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膝關節疼痛這種問題,目前已經很普遍,無論是哪種因素所導致的膝痛,對于每個人都比較頭疼,難治,難恢復!為什么會這樣呢?在接診的過程中,會發覺這樣的現象,老人的膝痛,常被認為是關節退變之后的骨性關節炎,年輕人的膝痛,往往是在活動的過程中出現損傷
膝關節疼痛這種問題,目前已經很普遍,無論是哪種因素所導致的膝痛,對于每個人都比較頭疼,難治,難恢復!為什么會這樣呢?
在接診的過程中,會發覺這樣的現象,老人的膝痛,常被認為是關節退變之后的骨性關節炎,年輕人的膝痛,往往是在活動的過程中出現損傷,但無論是您選擇手術治療,還是選擇保守治療,總感覺效果不佳,會反反復復的出現膝關節不適癥狀。一直想科普這方面的知識,讓大家對此疑惑有更深入的了解!今天孔醫生來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膝關節是人體最復雜的關節,若是出現疼痛的話,不去深入找治病的因素,都籠統的通過拍片就診斷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或是某某結構的損傷,那對于治療而言,可想而知結局會是令人不滿意的。
膝關節疼痛或是退變,最直接的罪魁禍首是什么?
在之前的科普文中,有說過是大腿骨和小腿骨上的脛股關節面的軟骨退變,若是僅局限于這個層面,對于膝關節的治療還是不夠的;今天我們再一起往更深入之處了解,為什么軟骨容易受到磨損?可能有一直跟著我學習的人都知道,是膝關節的應力太大,負荷太重才會導致軟骨的磨損,產生的骨關節退變。其實在人體的軟骨之間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結構——半月板,它才是真正導致退變的原因。
半月板的解剖結構特點
它位于膝關節大腿骨和小腿骨的軟骨面之間,半月板在膝關節的內外側各有一塊,它是纖維軟骨。其表面是非常光滑的,有一定的彈性。在膝關節屈伸活動的時候,可以幫助膝關節更好的匹配自由運動;同時增加了脛股關節之間的接觸面積,減少局部的壓力而分擔身體的負荷,減少了大腿骨和小腿骨上關節軟骨在膝活動時候所承受的摩擦,起著保護膝關節穩定的功能。
如上圖所示,是膝關節水平面從上往下看的一個剖面圖,前方有前交叉韌帶,后方有后交叉韌帶,在脛骨平臺里面有內側的半月板和外側的半月板,前方稱為半月板的前角(綠色),后方稱為半月板的后角(紫色),不管是內側半月板還是外側半月板都有前后角,連接前后角的中間部分是半月板體(紅色);所以經常會在膝關節損傷時拍核磁共振顯示:半月板的前角損傷,后角損傷或是撕裂,指的就是這些地方,在您腦子里就會有這個映像,因為半月板是我們沒辦法去用手可觸及到的,在外觀上,我們也不能用肉眼去看到。
半月板易導致損傷的因素
然而卻忽略了半月板的問題,任其發展,繼續忍受著疼痛做自己的事情,直到堅持不住了,沒辦法忍受疼痛時,才會來醫院看膝關節究竟是怎么了?結果一拍片,就是下面這種狀態。
半月板損傷了,會有什么樣的結局?
或許有些年輕人有過半月板損傷的經歷,有的是選擇保守治療,有的是選擇手術治療,還有就是老年人,基本忽略了半月板的問題,任其發展。究竟它會對我們人體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呢?
半月板若是損傷后,不經過正常精準的治療,一定會出現撕裂的那側膝關節疼痛,特別是在下蹲或是上下樓的時候,疼痛更為明顯。它會激發身體在行走時應力的刺激,影響到滑膜,出現膝關節積液腫脹。甚則會出現因損傷,不能很好的匹配膝關節的運動而出現交鎖卡住的情形。
半月板損傷,該如何治療?
可能很多人就會想,若是有損傷,到底是保守治療呢?還是手術治療好?經常在接診的時候,遇到有人常常問這樣的問題,能不能不做手術,就選擇保守治療,害怕手術。當然我的答案肯定是:選擇什么樣的治療方式,這個選擇權、決定權在您手里邊,但是我會詳細告知您各種治療方式的利弊。
首先,半月板的愈合能力決定因素是它的血供,因為半月板的血供非常差,一旦半月板發生撕裂,要想通過保守來自我愈合,這種愈合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半月板的血供有這樣的一個特點:
僅僅是在靠近膝關節的關節囊外層區域有一定的血供,臨床上稱此區域為紅區;而在半月板最內層區域,是沒有血液供應的,僅僅靠滑液來供應營養,臨床上稱此區域為白區,若是損傷了,基本不可能自愈;在紅區與白區之間的這個范圍,稱為紅白區,血液供應也不太多,自愈恢復相對較慢。對于老年人來說,因為自身的血液循環相對不好,若是出現半月板的白區及紅白區的損傷,愈合能力就非常低。所以,半月板的損傷,一般都還是建議手術治療。
手術的方式常規有三種,看損傷的部位及程度而定!
這種手術方式往往適用于損傷部位在紅區的患者,如上圖中標記1和2的部位損傷者;由于這個區域的半月板有血供,都會選擇半月板縫合的方式來讓它自愈,為減少后期的并發癥(如創傷性關節炎、活動時的卡頓等)埋下伏筆。
這種手術方式往往適用于損傷部位在紅白區的患者,如上圖中標記3和4的部位損傷者;由于這個區域的半月板雖然仍有部分血供,但是相對紅區的愈合能力就大大的降低,所以一般會選擇半月板的部分切除成型的方式來彌補半月板的形狀,為減少后期的并發癥(半月板的磨損)埋下伏筆。這個手術的特點就是把損傷撕裂的半月板切除,然后盡可能的恢復還原半月板的C型或O型的形態結構。
這樣的手術方式,是醫生最不愿意干的事情,因為后期會出現很多并發癥,但有時沒辦法,要綜合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因素的考量,也只好摘除;當然對于置換假體的方式,目前手術還不夠成熟,僅還在研究階段,估計會隨著醫學的發展逐漸日趨成熟。
是不是手術做完就算完事了呢?其實康復才是開始
這個內容是本期分享的重點,往往很多人做完手術后,就選擇靜養;甚則更夸張的是,有的人保守治療,也不注意其中的要害,仍然忍受著疼痛繼續勞作。不管您是哪一種類型的人,都會發覺只要是半月板有過損傷,就很難恢復自己的功能,總是覺得這腿不正常。原因在于您沒有行正規的康復治療。
目前國內骨科治療和骨科康復的發展極其不平衡,骨科技術日新月異,特別是手術的發展與國外相當,但是病人恢復的療效與國外差距甚遠。原因在于很多專家學者認為骨科術后沒有必要做康復,不夠引起重視,常讓患者回家靜養或是自己鍛煉,結局就是一個多月復查,關節活動僵硬,肌肉無力萎縮等諸多問題,試問這樣的手術有何意義?病人的功能缺失,跟沒做手術有何區別?
缺乏醫療常識的患者更是不知如何去鍛煉,甚至不敢練習,可聽骨科大夫的話了,靜養吧!要是大家都有這方面的意識,術后盡早康復,也不至于讓關節制動而導致關節的粘連、鄰近肌肉及關節囊的攣縮,要是有專業康復醫生的指導,這些問題是可以避免的。
所以手術不是結束,康復才是開始!
若是您的問題,是選擇了手術,需要注意在術后早期不應該負重等細節,這期可以前往醫院找康復人員治療指導,在此就不再逐一贅述,因為每個人的問題不同,指導的意見也不同。
若是后期,可以自己自我鍛煉之時,需要圍繞以下幾點來進行康復。
減輕體重,特別是對于肥胖的人而言;減少跑步運動、上下樓等導致膝關節受力過大的活動。半月板有損傷的話,其要承受的壓力會在正常的基礎之上增加3倍左右,若是不給予控制壓力,直接是增加關節軟骨的磨損,最終關節炎接踵而至。
膝關節的疼痛,甚則半月板的損傷,很大程度上跟您的腿型有關,有的人可能X型腿,有的人可能是O型腿,有的人可能腿型還是相對筆直,但是因為膝周圍的穩定肌群力量不平衡等因素,在您日常活動的過程中,膝關節的受力均是有問題的,是不平衡的,直接影響到的就是半月板或是軟骨受力不均磨損。
半月板的后角上有著豐富的本體感受器,可以很好的感知膝關節在運動過程中的感知和控制,這個需要著重強調,因為很多人恢復期就是缺乏這方面的鍛煉,才會導致后期總感覺這腿好像不是自己的,總差著點啥。
總結
您的膝關節疼痛,不論關節退變后關節炎,還是軟骨磨損軟化,在早期定會出現半月板的問題,它是膝關節疼痛的罪魁禍首,務必重視這方面的治療,不然結局可能就是膝關節假體置換。
我是堅持用自己治療經驗和理念分析疾病知識的孔醫生,碼字不容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說法,請幫忙點個贊或是點個關注;分享是一種美德,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如果您或是您的家人或朋友也有膝關節疼痛方面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發分享給需要的他們,讓更多的人從中受益!謝謝
#湖南醫聊超能團##健康科普排位賽##【閃光時刻】主題征文二期#@今日頭條青云計劃@頭條健康情報局@頭條健康
陳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