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聰明小生校對|李蓉婳都說顧客是上帝,然而在美團外賣產業鏈中,除了消費者之外,平臺、商家、騎手,這三者也非常重要,美團提供平臺、商家提供商品、騎手提供配送服務。美團給商家提供平臺服務,商家就必須給予美團傭金,這筆傭金在不同的城市是不一樣的
文|聰明小生 校對|李蓉婳
都說顧客是上帝,然而在美團外賣產業鏈中,除了消費者之外,平臺、商家、騎手,這三者也非常重要,美團提供平臺、商家提供商品、騎手提供配送服務。
美團給商家提供平臺服務,商家就必須給予美團傭金,這筆傭金在不同的城市是不一樣的,一般在20%左右。
由于傭金以及打包費的存在,同一份商品在平臺上的價格跟實體店的價格是不一樣的,隨著抽成的不斷提高,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商家只能提高外賣價格,而消費者眼看的價格上漲,點外賣的次數可能也會變少,最終就會陷入死循環,商家也可能倒閉。
縱觀美團的整個外賣產業鏈,最辛苦而且最危險的當屬外賣騎手,這些穿著黃色衣服騎著電動車奔波在城市大街小巷的“黃衣戰士”,卻沒有得到應用的尊重和待遇。
被“綁架”的騎手
作為一個“高危職業”,一直以來,外賣騎手備受廣大社會群體關注。騎手的工作就是負責把訂單按時送到顧客手中,然后平臺給予相應的提成,這份工作看似簡單,但背后隱含了無數的辛酸,其中被騎手抱怨最多的便是平臺的包容性差等方面。
記得在2020年9月8日,一篇題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的文章刷屏網絡,該文章指出:平臺的“算法”綁架了外賣騎手群體,平臺對騎手的配送時間有嚴格規定,但騎手送外賣的過程中卻有太多不確定性因素存在,例如商家出單慢、路上堵車等,因此為了避免因訂單遲到而被差評,外賣騎手不惜違反交規、與死神賽跑。
該篇文章一經報道便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引起眾多外賣騎手的共鳴。
這件事也引起了美團高層的注意,好消息是,不久之后,美團發布聲明:平臺將會進一步優化系統,在為用戶提供準時配送服務的同時,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還要改進騎手獎勵模式,在保障騎手安全的同時得到更多回報。
此外,在去年7月,相關部門為外賣員的相關權益再次發聲,要求外賣平臺更加人性化,不得使用最嚴格是算法作為克扣外賣員工資的評判依據,同時確保外賣員的最低工資不低于當地標準,合理優化訂單數量、配送距離和準時率,放寬配送時限,減少事故發生,給外賣員安全保障。
王興“坦言”:美團送一單虧一塊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外部壓力下,美團針對騎手也做出了許多改變,這是一件好事,有利于外賣行業的長期良性發展,而在近日,美團也公布了過去一年也就是2021年的最新財報,財報披露了美團的營業情況。
財報數據顯示,美團去年全年營收1791.3億元,同比增長56%。全年營收按板塊來看,美團外賣板塊貢獻了963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45.3%,但是在這亮眼數據的背后,美團卻虧損了大約156億元。
更有意思的是,美團創始人王興在電話會議中表示:“第四季度,美團配送服務營收143億元,遠低于183億的相關成本,意味著每單虧超過1元!”王興還強調,盡管配送服務業務尚未實現盈利,但公司仍將繼續加強配送網絡和能力。
按照王興的意思,美團不僅沒有克扣外賣騎手的工資,反而給騎手倒貼錢,這是真的嗎?數據顯示,在美團外賣963億元的應收中,美團外賣騎手成本為682億元,騎手成本占餐飲外賣收入比例達71%,而全年餐飲配送服務收入為542億,也就是說,美團對騎手的補貼高達140億元。
不過,真正導致美團虧損的,不是外賣業務。
美團的錢哪去了?
在美團的財報中,還有一項數據引人注意:2021年,美團“新業務及其他部分”板塊的經營虧損由2020年的109億元增至2021年的384億元,虧損規模持續擴大。顯然,這拖累了美團的整體業績。
具體來說,美團新業務部分包括包括美團優選、美團閃購、美團買菜等。眾所周知,新業務的發展前期都需要進行大規模投資,并且是持續性的,特別是美團優選,做社區團購的現在很多企業都舉步維艱,滴滴旗下橙心優選于去年9月開始撤退,近日更是被爆出已經整體關停,美團優選今年2月被傳出開始裁員,近日,京東旗下社區團購小程序“京喜拼拼”也被傳出裁員消息,社區團購已經一地雞毛。
總而言之,美團這幾年營收是越來越高,在賺錢的同時,希望王興不要忘了美團的今天的成功離不開廣大外賣騎手的努力。好在王興也有自知之明,還能補貼外賣騎手,讓騎手的收入不會那么低。
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