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蛇,生活在農村的小伙伴,一定不陌生吧。有時可以在水里看見水蛇矯健的游姿;有時在鄉間的田野上看見蝮蛇和腳下的土地渾然天成;有時候在石頭縫里看見滿身紅斑的赤鏈蛇正在那里休息等等。蛇類家族的成員,幾乎遍布全球。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蛇類中之最。體型
蛇,生活在農村的小伙伴,一定不陌生吧。有時可以在水里看見水蛇矯健的游姿;有時在鄉間的田野上看見蝮蛇和腳下的土地渾然天成;有時候在石頭縫里看見滿身紅斑的赤鏈蛇正在那里休息等等。蛇類家族的成員,幾乎遍布全球。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蛇類中之最。
體型最大的蛇---森蚺
森蚺
森蚺時一種親水性的巨型蛇類,像沼澤地,水流靜止的河川和淺水的溪流,都是它們良好的棲息場所。它們大半部分是夜間活動,白天趴在岸邊曬太陽。
森蚺的嘴巴可以張的很大,最大可以達到180°,沒有下巴,4排牙齒可以獨立的活動,身體可以拉伸,因此可以吃下比自己身體還大的食物。
據說,當地人們曾看見一條森蚺,在水中捕殺了一條淡水死神鎧門鱷,然后吞進了自己的肚子里。
這種棲息在南美洲的森蚺的最長可以長到10米以上,體重重達125公斤以上,所以它成了世界上公認的最長蛇類。
致命性最強的蛇---貝爾徹海蛇
貝爾徹海蛇生活在澳大利亞的西北部阿什莫爾群島的暗礁周圍,喜歡呆在不是很咸的半河口一帶,以捕食海里的魚類為食。
一條貝爾徹海蛇可以長到3米多長,它們群身都包裹有鱗片可以有效地防止海水的滲入從而導致的體液喪失,舌下還進化出了鹽腺,可以排出隨食物進入身體內的過量海鹽。
它們的毒液和其他的許多蛇類相似,都是多種蛋白毒的混合蛇毒。被咬后,起初沒有什么感覺,并且沒有什么癥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地感到肌肉乏力,吞咽困難直至全身癱瘓,死亡。因為被咬后沒有明顯的癥狀,從而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好在它們性情溫順,不會主動地攻擊人類,基于這個原因貝爾徹海蛇沒有被視為極危險的蛇類之一。
據科學家研究表明一條貝爾徹海蛇的蛇毒可以毒殺25萬只老鼠,其毒液的毒性是眼鏡王蛇的200多倍,所以它被視為所有的蛇類中最毒的存在,是公認的蛇類毒王。
毒液量最多的蛇---眼鏡王蛇
眼鏡王蛇俗稱山萬蛇,大眼鏡蛇,吹風蛇,主要分布在熱i帶雨林中,在我國的西南和華南地區可以看見它們的身影,并且因為它的蛇毒有“液體黃金”之稱,價格昂貴,有的地區開始人工養殖它們。
眼鏡王蛇和其他大部分的蛇類不同,它們白天出來捕食,晚上回到石縫或者洞穴里休息。它們主要捕食一些鳥類和它們的卵以及鼠類。在食物匱乏的時候它們也會捕食其他一些蛇類,甚至以捕食自己的同類為食,所以它們也被稱為“蛇類殺手”。
眼鏡王蛇也具有極高的智慧,在捕食蛇類的時候:如果對方是無毒蛇,它們會一口咬上去,注射毒液,直至那條蛇死亡。如果對方是毒蛇,它們就會激怒對方,讓對方不斷的攻擊自己,自己進行不斷的躲閃。直到對手筋疲力竭的時候,它們再一口咬上去,將其殺死。
眼鏡王蛇的毒液量也是驚人的多,它們在捕食時可以分泌高達400-600毫克的蛇毒。據科學家研究表明:它們最多可以分泌出700毫克以上的蛇毒,毒液量是其他蛇類的5-7倍。同時它們也是毒蛇中最長的存在,中國最大全長記錄3.806m,國外甚至發現了長達5.580m的眼鏡王蛇。
爬行速度最快的蛇---黑曼巴蛇
黑曼巴蛇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大地上,當初沒有抗毒血清的時候,被它們咬后致死率達到100%;現在抗毒血清問世,被咬后致死率也有78%,而且它們極具攻擊性,所以在非洲當地有著“死神”的稱號。
黑曼巴蛇喜歡棲息于開闊的灌木叢以及草原等較為干旱的地區,它們身體細長,一般成年的個體可以達到2米以上,體色呈現一種灰褐色,口腔內部為黑色。它們的蛇毒,含有神經毒素,可以使人快速的癱瘓,呼吸衰竭,然后死亡。
它們喜歡棲息在一些灌木叢中以及草原較為干旱的地區當中,白天異常的活躍,出來捕食一些鼠類,有時也會爬到樹上捕食鳥類,晚上回洞穴里休息。
黑曼巴蛇的速度奇快,其短距離移動時速度可以達到16-20公里,它們還有一項特殊的能:在受到威脅的時候,它們可以一躍而起,挺直身軀的三分之二。關于它們非洲當地還有這樣一個傳說:曾經有一條黑曼巴蛇一分鐘之內,殺死了圍捕它的13個人類,由此可見它們行動之迅速和毒性之強。
最奇異的蛇---香蛇
香蛇據說分布于南美洲的圭亞那,它們全身散發出神奇的香味,可以有效地驅散蚊蟲。所以當地的人們把它們卷曲成環,當成裝飾品戴在身上,預防蚊蟲的叮咬。
香蛇的生命力極其的頑強,在被人們捕捉后,當作裝飾品戴在身上,因為長期的沒有進食,身體開始逐漸的萎縮,香味會逐漸的減淡。
這時人們就會將它們取下來,放歸到野外。被放生的香蛇就會立即去捕食,補充自身需要的營養和水分。所以在當地一條香蛇一生可能會被捕捉很多次。
這種神奇的蛇類,它是否真實的存在還有待考證。
最小的蛇---鉤盲蛇
鉤盲蛇又叫入耳蛇,是一種沒有毒性的蛇類,它們的身影幾乎遍布了全球。它們和蚯蚓一樣,善于挖掘地洞,因此主要棲息于土里。這就導致了,很多人把鉤盲蛇當作了蚯蚓。它們和蚯蚓的唯一區別就是:蚯蚓身上有明顯的段節而鉤盲蛇沒有。
它們常常在夜里或者天氣潮濕的下雨天到地面上活動,主要以捕食一些白蟻和其他的昆蟲為食,總體來說它們和其他的蛇類對人類都是由有益的。
鉤盲蛇也和蚯蚓鱔魚一樣,都是單體繁殖的。我們在野外見到的多數都是雌性的鉤盲蛇,它們是以卵的方式繁殖下一代的,每次可以產出3-7卵。
鉤盲蛇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蛇類,它們的平均體長只有6-17厘米。細小的身體使它們可以更好的在地洞里生存和捕獵,因為長期的在地下生活,它們的眼見沒有了視覺的能力,但還是有一定的感光能力。
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