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羌塘高原是世界屋脊的屋脊,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包括西藏那曲地區及阿里地區東北部。這里氣候干旱,植被稀疏,冰川融水形成的內流河潺潺流動,野生動物種類繁多,保存著獨特的高寒生態系統。野牦牛總是成群結隊出現,體型巨大,氣勢雄壯。除了黑色的普通野牦牛
羌塘高原是世界屋脊的屋脊,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包括西藏那曲地區及阿里地區東北部。這里氣候干旱,植被稀疏,冰川融水形成的內流河潺潺流動,野生動物種類繁多,保存著獨特的高寒生態系統。
野牦牛總是成群結隊出現,體型巨大,氣勢雄壯。除了黑色的普通野牦牛,還有金絲野牦牛。金絲野牦牛生活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數量稀少,行蹤詭秘,人們難以見其真容。
前不久,在羌塘無人區發現了一群金絲野牦牛,共有30多頭呢,其中有幾頭體型較小,還未成年。這群金絲野牦牛在山上奔跑,速度奇快,蹄子敲擊大地,發出轟隆隆的響聲,沒一會兒就跑到山的另一邊了。
01行蹤詭秘,與普通黑色野牦牛混群,見到汽車就向山上跑去??
金絲野牦牛,顧名思義,是一種渾身呈現金黃色的野牦牛。在陽光下閃耀著金色光芒,因此也被叫作金色野牦牛。
在藏區,金絲野牦牛被視為“神獸”、“神牛”,象征著好運、平安,如果遇見金絲野牦牛,就會有好運。
在阿里改則縣,攝影師見到了一群金絲野牦牛,奔跑時身下的長毛發像披風一樣飄逸,渾身都展示著高原巨獸的蓬勃野性之美。
在阿里日土縣,曾有1頭野牦牛出現,見到汽車,扭頭就向山上跑去,步伐極有節奏感。發現汽車一直跟在它身后,又停下來怒目圓瞪,尾巴像旗一樣豎了起來。
在阿魯盆地西部,發現了一大群野牦牛,有黑色的,也有金色的。可見,金絲野牦牛會與普通野牦牛混群,和平共處,并不會因為膚色不同而排斥對方。
關于金絲野牦牛和黑色野牦牛的關系一直眾說紛紜。2014年,專家對金絲野牦牛和黑色野牦牛的基因進行了分析,證明了金絲野牦牛的稀有性和獨特性。
02體重800公斤,毛長40厘米,零下40℃臥在雪地也不怕冷??
金絲野僅在西藏阿里地區、那曲地區有分布,見過金絲野牦牛的人,都說那是高原上的巨獸,到底有多大呢?
成年金絲野牦牛,肩高達到180厘米,尾巴長90厘米,體重800公斤左右,體型粗壯,肌肉健碩。
最明顯的特征,就是一身金黃色,但在夏季膚色較淺,是淡黃色。身下有著長長的金黃色毛發,大約有40厘米長,像是披著蓑衣一樣。每當奔跑時,長毛就會上下翻飛。
身上的毛發十分厚密,身下的毛發卻這么長。長成這樣,可不是為了彰顯個性,而是為了御寒。在雪地里臥下,就算是零下40℃的低溫天氣,也絲毫不怕冷。
無論雌性還是雄性,頭上都長著彎彎的尖尖的牛角,長度大約50厘米,間距較寬。只是,雌性的角,要比雄性小一些。
金絲野牦牛的身體結構,像是專為高寒缺氧的環境而生的。又厚又硬的皮膚,又長又密的皮毛,御寒不成問題。
另外,金絲野牦牛胸腔寬闊、氣管粗短、血液攜氧能力極強,可以在氧氣稀薄的高原長時間行走。還有,金絲野牦牛的瘤胃很大,從采食的低質量植物中,盡可能地獲取更多的營養。
03一天游蕩30多公里,用長滿倒鉤的舌頭取食苔蘚?
金絲野牦牛喜歡群居,還會與普通黑色的野牦牛混群。無論老少,無論雌雄,聚集成群,聽從壯年公牛的帶領。也有一些公牛喜歡單獨行動,性情比較暴躁。
生存在植被稀疏的羌塘無人區,金絲野牦牛以禾本科植物和草本植物為食,每天都會進行長距離跋涉,尋找足夠的食物與水源。
別看它們個個長得粗壯笨重,但在陡峭的山地上,仍能輕松自如地活動,巨大的身軀靈活地走在山坡上。
奔跑時氣勢駭人,停下來采食野草葉時,卻溫順憨厚。低著頭,用長滿角質倒鉤的舌頭取食低矮的草,以及緊貼著地面生長的苔蘚。慢慢移動,慢慢采食,極富耐心。
冬天食物匱乏,為了攝入足量的食物,金絲野牦牛不得不在雪地里游蕩,甚至一天要走上30-50公里。
走到積雪深厚的地方,健壯的四肢與龐大的身軀就是“推雪機”,一步步向前走,尋覓珍貴的食物。
04嗅覺靈敏,能從風中捕捉氣味,見人來會遠遠躲避??
金絲野牦牛外表笨重,嗅覺卻十分靈敏,能夠捕捉到空氣中若有似無的氣味。你還沒靠近的時候,它已經從風中捕捉到你的氣味,知道附近有什么動物在靠近。
面對饑餓的狼群,或者是強壯的棕熊,金絲野牦牛都不放在眼里,仍舊慢悠悠地行走著。但如果金絲野牦牛嗅到人的氣息,覺察到有人向自己靠近,就會遠遠躲避,向山上跑去。
你還沒看清楚金絲野牦牛在哪兒,它已經跑向山上了,還挺高冷的。但是如果你駕車去追它,它會讓你知道,它不是好惹的。
追趕行為,會讓金絲野牦牛判定你為“入侵者”。這時,金絲野牦牛會變得很暴躁,而且攻擊性極強,鼻子噴氣,怒目圓瞪,身后的尾巴會豎起來,像一面“宣戰”的旗幟一般。如果跑得慢,汽車都有可能被它掀翻。
一般情況下,金絲野牦牛的脾氣還是挺溫順的,只有被惹到后,才會鬧“倔脾氣”。
05母牛帶著幼崽,每小時哺乳2次,喜歡在陡坡上活動??
金絲野牦牛與普通的黑色野牦牛一樣,在繁殖季有打斗爭奪配偶的行為,當幼崽出生后,會得到整個群體的守護。
一個金絲野牦牛群里,有公牛、母牛,還有小牛。但在養育后代這件事上,母牛承擔了大部分的責任,形影不離地帶著幼崽去覓食,不讓幼崽離開自己的視線范圍。
研究者觀察到,有一頭母牛帶著幼崽,一個小時內哺乳了2次。小牦牛十分乖巧地鉆在母牛身下,而母牛則安靜地讓幼崽吸吮奶水。
奇怪的是,游蕩覓食時,公牛偏愛在山間盆地采食苔蘚、矮草,而帶有幼崽的母牛,則更喜歡在陡坡山地上活動。
專家推測,養育幼崽的母牛,對客觀潛在的風險更為敏感,選擇在更容易躲避危險的地形上活動,實則是為了保護孩子不受天敵傷害。
06遭到雪豹攻擊,母牛為了保護幼崽,用尖角撞開雪豹??
金絲野牦牛結群生活,團結友愛,一個群體中,年幼的野牦牛總會得到更多的照顧。如果遇到危險,小牦牛會被團團圍在中央。
盡管金絲野牦牛體型巨大,棕熊與狼都不敢對它們下手,就連雪豹也不敢輕易去招惹金絲野牦牛。
但當一只雪豹極度饑餓,捕不到食物的情況下,會偷偷跟蹤金絲野牦牛。雪豹長時間潛伏著,等到一個合適的時機,趁小牦牛自個兒玩耍時,突然跳躍出來偷襲,一口咬住了小牦牛。
小牦牛疼得一邊叫喚一邊掙扎,而雪豹卻不愿松口。母牛聽到幼崽的叫喚聲,立馬低著頭沖過去,用頭上的尖角去撞雪豹,救下幼崽。
金絲野牦牛力氣大,頭上的尖角是它的武器,兇猛如雪豹,在金絲野牦牛的撞擊下,幾乎失去反抗能力。
雪豹被摔到一邊,還受了傷,一聲不吭轉身逃跑了。吃了一個大虧的雪豹,恐怕再也不敢打小牦牛的主意了。
07不足200頭!為了保護金絲野牦牛,牧民主動讓出5000畝草場??
金絲野牦牛有多珍稀呢?專家估計不足200頭!金絲野牦牛生活在羌塘無人區里,但卻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
曾經,盜獵,或者偷采礦產,還有過度放牧,都在無形中蠶食著金絲野牦牛的棲息地。
隨著人類活動以及自然環境的破壞,金絲野牦牛只能往更高海拔的地區遷移。惡劣的自然環境,以及天敵對幼年金絲野牦牛的捕獵,讓這個物種的生存變得更加艱難。
為了保護金絲野牦牛棲息地,出臺了政策,當地一戶牧民主動讓出5000畝草場,自家的牛羊數量減少了大半。希望金絲野牦牛的種群數量能逐步恢復。
為了保護金絲野牦牛,保護大自然,很多人在默默行動!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中國國家地理、科學時報、人與自然、星球研究所、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CCTV
陳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