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今年的蔬菜市場行情總體不是太好,其價格相比去年低了不少。按理說每年7-8月份是蔬菜的傳統價格上漲季,但今年蔬菜漲得快降得也快。像土豆上半年收購價一直在5毛左右,近期行情盡管反彈,也不過7-8毛一斤;而洋蔥7月份時地頭價1元以上,但目前又跌至
今年的蔬菜市場行情總體不是太好,其價格相比去年低了不少。按理說每年7-8月份是蔬菜的傳統價格上漲季,但今年蔬菜漲得快降得也快。像土豆上半年收購價一直在5毛左右,近期行情盡管反彈,也不過7-8毛一斤;而洋蔥7月份時地頭價1元以上,但目前又跌至6-7毛左右。
辣椒行情也不盡人意,因產量偏多,近期的辣椒價格降幅明顯,市場零售已跌至2元一斤。那么有人好奇,去年吃不起的“蔥姜蒜”價格,今年如何呢?
01、大姜價格下跌
近期不少人抱怨小黃姜價格上漲,原本零售3元左右,但如今已漲至4.5-5.5元/斤,筆者家鄉的超市里目前是4.9元/斤,一個北京朋友反饋姜價已漲至5.38元/斤,姜價確實出現了一波上漲,難道“姜你軍”來了?
其實今年的生姜行情并不是太好,從洗姜收購價來看,5月份時均價為4.15元/斤,6月底已降至3.7元/斤,跌幅為17.78%;本以為7月份行情會有所反彈,但沒想洗姜價格繼續大跌,7月底探底2.7元/斤,跌幅為26%;泥姜行情也從2.45元跌至1.9元/斤,跌幅為22.45%。
截止8月18日,濰坊市場洗姜價為2.3-2.5元/斤,質量一般的2.1-2.2元/斤;萊州市場上洗姜價為2.3-2.5元/斤,近期交易量有所上漲;青島平度洗姜價為2.2-2.3元/斤,泥漿為1.6-1.7元/斤;安丘市場泥姜從1.9元跌至1.6元,月內跌了15.79%;昌邑市場洗姜主流價從2.9元回落到2.35元/斤,月內下跌了18.97%。
可見,目前生姜產地價、批發價均不是太好,總體表現一般。不過距離新姜進入市場還有2個月時間,姜農近期的挺價心態濃郁,大家的出貨熱情不高,因此姜價有所反彈。
當然,市場上并不缺姜,畢竟今年的種植面積多,產量多,其價格的上漲,主要是國內運費有所上漲,在交通不便的背景下,姜價迎來了一波上漲。同時,近期氣溫有所下降,姜的銷量增加,也帶動了姜上漲,但產地價仍然低迷,因此小黃姜市場價不會漲太多,“姜你軍”顯然不會出現。
02、大蒜下跌
今年的大蒜市場迎來了“先漲后跌”的局面,5月份新蒜上市后,其產地價迎來了一波大漲,鮮蒜收購價1.5-1.8元/斤,一畝地利潤可達3000-4000元,這樣的行情也讓蒜農們大賺一筆。
然而,很多人猜測后續蒜價更高,并不愿意將其賣出去,誰知從6月份開始蒜價就進入下跌局面,近期蒜價更是快速下跌。
如杞縣作為大蒜的主要產區,蒜農們手里還有60%的大蒜沒有出手,但8月份開始大蒜開始發芽,一旦成了芽蒜,那就賣不出什么價格。因此近期蒜農們紛紛出手賣蒜,然而當地大蒜交易市場早就關閉多時,且當地交通封鎖,給大蒜交易帶來了很多難題。
不少蒜商在村口進行交易,壓價態勢明顯,農民為了甩手,只好忍痛低價賣出。目前當地的批發價也跌到了低位,蒜片料1.3-1.45元/斤,蒜米料為1.8-2.05元/斤,中混級為2-2.35元/斤,大混級為2.3-2.5元/斤,相比6月份跌了1-1.2元左右,蒜農們利潤大跌,大家后悔不已。
金鄉產區蒜價穩中有跌,其中蒜米料為1.98-2.05元/斤,一般混級為2.35-2.42元/斤,大混級為2.57-2.65元/斤;中牟產區蒜米料為1.9-2元/斤,早熟蒜為2.1-2.2元/斤,好混級為2.3-2.45元/斤。這兩大產區價格相比6月跌了0.5-0.8元,蒜商壓價心態重,蒜農賣蒜積極。
邳州產區受防控影響,近期收購點陸續關門,市場交易冷清,而部分蒜農大蒜出芽,客商比較挑剔,對質量要求高,因此當地蒜價也有所低迷。
目前來看,產區蒜價是狠不起來了,前期沒將大蒜賣出去的蒜農,目前也后悔不已,但后悔也改變不了行情。
03、大蔥快開花
盡管產區的姜、蒜價格跌幅明顯,但市場的零售價依舊在5元左右。不過蔥就不同了,去年10元一斤的大蔥,如今零售價已跌至1.5-2元/斤,而至于為何蔥價跌這么多,還因產地蔥農已陷入了虧本中。
從6月份開始,產地蔥價就跌至5毛一斤,到了7月則探底2-3毛一斤,如今更是跌至1毛左右,部分地區因遲遲賣不出去,蔥價壓價到6分一斤。
蔥價的下跌,說到底是去年價格大漲,今年種植大蔥的人明顯比較多,在供應過剩的背景下,蔥價持續震蕩下滑。據蔥農表示,大蔥種植成本3-4毛一斤,目前大蔥賣出去就要虧本,連人工成本都賺不回來,只能任由它在地里生長,快開花了也沒辦法。
馬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