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每個月繳納1000元養老保險,一年就是繳納1.2萬元的養老保險,30年至少繳納36萬元費用,這是比較高的繳費標準了,退休后拿到的養老金也會相對比較高一些。我們可以來推算一下,按照養老保險繳費比例20%來計算,每個月繳納1000元的養老保險,
每個月繳納1000元養老保險,一年就是繳納1.2萬元的養老保險,30年至少繳納36萬元費用,這是比較高的繳費標準了,退休后拿到的養老金也會相對比較高一些。
我們可以來推算一下,按照養老保險繳費比例20%來計算,每個月繳納1000元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就是5000元。
假設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也是5000元,那么就是按照100%的繳費檔次來繳納養老保險,養老保險繳費指數為1,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至少有14.4萬元(沒有計算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記賬利率,一般可以達到8%左右),在60歲退休,那么根據養老金等于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公式,
其中基礎養老金等于(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也就是5000*(1+1)/2*30*1%=15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除以養老金計發月數,也就是14.4萬元/139=1036元。
那么養老金加起來就是1500+1036=2536元。
這樣的養老金水平,雖然達不到人均水平,但是在企業退休人員當中,還是屬于比較高的了。
我們可以看到,每個月領取2536元的養老金,一年就可以拿到30432元的養老金,也就是需要12年左右的時間,才可以回本,也就是72歲左右。如果算上每年的養老金上漲,實際上可能不用10年就可以回本。
那么這筆賬劃算嗎?如果選擇每個月在銀行存1000元,而不去交養老保險,30年存滿36萬元,同樣是60歲退休,那么按照人均壽命80歲來算的話,36萬元要至少用20年,每年也就是用1.8萬元,每個月就是1500元,這顯然要比每個月2536元的養老金,要少1000塊錢的。
此外,由于養老金是終身領取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會享受傾斜照顧,獲得更好的上漲,比如60歲時養老金2536元,到了70歲,養老金可能就達到了4000元,這是非常有保障的,也能夠有效地降低物價上漲帶來的影響。
而反觀拿著36萬元的現金,不僅要面臨物價上漲,購買力縮水的壓力,也不利于合理規劃養老開支,因為壽命不可預測,如果壽命長的話,由于過早地使用完存款,就會面臨人還在、錢沒了的窘境。
因此,每個月拿出1000元來繳納養老保險,對于未來會有很好的保障的,相比存錢養老,是更為靠譜和劃算的養老方式。當然,如果覺得負擔比較重,也可以調整繳費檔次,因為養老保險繳費的檔次是在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60%至300%之間,每年還可以靈活調整。
何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