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大家好,我是老斑鳩。最近有很多朋友來問我,618我沒報上活動怎么辦,我店鋪平常也沒幾個流量,我這段時間還要操作嗎?由于618活動將近,流量下滑是很正常的,雖然目前流量有少量下滑,但是隨著活動帶動市場大盤會再次回升。最近就碰到一個商家,一個玩
大家好,我是老斑鳩。
最近有很多朋友來問我,618我沒報上活動怎么辦,我店鋪平常也沒幾個流量,我這段時間還要操作嗎?由于618活動將近,流量下滑是很正常的,雖然目前流量有少量下滑,但是隨著活動帶動市場大盤會再次回升。最近就碰到一個商家,一個玩具店,有一定的店鋪基礎,年前銷量好幾百,疫情期間沒操作,權重掉下來了,現在月銷也就一百多,618期間也是一樣的,你不操作你的對手在操作,權重掉了沒流量了。
今天這篇文章分享給還在操作卻沒方法的朋友,許多朋友可能最近這段時間都比較急,最近618活動將至,沒有一個可以拿得出手的鏈接。有些朋友去操作了沒起色,就來問我為什么起不來。我最近也在忙活動,所以就沒有細致回答,就幫忙看了一部分朋友的計劃表,結果發現都很敷衍,不做計劃直接干的也大有人在。
缺乏準確和完整的操作思路,沒有具體的方向和布局,是現在淘寶操作失敗的主要原因。
進入主題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案例是一條卡通臺式小風扇的鏈接,純搜索操作,產品區間售價15-40元。
首先要考慮的是:投產比。
寫在前面:
在淘寶,低價產品并不少見,但不同的是[低價行業]和[行業低價產品]是有區別的,[低價行業]的特性一般是主詞具有很高的轉化能力,而且由于全行業都是低價產品,坑產權重的競爭會較小;而[行業低價產品]則是另外一種環境了,產品價格雖低,但坑產競爭力度卻不小,其次,行業主詞的轉化能力由于受不同價格段,品牌,質量等屬性影響了人群意向,數據一般不高。
這就帶來了2個難題:
1. 入圍前期坑產需求大,所需單量就大,如果投入太多,由于低價產品利潤低,可能引爆后的盈利依舊難以填補早期投入的資金。
2. 入圍后期,放大入圍投入也很大,因此初次流量爆發最好有足夠大的訪客以及轉化,否則后期再加強權重所需投入將導致產品無法盈利。
那么應該怎么去做?這次操作與以往的操作數據不同,今天我公布詳細單量分配,以更直觀的方式說一下案例操作。
一、入圍鋪墊——第一/二/三/四天
這是產品前4天的鋪墊期操作數據,為什么是4天鋪墊期,因為風扇是5天入圍的類目。
單量我并沒有安排很多,為什么?主要是因為我提高了產品價位。
很多人會說,也什么了不起的,就是抬高價位做坑產。其實也確實沒什么。
鋪墊期我們是可以把數據做大的,這時候淘寶監管稽查力度低,沒有訪客,所有的數據基本上都是人為干預,可控性強。歷來做坑產無非是大單量,坑產單,或者是出高價。大單量相對危險性高,后期可控性弱,所以是比較不推薦的,那么為什么不選擇坑產單,后面我再解釋。
接下來就是本次操作案例的重點了。
二、入圍權重蓄力——第五/六/七/八天(重點)
第5天入圍,流量并不大。
這四天入圍校正操作是本次操作的得以成功的主要核心——我特意抑制了訪客的增長。可以看到第5天產品已經有不少的入店關鍵詞,但總訪客量并不多(160+),到第8天,總訪客也不過就500+。那么我為什么要這么做?
思維:
回到上面低價產品投產的第二個大難題:入圍后投入過大。
與入圍前不同,入圍前產品沒有訪客,訪客數據是可控的;
入圍后,產品會進入大量自然訪客,此時如果不維護數據,會導致流量斷崖跌,之前的操作白費。如果操作,早期沒有買家曬圖評論等缺陷,轉化效果差,維護轉化數據可能需要很大的投入,再加上產品利潤低,很可能投入后到最后也回收不了投入成本。
因此,我選擇了另外一種方法——抑制訪客,蓄力權重。
這些都是產品的同款/相似款,價位都在15-50之間,可以說一看就是便宜貨。而我在第5天入圍后并沒有調回市場價,而是依舊保持高區間價位緩緩下滑。
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產品遠超同款售價,雖然產品入圍,卻無法吸引買家進店。此外,雖然產品訪客少,操作的單量不多,但由于售價高,坑產值足夠大,產品依舊在放大入圍。
三、權重釋放——第九/十/十一天
產品上架第二周,此時產品已經累積了大量的權重,有充足的時間累積足夠的評論曬圖。調回市場價位后,便會引入大量的搜索訪客,并且有較好的轉化。
之所以分享這個案例,并不是讓大家去按案例去操作,這種操作只適合少量產品,重要的是通過案例向大家傳達一種思維: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就比如這個案例,分析[低價行業]和[行業低價產品]的區別,考慮操作投產比等。產品操作只要能做好事前準備,采集數據,了解市場,再做好操作計劃,起款并不難。
之前一些朋友來找我,說入圍后流量不夠多,就幾百個,我反問:“那你覺得多少流量才好?”
——當然是越高越好啦。
其實這種思維就是錯的,因為一開始如果沒有轉化能力, 無法有效的消化引入的流量,那么就需要很大的單量去補單維持轉化。所以一開始可以定個目標,800訪客也好,1000訪客也沒事,消化了,再放大入圍,不用一開始就追求大流量。
最后,來聊一聊618。
想要參與活動的最好趕緊操作,618與雙11活動是有區別的。有些朋友覺得只要像雙11那樣趕在活動前一天把訪客做起來就可以了,這是一個思維誤區。
這是去年618與雙11/雙12的直通車展現對比。我看的是女鞋,不過大部分行業區別不大。雙11/雙12是把訪客集中在一天爆發。618則是分散的拉升展現。所以想參與活動的,最遲不要超過6月11日產品就要完成操作,再遲就沒有多大意義了。
總結
今天分享的并不是一種常見的黑搜操作,主要選擇這個鏈接講解是想通過同樣是電風扇案例把產品市場分析和有規劃操作這種運營思維傳達給大家。之前我分享的幾篇文章,基本已經把黑搜的那點東西一清二楚的說了一遍了。實在不懂的,或者對操作有其他疑問的,可以聯系我,一起交流。
丁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