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日國產羽絨服龍頭品牌波司登推出最高定價14900元的“登峰”2.0系列羽絨服,相比1.0版本提價近30%,這讓“萬元羽絨服”的話題再次上了熱門,網友直呼“突然覺得自己不冷了”。事實上,羽絨服這幾年整體漲價已是不爭的事實。來自中華全國商業信
近日國產羽絨服龍頭品牌波司登推出最高定價14900元的 “登峰”2.0系列羽絨服,相比1.0版本提價近30% ,這讓“萬元羽絨服”的話題再次上了熱門,網友直呼“突然覺得自己不冷了”。
事實上,羽絨服這幾年整體漲價已是不爭的事實。來自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羽絨服銷售單價從2016年的471 元上升至 2018 年的 645 元。就波司登來說,它在“雙十一”期間的單件均價由去年的843元上升至今年的1420元。
羽絨服的漲價也不是沒有依據,羽絨服最重要的原輔材料價格一直在翻倍上漲。近一年來國標90白鴨絨的價格從27萬元/噸上漲至約39萬元/噸,漲幅45%。此外,消費者對于羽絨服的品質和功能的需求也在提升,加之羽絨服品牌的一系列營銷推廣的費用投入,售價再難回到兩三百塊錢一件的時代了。
售價上漲,股價也在漲。今年來,波司登的股價上漲超40%,近兩年的漲幅更是翻倍。以11月30日的收盤價計算,波司登的市值達到595億港元,是加拿大鵝市值的1.5倍多。
羽絨服賽道隨著時代需求越來越擁擠,不僅吸引了加拿大鵝、Moncler等國外高端羽絨服品牌前來掘金,各大運動品牌也紛紛進軍,連前陣受政策沖擊的某教培巨頭也宣布將轉型做羽絨服。
羽絨服真的進入了“越貴越好賣”的時代了嗎?
豬肉降了,羽絨價格就漲了
羽絨服價格的上漲,最直接的影響因素是上游的羽絨產業。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羽絨及制品生產、出口和消費國,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 FAO 的數據,中國鴨養殖量約占全球74%,鵝養殖量約占全球93%,羽絨作為鵝鴨養殖業的副產品,中國占據全球羽絨市場70%以上的份額。
羽絨服的成本當中,最大的兩部分一是羽絨,二是毛領。其中羽絨占到羽絨服成本的30%以上。
判斷羽絨服的保暖性能,主要看含絨量、充絨量和蓬松度三個指標,其中含絨量90%以上的白鴨絨為羽絨服最主要的原材料,業內稱之為“國標90白鴨絨”,其價格最有風向標意義。
根據羽絨金網提供的數據,受疫情影響,90白鴨絨的價格在2020年4月份曾暴跌至18萬元/噸,隨后逐漸企穩回升,從今年年初開始穩定在35萬元/噸以上。
據了解,鴨鵝養殖量受豬周期影響比較明顯,兩者是此消彼長的關系,豬肉價格上漲,意味著羽毛價格下降,反之,如果豬肉價格下降,羽毛的價格就會上漲。
除了羽絨之外,受油價、限產限電等因素影響,羽絨服的面料成本、人工成本也在上漲。今年面料的漲幅在10%-20%,人工成本每年也會有20%-30%的剛性上漲。
另外隨著競爭越來越激烈,羽絨服企業在渠道和品牌費用上的投入,遠比原材料上漲的成本更多。
四五千的羽絨服一個月賣了2.3萬件
在羽絨服領域,加拿大鵝和Moncler通常被視為奢侈品的代表。以加拿大鵝天貓旗艦店為例,1萬元以上的羽絨服有66款,最貴的一款價格達到18800元。
如今,國產品牌波司登頗有要往高價追逐的趨勢,除了推出14900元的高端羽絨服之外,波司登天貓旗艦店里,目前售價1萬元以上的羽絨服有7款,5000元-1萬元的羽絨服有6款,3000元以上的羽絨服一共有72款,占全部在售款式的比重約18%。
波司登高級副總裁兼事業部總裁芮勁松在中期業績會上介紹,波司登1000元以下的羽絨服占比,由2020年的56%下降至2021年的26%;1800元以上的羽絨服占比,由2020年的5%提升至2021年的30%。
在中期業績會上,波司登管理層還透露了一組數據:平均件單價在3000元-6000元的風衣羽絨服,上線一個月就賣了2.3萬件,銷售額近1億元,售罄率達22%。
前端品牌在追平高奢,平價品牌的價格也在上漲。羽絨服品牌高梵董事長吳昆明也表示,他們的價格同比上漲了百分之三四十,今年雙十一在天貓的成裝銷量增長了5倍。
一邊是價格越來越貴的羽絨服,一邊是疫情之下整體疲軟的消費態勢,究竟有多少消費者會為此買單?
業內人士認為,疫情也一定程度影響了人們的消費觀,現在感冒發燒也是比較嚴重的事情,消費者不再像以前那樣追求“美麗凍人”,導致羽絨服的需求有比較大的增長。
一件羽絨服的利潤有多高?一位行業人士算了一筆賬:300g羽絨的成本在120元左右,加上面輔料、加工費和設計成本不會超過三四百塊錢,好的羽絨服也就500元左右的成本。對比越發高昂的售價,利潤空間可想而知。
“無論是快時尚,還是奢侈品,沒有不做羽絨服的;家紡品牌,沒有一家不賣羽絨被的。”這兩個單品可以撐起一個品牌1/3甚至一半的銷售額。普通的棉大衣只能賣到五六百塊錢,只要加上100來塊錢成本的羽絨,單價就能在1000元以上。
Z世代更愛高奢國貨
據中國服裝協會統計,2019 年中國羽絨服市場規模約為 1209 億元,預計2022年將達到1622億元,近些年羽絨服市場的復合增長率始終維持在 11%左右。而與歐美、日本發達市場35%-70%的羽絨服滲透率相比,中國目前的滲透率僅為9%,發展空間巨大。
可觀的市場空間和利潤,使得羽絨服賽道變得越來越擁擠。企查查數據顯示,近十年中國羽絨制品企業注冊量整體呈上升趨勢。2018年新增羽絨制品企業7313家,同比增長16.50%。2019年新增1.11萬家,同比增長51.17%。
優質的市場條件還吸引了海外品牌前來“掘金”。2018年加拿大鵝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在中國擁有超過15家門店,在最近一個季度其大中華區的直營渠道銷售額同比增長85.9%。
“減量增質”成為中國羽絨服近年來發展的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8 年,中國規模以上企業羽絨服裝產量為 1.9億件,同比大幅下降32.8%,為近五年新低。但與此同時,2018 年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羽絨服銷售平均單價同比上漲 20.8%,創近八年來新高。
羽絨服價格逐漸中高端化,也與Z世代的活躍與國潮興起不無關系。
中國的Z世代群體已達到2.6億,這個人群的特點是消費力更強,更熱愛國貨,這幾年波司登與國際著名設計師、設計機構開展合作,推出設計師聯名系列;并和迪士尼及漫威的IP聯名合作來吸引年輕消費者。
財報數據顯示,波司登線上會員中30歲以下的年輕消費者占比,由2019年的16.3%提升至2020年的27.4%,到今年上半年占比達到43%。
在中國羽絨工業協會相關人士的觀察下,羽絨服與潮流文化的結合是市場新趨勢,無論是明星代言、與知名IP聯合、還是通過時裝周將羽絨服與中國文化符號融入國際時尚表達,這些正使得羽絨服從單純御寒產品向高奢化時尚單品轉變。
目前行業羽絨服出口仍然以貼牌加工為主,高質量發展,提升中國羽絨服品牌的國際競爭力,完成行業從產品輸出到品牌價值輸出的轉變,將是中國羽絨行業對外貿易的重要增長空間
高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