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01、我們都是“吃瓜群眾”西瓜作為一種十分尋常的美味,因汁水比較多,吃起來甘甜可口,且清爽解渴,對環境的適應性比較強,南北各地都可栽種,且它的生長周期比較短,經濟效益大,市場需求多,可明顯增產增收,備受市場的認可。我國的西瓜總產量占據全球的
01、我們都是“吃瓜群眾”
西瓜作為一種十分尋常的美味,因汁水比較多,吃起來甘甜可口,且清爽解渴,對環境的適應性比較強,南北各地都可栽種,且它的生長周期比較短,經濟效益大,市場需求多,可明顯增產增收,備受市場的認可。
我國的西瓜總產量占據全球的67%,2018年的產量為7924萬噸,比起第二名多20.17倍。如此龐大的產量,然而卻幾乎不出口,每年的出口量只有0.1%。如此來看,中國14億人吃掉了全球67%的西瓜,算一個西瓜10斤左右,中國人一年可吃掉160億個西瓜,人均消費量超100斤/年,這也足以表明,每個中國人都是“吃瓜群眾”。
即便是在去年,大家在西瓜的需求上依舊比較高,新發地市場一天可走貨4000-5000千克西瓜,不少批發商吐槽,光是排隊裝貨都得等上很久。
我國的西瓜主要集中在河南、湖南、蘇魯皖等地,其中河南產量最高,大家所吃掉的西瓜,平均五個就有一個是河南產的。然而,因近年來種植面積的增多,西瓜行情也在持續下滑中,總體行情不盡人意,每年5月份西瓜行情就會大跌,地頭價直接跌破1元。
2020年夏季就是如此,地頭價最后直接跌到了2-3毛一斤,且客商的收購熱情比較低,以至于果農們最后反而虧損,大家的種瓜熱情也在降低。
02、西瓜價格翻倍
在每年的4月下旬,早熟西瓜就會進入市場,最初時西瓜價格會賣到3-4元一斤,但到了5月中旬時,隨著上市的西瓜偏多,其價格自然是有所下滑。
不過云南地區,3月份西瓜上市之初,黑美人批發行情為2.2-3元/斤,麒麟西瓜為1.8-2.3元/斤,但4月份時就已跌到了1-1.2元/斤,跌幅在40-50%左右。當然,市場零售價仍然偏貴,一斤在2.5-5元一斤。
不過5月份西瓜行情就持續走跌,到了月底時已跌到了0.6元一斤,市場零售已跌至1-1.19元每斤。到了6月份,每年這時候是西瓜集中上市的時候,價格還會繼續下跌,而月初時地頭價確實跌到了3-4毛一斤,農村大集上已跌到了0.8元一斤,然而這之后西瓜行情就迎來了一波大漲。
如在長沙地區,超市里的西瓜行情偏高,達到了2.5-4元/斤,攤主表示近期西瓜進口成本增加,因此賣價只能上調,當地的瓜農表示,5月底地頭價才0.4-0.6元,但沒想如今再次漲到1元左右。
在漢陽地區,西瓜行情也明顯上漲,水果店里西瓜普遍在2.68-3.8元/斤。如在一個水果賣場中,麒麟瓜2.99元、3.55元兩種價格,主要是個頭、產地不同。瓜農們也表示,本地的西瓜地頭價上漲,一斤1-1.3元,一畝地可產8000斤,這樣行情好點的畝產過萬元。
不少網友也抱怨,往年6月下旬跌到1元一斤,但如今普遍在2元以上,好點的3-4元一斤,一個西瓜動輒二三十元,大家抱怨想要解暑都困難。
其實筆者家鄉也是如此,因我們這是農村大集,西瓜比城市里便宜,5月初城里3-4元一斤,我們這才1.5元一斤,到了6月出頭時是0.8-1元一斤。不過這個價格并沒感覺多便宜,以往似乎要更便宜一些。
然而,這才過了不到1個月,集市上的西瓜漲至1.6元一斤。以往這個時候,西瓜已降至0.5-0.6元,如今卻漲了1元,這是咋回事?
按理說6月份的西瓜都是露天生長的,并非3-4月份的大棚西瓜,其行情應該更便宜,哪里有上漲的道理?
03、西瓜為何上漲?
至于為何西瓜漲價,瓜農們也給出了答案,原來,今年的雨水不停,特別是北方地區,雨水明顯增多,山東、河南這兩個最大的產地都受雨水影響,結果西瓜的人工成本提高,西瓜產量不是太好。
很長時間里,市場主要是靠福建、海南、廣東的西瓜供應為主,北方本地西瓜南下不多,帶動了價格的反彈。
西瓜本身就怕澇,一旦雨水太多就減產,而雨停了后又會碰上高溫,如此一來西瓜秧更是直接塌下去。
老農葉國民表示,自家種了33畝西瓜,但產量減少了15%左右,正是如此,地頭價提高,市場價自然會跟著上漲。
當然,西瓜從農田到超市,流通環節比較多,中間成本多,一套流程下來價格就變得居高不下。比如說我們農村覺得1.6元都很貴了,但在城里卻賣出了3-4元一斤。
不過今年的水果整體行情還算可以,荔枝、大櫻桃、芒果行情都比較低迷,蘋果、梨子更是跌至近年來新低,替代水果多,大家沒必要太擔心。
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