,消費者也感慨菜價走跌。
從上海一菜市場來看,青菜價格從6元降至3元/斤;黃瓜從7元降至3.5元/斤;草頭、菠菜等從13-15元跌至6-8元/斤;茼蒿從10元跌至6元/斤;白菜從3元跌至2元/斤。
可見,多種蔬菜價格均迎來了下滑,這也保證人們的購買壓力減輕。至于為何走跌,還因當地蔬菜上市量偏多,日供應8-10噸蔬菜。
當然,其他地方也是如此,蔬菜供應量有所加大。近日南方的蔬菜上市量增多,北方大棚蔬菜也陸續產出,使得市場供應壓力緩解,帶動了菜價走低。
然而,在菜價集體走跌的背景下,部分蔬菜價格依舊偏高,不少人抱怨仍然偏貴,不過菜農卻表示賺到錢了。
1、西芹
作為一種常見的蔬菜,濱州、蘭州、鹿邑等均是西芹種植產區,因其產量比較高,每畝可產7000-10000斤,因此其價格還算可以,市場不過2-3元左右,產地也才5-9毛左右。
然而,今年的西芹行情卻非常可觀,其產地已賣出了2元一斤,品質好的更是在3元左右。而目前西芹的批發價也漲至4.8-5元一斤,這是咋回事?
原來,如今市場上還供應西芹的為濱州、鹿邑產區,但這兩地今年秋季雨水偏多,結果其產量不是太高,減產比較嚴重。10月份時,蘭州產區供應結束,結果市場迎來了“真空期”,市場上西芹價格也因此而大漲。
11月初,濱州產區遭遇了大雪,結果不少蔬菜遭受凍害,這再次導致市場供應偏緊。而菜販子為了搶收西芹,紛紛抬高價格,因此其地頭價漲至2-3元一斤。如此一來,菜農也由此大賺,不少菜農表示一畝地賺了2萬元。
但那些受損嚴重的地塊,可就沒那么好運了,菜農也只能感慨時運不濟,沒能等來上漲期。
至于西芹產量何時增多,菜農表示還需要等到12月份,到時候價格才能有所回落。
02、“向前蔥”來襲
章丘作為全國的優質產地,其大蔥已形成品牌,也成為當地村民致富的保證。然而,今年雨水多,很多菜地大蔥減產50%左右,蔥農的損失也在增多。
王大姐稱,自家種植20畝大蔥,但因受雨水影響,不少地塊畝收只有5000斤左右,去年可是1萬多斤/畝。王大姐表示,9月底10月初時,正是大蔥生長關鍵期,但因接連下雨,地上積水10cm以上,結果不少大蔥就此爛掉。反而,在山坡上種的蔥,因不受積水影響,產量比較高。
但誰知,11月初又遭遇了大雪,結果大蔥全被壓倒了,部分大蔥更是受到凍害的影響。因產量走低,當地的收購價大漲。
如普通蔥已漲至3元一斤,精品蔥為6元一斤。其中“狀元村”的大蔥更貴,精品蔥產地10元一斤。剛一上市,精品蔥就被客商采購一空,基本上銷往北京。
如此一來,不少蔥農一畝大蔥可賺上3萬元,除去本錢也能賺上2萬,這個收益已非常不錯了。但比起去年畝賺四五萬來說還是少了一半多。
03、白菜
往年,白菜市場價也不過8-9毛一斤,如果是整車出售,其價格更是低至5-6毛一斤。然而,今年的白菜價格卻高出不少,超市里基本在2-2.5元一斤,菜市場中也賣出了1.5元左右。
保定的王女士抱怨,去年大白菜價格普遍在5-6毛一斤,但今年市場上卻賣出了1.3-1.4元一斤,實在是太貴了,一棵白菜要10元左右。而超市里更貴,普遍在1.8-2.5元一斤。
正是白菜市場價迎來了上漲,其產地價也明顯增多。往年白菜產地不過2-3毛一斤,集中上市后更是1-2毛一斤。但今年白菜產地卻達到6-7毛一斤,這樣的價格是菜農不敢想象的,不少菜農表示,今年大賺一筆,一畝地可收益5000元左右。
04、花菜
除了白菜外,花菜的價格也不便宜,今年遼寧、河北兩個主產區,因前期遭受了降雨影響,很多大棚被淹,結果病害嚴重,不結球,優質花菜不多,其價格走高。
11月初時,又因一場暴雪,結果不少大棚被壓塌,花菜也因此而凍害,結果市場上花菜供應不足,產地已漲至2元一斤,批發價更是在4元左右,市場零售5-6元一斤。從南方運過來運費成本高,其價格也不便宜。
對菜農來說,菜價上漲,大家的收益就此增多,沒減產的地塊畝賺萬元不是問題,不過消費者卻抱怨吃不起。
總得來說,蔬菜價格走跌,主要是對比10月份的菜價。但比起往年正常價,菜價仍然偏高,大家咋看呢?
王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