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中國十大軍校
一、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二、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三、空軍工程大學;
四、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
五、海軍工程大學;
六、第二炮兵工程學院;
七、海軍大連艦艇學院;
八、空軍雷達學院;
九、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
十、裝甲兵工程學院;
拓展資料軍校的最高學府是國防大學,該校著重培養部隊高級將領。從這里走出去的高級指揮官們,將是未來戰爭的引領者與最高指揮者。比較著名的軍校如國防科技大學、陸軍工程大學、海軍工程大學、空軍工程大學、火箭軍工程大學、航天工程大學、信息工程大學等。
軍校每年從部隊和地方按比例招生,地方入校即入伍,享受軍人待遇,在校期間一切學習生活費用由國家支付。平時著軍裝,佩帶學員紅肩章。專科三年畢業后一般授少尉正排軍銜,本科四年畢業后授中尉副連軍銜。順利畢業后將獲得軍士與學士學位,工作由學校根據專業和各大軍區需要分配,去向涉及海陸空三軍。
【參考資料】
來自頭條百科:
https://www.baike.com/wiki/%E5%86%9B%E6%A0%A1?search_id=2w073c9sbdc000&prd=search_sug&view_id=honqjre99fk00
目前國內外的大學排行榜有很多,很多大學排行榜的榜單差別還是很大,每個排行榜都說自己權威
但不管怎么排,清華和北大一般都能排在前兩位,只是誰是第一、誰是第二的問題,但第三名的排序可謂千差萬別。
國內的排行榜,有的把浙大排在第三,有的把上海交大排在第三,有的把復旦排在第三,甚至還有的把武大排第三;國外的排行榜一般把復旦和中科大排第三的次數比較多,南京大學在有的排行榜也會上榜。
現在中國的大學出現了清華和北大爭第一,華東五校(復旦、上海交大、浙大、中科大、南大)和人大六所學校爭第三的局面。也就是說前兩名基本上沒什么爭議,但第三名的爭議卻是很大。
在上個世紀80年代,其實清華、北大、復旦和中科大這四所學校基本上差別不大。復旦號稱“江南第一學府”,很多南方的高分考生甚至高考狀元都喜歡報考復旦。
1989年高考,上海市高考前十名以及其他六位省高考狀元選擇了復旦世界經濟系。現在在北美都有復旦“世經幫”的說法。在北美各大名校經濟系和商學院畢業于復旦的比清華、北大加起來還要多的多,連很多清華北大人都贊嘆于復旦培養經濟學家獨特的能力。
1982屆復旦數學系被稱為史上最牛的班級(可以上網搜一下),也有很多人認為1982屆北大物理系是史上最牛的班級,但是和1982屆復旦數學系比起來,大家一致覺得還是復旦1982屆復旦數學系更牛一些。 僅僅統計領域這一塊,前哈佛大學統計系主任孟曉犁、普林斯頓大學金融統計系主任范劍青、哥倫比亞大學統計系主任應志良、斯坦福大學生物統計系教授陸盈、弗吉尼亞大學統計系教授葉可英、香港中文大學統計系教授顧名高都是1982屆復旦數學系的畢業生。 在其他領域的牛人也多到令人恐怖,更不可思議的是前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主任(是中文系不是數學系)陳大康也是1982屆數學系的。
1984年美國總統訪問中國,他選擇在復旦發表演講,可見當時復旦的影響力,而現在各國總統訪華演講一般會選擇在北大或者清華。 1993年在新加坡舉辦的國際大專辯論賽,復旦辯論隊舌戰獅城,力挫群雄,在決賽中以五比零戰勝了臺灣大學奪冠,當年中央電視臺進行了直播,讓復旦的聲譽達到了頂點。蔣昌建是當時的最佳辯手。 上世紀90年代以后,清華、北大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
特別是1998年5月,以北京大學百年校慶為起點,國家實施985工程,北大和清華得到的資源和經費比其它學校多很多,迅速拉開了與其它高校的差距。 2000年以后中國高校開始了新一輪的合并高潮,院校開始了新一輪的洗牌,很多大學成為了巨無霸大學,綜合實力顯著提高,排名也飛速上升,浙大就是典型的例子。 浙大以前是一所以工科為主的院校,但是浙大合并了杭州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和浙江農業大學后,學科門類非常齊全,在加上浙江省的大力支持,各方面發展的都比較好,很多排名上升到了第三,有的排行榜甚至排到了第二。 通過這次雙一流的評選和第四次教育部學科評估可以看出浙大實力確實是強,進步很大。浙大合并的浙江醫科大學的醫學以前并不拔尖,但最近的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浙大臨床醫學被評為A+,北大才是A,可見浙大整合的非常好。 上海交大在合并了上海農學院、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以后實力得到了壯大,地處經濟發達的上海,進步也是很大,除了以前的傳統強項工科外,近些年醫學和金融學科發展的也很好,現在排名也大幅上升,大部分排行榜都會把交大排在第三到第六的位次。
復旦2000年合并了上海醫科大學,本來是強強聯合,但卻把一副好牌給打爛了。合并前的上醫是一所實力很強的全國重點醫科大學,但復旦和上醫沒整合好,一度鬧出很多矛盾,加上復旦前幾任校領導不作為,使得復旦的醫學這幾年退步厲害,有被同城的上海交大醫學院逐漸趕超的趨勢。 本來上海交大合并的是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實力不如復旦合并的上海醫科大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以前是一所上海市屬高校,上海醫科大學是衛生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但上海交大吸取了復旦上醫合并的教訓,整合的很好,再加上上海市和交大財力的大力支持,交大的醫學這幾年的進步可謂突飛猛進,臨床醫學連續多年排名第一,口腔醫學排名第二,綜合實力現在不比復旦上海醫學院差。
復旦醫學面對逐漸被同城上海交大醫學趕上的殘酷事實,為了突破上醫發展的瓶頸,對上醫的楓林校區進行了5年的改擴建,新校區今年也投入了使用,硬件條件比以前好很多,復旦醫學院的學生終于結束了好幾年“顛沛流離”的生活。
2017年是上海醫科大學成立90周年,復旦校長許寧生說,復旦上海醫學院要有建設世界一流醫學院的緊迫感。上醫以這次校慶為契機,加上本來自己的歷史和醫學積淀就很深厚,我相信重振雄風指日可待。 復旦這些年負面新聞比較多,以前高考分數不論是在上海還是在全國其它省市一般都位居第三位,特別是在以江浙滬為代表的中國南方有很強的號召力,吸引了大批優質生源。但近年來隨著上海交大的崛起,現在高考錄取分數線在很多省市被上海交大超過,與上海交大相比已沒什么優勢,處于伯仲之間。 復旦和上海交大由于地處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畢業生就業方面有不少優勢,總體來說并不比清華北大差,至少不比北大差,比華東五校中其它學校要好一些。 新世紀以來,伴隨著浙大和上海交大的異軍突起,是復旦和中科大的相對沒落。 中科大一直奉行精英教育,拒絕擴招和合并,本科生每年的招生規模都穩定在1800人左右,學科門類相對單一,又地處合肥,地理不占優勢,當然也沒有浙大和交大那么有錢,排名一直下降,有的排行榜甚至都排到了10名以外。 但中科大人好像一直都不是很在乎,很多人說中科大可惜沒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當年中科大的發展得到了合肥以及安徽省的大力支持,中科大一直心存感激,他們自嘲說,我們離北京是很遠,但離紐約很近。 我們都聽說過“不要命的上科大”這樣的說法,中科大的學風一直很好,讀研率和出國率很高,人才輩出,是一所讓人尊敬的好大學。 中科大八九十年代很輝煌,特別是少年班可謂家喻戶曉,在美國各個領域中科大的校友都非常突出,在美國華爾街任職的華人來自中科大的校友最多。 據不完全統計,美國各大商學院和經濟學院華裔正教授中科大校友的數量僅次于復旦、北大。北美精算師考試,中科大校友往往占據華裔半壁江山。清華、北大、科大、復旦一直是北美最被認可的大陸高校,也是大陸高校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人數最多的四所高校。不過,最近有好消息,中科大為了突破制約學校和學科發展的瓶頸,將建設新校區和成立醫學院。 南京大學給人的印象一直是低調的實力派,在擴招和合并上也沒有跟風。 南京大學民國時期又稱為國立中央大學,曾是亞洲排名第一的大學。
1952年院系調整被分拆成19所大學,單是985和211院校就有12所之多。 90年代,南大憑借SCI論文上的出色表現,在很多大學排行榜上排在前三。由于南京這個城市總體上不如北京上海,南大近些年發展比起清北復交有些差距,發展勢頭也沒浙大好。南京大學的總體實力和華東五校中的另外四所學校實力相當,屬于僅次于清北的第二集團。 人大是一所典型的文科院校,單是文科的綜合實力應該是全國第一,由于缺乏理工科的支撐,排名上不占優勢,
從聲譽來說是復旦,從實力來說是浙大,從發展趨勢來說是浙大和上交大,但未來這幾所高校之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到底誰能異軍突起真的很難說。
中國大學的排名把清華,北大定為前兩名沒有任何疑問,但接下來的第三名,應該從復旦,上交,人大,浙大,南大,中科大6所屬于同層次的大學中篩選。但實際上這幾所大學培養研究的學科領域不同,可比性不大,它們都屬于僅次于清華,北大之后的中國名牌大學。每年高考填報志愿時,由于考慮到地域的因素和就業趨向等,廣大家長考生更傾向于優先報考復旦,上交,人大這三所大學,這從歷年來全國高考平均成績排名可看出。至于其它好大學只能算地方區域名牌大學和行業性名牌大學,地方區域性名牌大學如中山大學,武漢大學等等,行業性名牌大學,如財經類大學上財,央財,電子信息類大學北郵,電子科大,西方電子科大等等,這些大學只能作為前八所大學之后的名校。
【寫文章很費腦子,麻煩各位看的同時動動手指點贊、轉發、評論,在此多謝了!!!】
現在這信息爆炸的年代,各個大學的透明度也越來越高,封閉的象牙塔也越來越多地被公眾所了解。
隨便在網上一搜,各種大學排行榜的信息一串一串地冒出來,讓人無從選擇、無所適從。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從哪一方面說,大學的排名都像一個笑話,因為大學根本無法排名,每個大學的個性特點完全不一樣,是一個獨特的存在。
還有,現在各個排名之后都會有各種利益群體在操縱,是利益群體操縱的結果。
我聽說,有些排名機構,公然有內部價格傳出來,只要相關院校交多少多少錢,就會把排名向前挪。
我個人比較認同的還是教育部的方法,學科評估,雙一流,985,211這些還是相對比較可信的。
話又說回來了,那些操縱排名結果的,肯定是排名在幾百名之后的高校,因為他們太不被人所熟悉了,上下浮動個幾十名是沒有人查覺得,但是學校臉上有光。
排名前幾十位的高校國人一般都比較清楚,是不能夠造假的。
在我心中,中國最好的十所高校名單如下。排名不分前后。
1、北京大學。
2、清華大學。
3、上海交通大學。
4、復旦大學。
5、南京大學。
6、浙江大學。
7、南開大學。
8、武漢大學。
9、西安交通大學。
10、哈爾濱工業大學。
我心目中就是上數十所,肯定會有很多人不同意,你不同意就不同意吧,我又沒征求你的意見。
還有幾所,是我心目中的好學校,可以替代上述大學,或者說齊名吧。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山大學
天津大學
東南大學
廈門大學
吉林大學
四川大學
蘭州大學
南方科技大學
算是前二十所吧。我估計很多人認為南方科技大學名不副實,這個我不多解釋,大家走著瞧。
還有一所令人期待的大學西湖大學。
你怎么看?
哈哈,你怎么看不重要,關鍵是我怎么看。
【寫文章很費腦子,麻煩各位看的同時動動手指點贊、轉發、評論,在此多謝了!!!】
我國高中前10名學校沒有綜合排名依據,因為教育部規定不能對學校排名,不過近年許多中學考入清華北大頂尖為參考,所以有些建議性排名,這份榜單中重慶是最大贏家有兩所中學入圍,大家看看對這排名有爭議嗎?具體如下:
1.河北衡水中學,創建于1951年,衡水市也許在大家心目中不太出名,但“衡水老白干”和“衡水中學”是整個河北的名片。這所學校先后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接近一千人,有著“打造全國高中教育航空母艦”口號,被稱為我國“第一中學”真的實至名歸。
2.西北工業大學附屬中學,創建于1971年,1986年才成為陜西省重點中學,2020年因被清華北大錄取人數位居前列被大家所知!如果按綜合實力排名估計有點過高。
3.成都七中,創建于1905年,1952年改名為成都市第七中學(2014年加名為成都中學),屬于西南片區綜合實力最強的中學之一,有著“不努力去隔壁”的美譽(隔壁是指國內頂尖高校之一的四川大學)。
4.重慶巴蜀中學,創建于1933年,曾經連續八年蟬聯中國百強中學前五名,屬于重慶市教育的一張名片,整個西南片區有著“成都四七九、重慶一三巴蜀”的口號,近年被清華北大錄取人數節節高升,暫時位居重慶第一。
5.鄭州外國語學校,創建于1983年,屬于最年輕的國內知名中學之一,近年教育水平突飛猛進,已經成為河南的一張教育名片。
6.浙江鎮海中學,1911年創建于浙江寧波,學校大成殿有超過八百年歷史,以德智體美勞多方面發展培養學生,屬于現代化教育的一個標桿。
7.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1950年創建于北京,曾經屬于國內第一中學,如今百家齊放使原來優勢不再,不過依然是國內十強名校之一。
8.湖南長郡中學,1904年創建于湖南長沙。
9.重慶南開中學,1936年創建,已培養30多名兩院院士,是所有學子向往的學校之一,可能有人沒聽說過巴蜀,但很少有人沒聽過“南開”。
10.上海市上海中學,創建于1865年,屬于國內最早中學之一。
其實還有許多知名學校進入前十的實力,比如深圳中學、重慶八中、成都外國語、四川綿陽中學等等。其實官方取消排名也是好事,所以以上排名純屬我個人看法,不代表任何官方和單位,希望大家理解,謝謝!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