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日,據網易新聞等媒體報道,經銷商第八代五糧液的平均出廠價從889元提價到了969元每瓶,漲幅接近9%,現和53度500毫升的飛天茅臺酒出廠價格保持一致。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水晶瓶”五糧液,已經升級到了第八代,而上一次調價是在2019年,距
近日,據網易新聞等媒體報道,經銷商第八代五糧液的平均出廠價從889元提價到了969元每瓶,漲幅接近9%,現和53度500毫升的飛天茅臺酒出廠價格保持一致。
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水晶瓶”五糧液,已經升級到了第八代,而上一次調價是在2019年,距今已經有三年時間。
五糧液的漲價,能否真的帶來銷量的增長呢?
現狀不夠樂觀
根據《每日財報》不完全統計,近期已經有多家酒企采取了提價控貨的手段,對價格作出了調整。
例如,水井坊典藏大師版52度500ml零售價提升200元/瓶,劍南春每瓶上調20元……提價是擴大營收和提升盈利能力最直接的方式,但是提價也涉及到了經銷商和消費者,他們是否能接受,決定了酒企是否能靠漲價收益。
啟信寶顯示,根據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最新財務數據,五糧液前三季度營收371.02億元,同比增長26.84%;歸母凈利潤125.44億元,同比增長32.11%。從大體業績表現來看,五糧液背后或許存在一定的隱患。
營收增速26.84%較上年同期33.09%,水平明顯放緩,而32.11%的凈利潤增長率較上年同期的36.32%出現小幅下滑。此外,從單季度的增速來看,五糧液業績降速明顯。
親手丟失“一哥”寶座
1988年,國家開放了名酒定價權,山西汾酒、瀘州老窖等多數酒企都選擇了“名酒變民酒”的戰略。而此時,五糧液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僅沒有降價,反而提價,選擇堅持高端名酒的定位。在其他酒企紛紛降價時,五糧液的提價讓它成為了中國白酒的“價格老大”,1989年超過了瀘州老窖,1994年超過了汾酒,1999年超過了茅臺。
在坐穩白酒老大的位置后,五糧液的廠長王國春率先將經銷商買斷經營和OEM模式,也就是俗稱的代工生產模式,引入了五糧液。
這兩個舉措對五糧液來說,產生了很多的負面影響。
一是買斷經營導致了經銷商為了爭奪市場,互相攻擊產生內訌,沒能給到消費者一個良好的市場狀況。
二是代工生產的OEM模式,增加了五糧液的運行成本,不僅沒能貢獻利潤,還沖擊了五糧液的高端市場。市面上出現了42個五糧液的高仿品牌和129個高仿產品。直到2019年,五糧液仍然在清理這樣的市場遺留問題。
啟信寶顯示,2005年,五糧液的凈利潤已被茅臺反超,到2008年,貴州茅臺又在營收上超越了五糧液,五糧液行業“一哥”的寶座就此丟失。
直到現在,五糧液的市場規模仍在不斷擴大,也糾正了錯誤的經營模式,但還是沒能再追上茅臺的步伐。
奮起直追,還有機會嗎?
到現在,就市場而言,酒已經成了社交的一大特色,但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似乎不再一味追求醇厚口感的高度酒。
根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年輕群體是當下消費的主要群體,是未來中國白酒新的增長點,考慮到消費者的這一變化趨勢,很多酒企在產品和宣傳上都做出了年輕化、時尚化的布局。
以江小白為代表的品牌,通過線上趣味營銷和線下品牌活動等方式,重新定義白酒對消費群體的影響力。而資本也十分看好年輕白酒市場未來的發展,2021年10月年輕白酒行業的融資金額創了新高。
但此時,五糧液的股價已跌至233元,較2月份的時候,跌去將近市場,市值縮水了5000億元,跌出萬億俱樂部。
在傳統營銷中,一個產品新上市的時候定價會很高,之后當有其他產品與其競爭時,它的價格才會降低。而奢侈品則恰恰相反。一個奢侈品品牌必須一直保持著它與其他產品之間的距離和等級的劃分。當一個品牌只能通過推出平民化的產品來達到銷售和利潤的增長時,它就不再屬于奢侈品范圍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五糧液這次提價幾乎完美復刻了這套方法論。在高端白酒的市場當中,真正屬于奢侈品的,現今來看似乎還只有茅臺。而這次漲價能否讓五糧液也開始具有奢侈品屬性,沖破十幾年前茅臺的陰影呢?我們還在期待本次提價后的五糧液的市場和財務數據情況。
(本文僅用于商業推廣)
高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