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工科數學基本上考數學一,內容包裹高等數學上下冊的內容、線性代數和概率論。分值分配為高數(56%),現代(22%)和概率(22%)。考試類型為單選題 8小題,每題4分,共32分 ,填空題 6小題,每題4分,共24分,解答題(包括證明題) 9小題,共94分對于數學來說,難度最大的是高數,需要十分的重視。高數考的好總分自然會比較高,并且如果想要考高分,選擇和填空要基本沒有錯誤。并且選擇是有規律的,就是8到題目中四個選項都會有2個出現。
應用數學考研一般有兩個方向:一是專攻數學,這就需要數學特別好,準備以后獻身數學研究了,要有足夠研究數學的興趣和耐心,數學專業最好的還應該算北大,不過很多學校都很好,并且這個專業太好與不好,并沒有太大的差別。二是計算機方向,進軍IT行業前途無量啊,學校最好的是清華、交大等,當然這幾個學校的分數很高,還有一個東北大學,計算機、軟件方面也很好,而且分數也不是很高,也許可以考慮。 數學跨專業考研學專業考其他專業會比較容易,因為數學專業的學生有天然的數學優勢。如果數學好,并且感興趣,可考慮報考通信類,經濟類專業,將來就業前景好,也能充分發揮你的數學才能。看自己喜歡什么了,旁人無法替你決定什么,況且好與不好的標準每個人都不一樣。不過本科學數學,可以選擇的范圍很廣,像統計、精算、計量經濟學、數理金融、金融工程、管工、運籌、計算機、通信工程、電子電力等都很好(好指的是專業前景和就業前景),可以選擇的學校有清華、上交、浙大、廈大、南開(看專業的)等等數學屬于基礎性的學科,考研的時候如果繼續搞理論研究似乎會比較枯燥,所以建議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應用型專業,這樣既不浪費本科所學的,又能干自己感興趣的數學專業考研有5個方向,包括基礎數學、應用數學、計算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和運籌學與控制論,總有一款適合你!如果你都不滿意,可選與數學關系密切的專業,比如計算機或經濟(金融)。
研究生考試一年一次,初試時間在每年12月22日-24日,初試成績公布時間在每年3月份,復試時間一般在3-5月。考研科目共四門:兩門公共課、一門基礎課(數學或專業基礎)、一門專業課。兩門公共課為政治、英語,一門基礎課為數學或專業基礎,一門專業課(分為13大類):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其中:法碩、西醫綜合、教育學、歷史學、心理學、計算機、農學等屬統考專業課;其他非統考專業課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題。考研報名時間:(1)網上咨詢:9月22日—26日(每天9:00-17:00)(2)預報名:9月25日—9月28日(每天9:00-22:00)(3)正式報名: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4)現場確認:11月10日至11月14日考生應在教育部規定的報名時間內進行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逾期不予辦理。
中科院大學與其它大學不一樣,它們的主管單位不同,中科院是主要培養科學家的大學,如果你喜歡做科研,那它比985大學好多了,因為這里很早就能夠接觸到實際的項目和一些公司流程,與社會接軌較好,壞處是一直很忙的,基本沒有空余的時間玩的。但它內部的條件和設施都比較好,每個所都有圖書館,需要查閱的書籍很全面。
中科院每年要招好多的研究生,只是保研生比較多,如果想要考進去,稍微有點難,因為里面的科室與專業太多,一般人不會知道哪個專業報考人數的多少,如果一個專業報考人數很少的話,競爭也就很少,那說不定一下就可以錄取了,反之,報考人數越多,競爭越激烈,那錄取的概率就很小,有時候真的是要個人的運氣了。
中科院研究生招得比較多,一般985院校的學生會錄取得多一些,當然也有一些是211的和非211學校學生,錄取后的碩士更多地是做一些項目,搜集一些數據,其實和別的一些高校差不多,只是里面的科研項目特別多,剛進去的學生感覺太累。
我朋友的兒子也是去年被保送進中科院了,就讀時間是要今年9月份了,但現在已經跟著導師在做項目了,接觸了好多國際性的項目,雖然很累,但確實也學到了好多東西,也知道為什么中科院出來的研究生為什么個個都很厲害,做得多也就學得到真本事。
如果你確實喜歡做科研的話,可以試試中科院,如果不想做科研,那就選擇一般的大學就可以了,同樣是碩士生,比中科院的要輕松得多了。
初中的數學有多重要,被我們師生共同戲稱為“得數學者,得天下”,而初二年級又是承上啟下的關鍵性的一年,所以數學顯得更加關鍵!
假如數學就考幾十分,是不入門的那種
假如初二的學生數學到了不入門的程度了,比如滿分150分,考到50分以下,說實話,就是補,一時半會也補不過來,因為總時間是有限的,你補數學的同時,新的課程再繼續進行,肯定跟不上節奏,形成惡性循環。在征求學生的意愿的前提下,建議:
1、這時候如果僅僅是數學不好,其他各科還可以的話,建議休學一年,現在直接去初一借讀,學籍保留在初二。好處是即學習了初一的數學,打下基礎,同時初二的數學也可以帶著預習,畢竟初一的數學在已經學習一遍的基礎上,要容易得多。所以可以有多余時間學習數學!
2、假如其他各科都不怎么好的話,比如各科加起來總分300分以下,根據以往的經驗,說明基礎太差了,則繼續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初三畢業后,根據自己特長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上職業高中,直接進行專業特長培訓,勝過努力學習考高中,這樣挺實際!
數學能考到80-90多分,只是相比較其他學科,數學相對差點
這樣的學生還不少,初中階段,這個分數比較尷尬,上不上 下不下的,數學提上去了,能考個四星級高中,上不去的話有可能考不上高中,這正是體現 “得數學者得天下”的關鍵階段!這時候應該這么做:
一、很明顯的問題就是學生的基礎知識不牢靠。
因為基礎知識占總分的80%,以150分來算,150*80%=120,而這位同學成績離基礎掌握還差30-40分,說明三點:
1、課堂聽課效果不好,正常情況下,課堂老師講的題目都能領會的情況下,數學成績應該在120分左右,而這個成績上四星級高中就夠了。沒有達到這個分值的學生課堂聽課效果肯定不行的,所以你需要調整自己的聽課狀態,與老師同步!
2、題目會做,但是沒做透,意思就是僅僅知道怎么做,但是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做,待到題目條件改變以后,雖然是同一類型的題目,有可能這題會做,另一題就不會做了,這種情況下,就不要只追求與刷題了,貪多嚼不爛,應該精準做題,做一題對一題,并且要會舉一反三,堅持一段時間后,應該會有所起色!
3、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只知道解題思路,但是沒有實際動手操作,眼高手低,等到考試的時候就不出分了,這樣的學生就是頭腦靈活,但是人懶類型的,需要腳踏實地的認真做題,否則很難出高分。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