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今年的央視3.15曝光了兩起違規加工劣質黑心農產品的案例,分別是華容土坑酸菜和禹州木薯粉條。曝光的老壇酸菜沒有老壇,是用土坑腌制出來的,在腌制的過程中參與者絲毫沒有顧及到作為食品應該有的衛生意識,只有塑料膜、光腳丫、煙頭、泥土,網友戲謔地稱
今年的央視3.15曝光了兩起違規加工劣質黑心農產品的案例,分別是華容土坑酸菜和禹州木薯粉條。
曝光的老壇酸菜沒有老壇,是用土坑腌制出來的,在腌制的過程中參與者絲毫沒有顧及到作為食品應該有的衛生意識,只有塑料膜、光腳丫、煙頭、泥土,網友戲謔地稱,土坑酸菜:老“痰”酸菜,“足”時發酵,“煙”制而成。一石激起千層浪,土坑酸菜的曝光迅速在社會上進行發酵,又波及到方便面企業、螺螄粉酸豆角以及芥菜采收滯銷等。然而隨著輿論的發酵網上又有一種截然相反的聲音:他們為華容土坑酸菜喊冤,理由主要有兩點:一是土坑腌制酸菜采用的是多年延續下來的傳統制作方法,已是行業的共識。二是土坑酸菜問題的曝光使得當地很多工人丟掉工作,今年生產的芥菜爛在地里沒人收購。對于這個問題的是與非,我在之前的文章已經分析過了,這里就不在多說了。
像土坑酸菜一樣,禹州木薯粉條問題也同時被曝光,所稱的紅薯粉條,甚至山藥粉條是用價格低廉的木薯淀粉和玉米淀粉制作出來的。這一問題在網上曝光后,在網上也形成了一種截然相反的論調,他們為木薯粉條喊冤叫屈:我們生產的粉條雖然是用木薯淀粉制作的,但制出的粉條商品不假,無添加,應該為它來正名。
這木薯粉條的冤屈我們該如何來看待呢?這就需要我們了解一下木薯和粉條的加工。
對于木薯,我想北方的朋友們會有些陌生,但對于廣西、廣東等南方地區的人來說就再熟悉不過了。它是一種熱帶大戟科植物,根頸部會結出像紅薯一樣的木薯,它淀粉含量很高,因此也有人稱之為“淀粉之王”。木薯淀粉目前在食品行業用途很大,像我們喝的奶茶里面的珍珠就是用它制作成的。因為產量大、淀粉含量高,因此木薯淀粉遠比紅薯淀粉、土豆淀粉和山藥淀粉便宜。
木薯粉具有較高的粘性,加工成食品后的亮度和光澤要比其他淀粉要好,但是缺點是木薯粉帶有淡淡的土腥的生味,味道上不如其他淀粉帶有的甜味。另外木薯有毒,在加工成淀粉的過程中需要多次泡洗進行脫毒處理,因此一些劣質木薯淀粉由于泡洗脫毒不充分人們食用后對自身健康有影響。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市場上售賣的基本上是經過精細加工充分泡洗完全脫毒的淀粉,這種淀粉大家大可放心食用。
我們再來說說粉條的加工。粉條是用淀粉通過一定工序流程加工而成的一種農產食品。粉條加工一般使用的是紅薯淀粉,因此也稱作紅薯粉條。紅薯粉條柔韌有彈性,因此食用起來爽滑勁道還帶有紅薯的香甜味。
目前由于紅薯種植面積有限,淀粉含量也遠沒有木薯高,因此加工成一斤紅薯粉條的成本在七八元錢。
鑒于此一些不法粉條加工點為了節省成本,就用便宜的木薯粉和玉米粉來代替紅薯粉來加工制作粉條。為了便于售賣和宣傳,他們往往直接以正宗紅薯粉條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形式來售賣。大家是不是在農村集市上、商場里遇到過一斤四五塊的正宗紅薯粉條呢?這就是里面的貓膩。
因此對于禹州木薯粉條事件,并不說他們生產出的木薯粉條不能食用的問題,而是生產廠家拿木薯淀粉生產粉條當成紅薯粉條甚至是山藥粉條來賣的一種以次充好,欺詐消費者的違法行為。如果你直接以木薯粉條售賣,在包裝上規規矩矩打上:木薯粉條,明確告知消費者這是用木薯粉制作的。這樣做還至于捅出這么大的婁子嗎?以次充好,用木薯粉條當作高價的紅薯粉條、山藥粉條,這就是一種欺詐行為。
那我們在平常購買粉條該如何選購正宗紅薯粉條呢?
首先,看價格。上面也介紹了木薯淀粉便宜,紅薯淀粉價格高,因此生產出來的粉條如果一斤低于六七塊錢,那基本上就可以斷定這不是純正的紅薯粉條。
其次,看光澤。木薯粉光澤度高,如果在市場上見到發白透亮的粉條基本可以斷定是木薯粉制成的。純正的紅薯粉條略呈紅褐色,光澤度也不及木薯粉條。
第三,用口嘗。紅薯粉條略帶紅薯的香甜味,而木薯粉條不勁道,遇水浸泡很容易變軟,吃起來有粘牙感。
第四,用火燒。紅薯粉條遇高溫或明火會迅速膨化,并且會散發出紅薯香甜味,而木薯粉條則略帶股酸味。
對于網上為禹州木薯粉條喊冤正名,你是怎么看的呢?
金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