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上海財經大學是著名的財經類“211、雙一流”大學,國內財經院校排名前列。
財經類院校是各類型大學中幾乎是最熱門的專業,而且就業集中在證券投行銀行等“高大上”的部門,因此非常受考生的青睞,而上財位于中國金融中心,中國最發達的城市魔都上海,環境、交通、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有其他諸多高校難以比擬的優勢。這為大學生提供了充足的就業機會和極為廣闊的視野。
特色專業有工商管理、統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財政學、會計學等。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兩個A類學科,一個A-學科,實力強悍。
金融學專業是上財的王牌之一,在上海高校里面可以說是絕對的翹楚,師資力量強,金融學院擁有一大批專業的老師,大多是海外頂尖名校背景出身,科研實力非常強,有非常高的授課水平,能夠有效地解決學習上的大多數問題。
專業就業前景和情況非常好,優秀校友非常多,遍布上海,形成一定的圈子,而且很愿意給你提供資源和建議。企業對上財的學子也有比較大的認可度,在實習工作考證這方面都比較有優勢,主要在金融和管理行業就業,起薪大概10萬左右,專業在全國各高校中排在較為靠前的位置。
會計學也是上財最好的專業之一,師資力量非常強,老師們水平都相當高,會給學生拓展很多不同領域的知識,財會金融都有涉及,主修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等等。會計學畢業后大部分都能留在上海工作,所以每年的高考收分都非常高,大部分省份需要650分左右,會超過一些985院校的優勢專業。
就業不用擔心,就業前景比較廣,事務所,銀行,國企,互聯網等等都有。上財更加偏重實踐,財大實習期靠著代際之間的積累效應,學長帶學妹,學姐帶學弟,很多大二下學期就開始了,讓學生大大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即便是在就業形勢不好的情況下也能找到滿意的工作。
稅收學也是當前的熱門專業,國家稅法一直在不斷改革、完善,需要很多專業的人才,缺口大,前景非常看好,大多畢業后去地產行業、會計師事務所、銀行等金融行業等。
上財稅收學師資力量雄厚,老師們學術水平很高,也都很敬業,會很用心地幫助學生們的學業與生活問題。而且學校開設有大學生職業規劃課程,學校及學院都還會舉辦一些生涯講座,企業走訪等活動,幫助同學們明確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
電子商務專業就業率不錯,學的東西多,從電腦技術學到管理學,將信息技術專業知識和系統全面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相關知識,有機地融合一起。
財大的畢業證很吃香,在各大事務所、銀行、證券、基金都有影響力,尤其是男生就業不愁,畢業后能在相關部門從事企業電子商務的規劃、應用和開發管理工作。
上財的商務英語專業培養在外經貿領域從事國際商務活動的復合型專業人才。老師的科研能力和國際化水平都很高,教學水平也好,學習氛圍強,經常舉行水平很高的英語辯論會。
主要專業課:國際商務英語、商務英語寫作、商務翻譯、商務口譯、英美文學通論、英語語言學概論、英美經貿報刊選讀、西方經濟學、國際金融、國際貿易、會計學、貨幣銀行學等。
畢業生可在涉外會計事務所、金融機構、外資外貿公司、學校和政府機關等部門工作。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也可以,信息學院雖然金融方面專業比較少,但是可以自己選修相關金融知識,師資力量比較強大,老師都是領域內頂尖,未來就業既可以選擇銀行證券,也可以選擇互聯網公司。
總得來說,作為我國最知名也是最好的財經院校,在上海財經大學出來的學生在金融領域肯定是有一定優勢,只是學習和實習氛圍比其他財經類院校濃厚,在這里學習生活會比較忙碌比較累,競爭壓力也比較大。
如果你確定以后在金融行業發展,那來上財準沒錯,畢業后豐富的人際關系,以及這樣的一個畢業院校能夠讓你面對同類競爭者時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優勢。
你只要在學校的教務系統用你的學號登錄上學校的教務系統,那你就可以查到你的平時分了。教務系統里面不僅有你各科成績的平時分,也會有你各科成績的分數。平時分只是占據著你總分數的30%,期末考試分數才是最重要的,占據了你的總分數的70%。
我表哥的兒子就是班里的尖子生,他在他們那個市最好的高中讀書,上的是重點班,每次都是全年級前幾名。他就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一個妥妥的學霸。
去年高二他們老師就開始讓他們做高考題了,那時他分數考得還可以,志愿還填了北京大學。回到家他奶奶問他你為什么填北大,他說沒關系,同學們都是這么填。
他奶奶是我姨媽,一直以來都很疼我,把我當成自己的女兒,所以我經常一放假就去他家玩。他的家庭是什么樣子的呢?
他爺爺也就是我姨父是一個退休工人,現在每個月工資都只有2000多塊錢,這還是現在物價漲了之后,2006年的時候只有幾百塊錢。而我姨媽沒有工作,是個家庭主婦,為了來維持生計她曾經給人家做過門衛,燒過開水,也在家里面踩鞋墊賺點加工費。他出生以后,他爺爺奶奶就不做事情了,整天在家里面帶他。
他爸爸也就是我表哥在一個學習學校的食堂里面做廚師,一年只有2萬多塊錢。
他媽媽以前是開理發店的,后面因為洗頭發的藥水里面有各種化學物質,她身體里面長了個腫瘤,幸好是良性的,就不再給人理發了。后面的這些年。他媽在超市打過工,在商場賣過衣服,現在在一家藥店里面當營業員。
他爸媽整天為了生計奔波,根本就沒有時間管他。他從小就非常懂事情,知道自己家里條件不好,不跟其他同學攀比。每天放學回家后,就自己趴在書桌上面寫作業。
從小學到高中,一直都是學校的尖子生,中考那一年,他是全市第4名,得了4萬多的獎學金。
進了高中,剛開始他不適應,經常打電話讓家人去看他。后來適應了高中生活,他的學習也慢慢走上正軌,一次比一次考得好。今年國慶節我姨媽給我看了他的獎狀,厚厚的一大摞。姨媽說他們班主任讓他把這些獎狀都要上傳到網上去,以后是要做記錄永久保存的。
前段時間全省的模擬考試,他考了第2名,姨媽特別高興。我表嫂每次去給他開家長會,老師都會表揚他,夸他聰明勤奮,學習都是自己完成的,從來不用問老師。
現在大部分高中生都要補課,他只參加學校里面的補課,其他的課外補習班一個都沒有參加,他家的經濟條件也不允許他去參加,而且他的學習成績那么好也沒有必補課。
我在一所初中先后做過教務主任、業務副校長,對中層領導的境況和感受非常了解,不妨結合當時的具體情況來聊聊吧。
一、教學副校長和業務主任是奉獻指數最高也最有可能當校長的中層領導。
我當初做業務副校長是因為跟新任校長私交不錯,應他之邀來幫他管理教學。他原先是教學副校長提拔起來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教學這把“火”必須要燒得旺旺的,中考成績必須要在全縣打響。我當時也是全力以赴,下面的兩個主任是我平時關系不錯的同事,一個負責常規教學,一個負責教研活動。那幾年我們三人配合得挺好,中考成績在全縣幾十所農村中學中穩居前三名。
當然,我們三個付出的也很多,每天忙得昏天黑地。但教學管理這一塊確實很鍛煉人,很多校長都是從教學管理崗位上升上去的。我做了幾年副校長后就辭職了,下面的兩個主任現在都調到外校做校長去了。
二、政教副校長和主任是麻煩事最多、出力最不討好的中層領導。
政教主要是和學生打交道。我們學校是寄宿制學校,學生只是周末回家,其余的時間就得學校政教處和班主任負責。現在學生著實不太好管,說輕了不理睬,說重了怕出事。政教處副校長和主任常常是校園里睡得最晚的人,必須要等到學生全部入睡才能回家休息。如果學生出點兒事,他們幾個就不得安寧,經常被校長罵得狗血淋頭。有一回幾個學生夜里打架斗毆,結果一個學生住院了,政教副校長和主任都被教育局處分了。
三、后勤副校長和主任是最實惠也是老師們最不敢得罪的中層領導。
學校后勤副校長是原先中心校的校長,多年來就是個不教書的先生。總務主任來自當地最強勢的家族,校長也讓他幾分。那幾年學校建設“如火如荼”,不是蓋樓就是修路,小修小補更是連寒暑假都沒停過,據說兩人沾的油水也不少。后勤副校長退休后,總務主任一人管學校后勤,實惠不實惠不知道,反正這兩年在市里買了房子,開著奧迪出進校園。
由于后勤工作也涉及到老師切身利益,老師們一般對他們是又敬又懼,所以他們說話口氣都比較硬。
四、其它部門領導是最清閑也最沒有存在感的中層領導。
某某部、團委、工會、教代會、婦聯等部門管理人員在學校并沒有多少具體事務。他們大多是在開班子會或開展某個專項活動時才會有存在感。像某某部只是在年終搞點福利,教代會、工會只是在評優評先評職稱時投投票,平時也就是個擺設。所以,大多由年齡較大退居二線的班子成員擔任。因此,大家對他們是敬而遠之,并不把他們當領導看。
順便說一下,當時學校里還有一個沒有職位的老師,他人緣較好,跟校長私交很厚,是校長的“高參”,連班子成員也得讓他三分。他在老師中頗能“呼風喚雨”,被老師們稱為“二校長”。
如果你將來想當校長,就去做教學管理吧;如果你想實惠,就去管后勤;如果你想清閑圖個虛名,就去那些其它部門吧;當然如果你想磨礪自己,請你去政教處。
不會降為大專,轉設方向為民辦普通本科院校,由新華教育集團投資獨立經營。紅山學院是1999年,是一所經教育部批準,由南京財經大學舉辦,培養普通全日制本科人才的獨立學院。紅山學院設綜合辦公室、學生處、教務處、財務處、總務處等五個職能部門,國際經貿系、金融稅收系、會計系、工商管理系和文法系等5個教學系部。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