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獼猴桃冬季修剪一般都是在落葉后才開始進行,具體時間大多數是在農歷霜降過后,在每年的12月中旬即可開始修枝了,這個時候的獼猴桃處于休眠狀態且傷流已經停止,而傷流期要等到次年開春后又才開始,所以獼猴桃的冬季修剪也是要在這個時間段內完成。
獼猴桃的修剪留枝多少關系到開花及掛果量的問題,它與后期果實的大小、品質、獼猴桃種植密度等方面都還有一定的關系。
對于獼猴桃冬季修剪的具體時間,以及冬季修剪留枝與種植稀密之間的對應關系等方面在這里進行分析總結,并通過分享以供獼猴桃種植管理的朋友們參考借鑒。一、獼猴桃的冬季修剪時間1、獼猴桃與其它類的果樹有一個特殊的區別就是獼猴桃存在著一個傷流期,如果在此期間對獼猴桃進行修剪,有可能會造成果樹剪口出現傷流現象,輕者會出現枝條干枯,重者會造成主干失水萎縮,直接影響到獼猴桃的正常生長。
2、根據獼猴桃的生長特性,在冬季落葉完成后,傷流就會停止或者減弱,一般在每年的12月中旬左右,就是獼猴桃冬季修剪的最佳時期了,一個是獼猴桃已經停止了傷流,二是在這段時間時天氣溫度還不是特別低,適合果農們進行修剪作業。
二、獼猴桃種植密度與留枝量的關系1、獼猴桃的栽種密度
獼猴桃種植密度一般與所種植的品種有很大關系,早熟的獼猴桃品種栽種密度要大一些,雖說 地方區域會有所不同,但是大部分的地區都是以3.3米*2米或者3米*2米的居多;而中、遲熟的獼猴桃品種由于枝葉比較茂盛,密度會小一些,大多數果農的種植一般以4米*2米或者4米*2.5米的密度居多。
2、獼猴桃冬季修剪留枝量
獼猴桃修剪留枝量首先應該根據果樹的大小、能夠承載多少果實產量來確定,還要根據獼猴桃栽種密度以及品種的不同,最終確定留枝量的多少。假如隨便地進行留枝,要不產量不來,要不就是產量過多導致品質下降,失去果實的商品價值。
對于獼猴桃采用3米*2米的行株距進行種植的成年果樹,按照既要得到豐產,又要提升果品質量為目的,留枝量就應該按照枝條的長短及芽苞的數量來確定,以平均每棵獼猴桃成年樹掛果量15-20千克、平均單果重75一80克為標準計算,每棵樹的掛果量應保持在200個左右。
根據這個預估產量,每棵獼猴桃果樹的留枝量可以控制在15-18枝之間,保持單邊單枝的留枝間距在5-6寸左右,留枝4-5枝,單側留枝在8枝左右,一棵獼猴桃果樹的留枝保證在16枝以內即可。
本文總結在獼猴桃的冬季修剪留枝時,正常情況下為了保證果品的質量,不宜過多的留枝,能夠更好地提升果子的品質,還能夠為后期的病蟲害防治打下基礎。
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年分,還要根據獼猴桃樹勢的生長情況進行有選擇地留枝,比如拿今年來說,本地的早熟獼猴桃品種就遭遇到了結果母枝提前破芽抽發的情況,為了保證次年獼猴桃產量,就應該采用適當多留枝的方法,來增加部分枝條破芽造成的芽苞損失。
新手想學習種獼猴桃這個問題首先得從學習基本技術入手,比較靠譜的方式首先買一本《獼猴桃栽培管理》,先簡要的了解一下獼猴桃果樹的生長習性,以及所適應的環境,對照自己要栽植的園地,看能否適應獼猴桃正常生長,如果栽植地區不適應獼猴桃果樹的生長那么就要考慮是否在其它相較適應的優生區去建園栽植。再就是選擇適合本地區生長的相對優良品種,盡量選擇能夠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栽植獼猴桃園地的要求寧愿選擇最佳優生區也不選擇適生區,寧愿選擇市場認可的優良品種,也不選苗商炒作的新奇特品種。選種,建園,規模都必須反復論證,細致做好市場調研,切不可盲目跟風,不切實際。
再就是要扎實學習做務技術,不同了品種做務方式有些許的差異,學習技術要從基礎學起,育苗,栽植,嫁接,病蟲害防控,不同生長季節的修剪整形,綁枝牽引,疏花疏果??此坪唵蔚囊粋€章節其實非常細致復雜,一定要深刻了解領會。
在自學的同時也可以從網絡上通過不同的平臺去拜師學藝,盡量找具有長期果園實踐經驗的老師學習,因為所有的理論都需要經過實踐檢驗之后,才能知道這種理論具體適應那個品種。理論是寬泛的,實操是具體的。
如果不仔細系統的了解學習、心熱跟風,直接購買獼猴桃果樹幼苗,盲目栽植,那么不是品種不對就是園地選擇錯誤,到最后,真的無法回頭,只能眼看著一虧再虧,到最后落得一敗涂地。
獼猴桃產業在經過前些年的火熱階段后,市場消費者的需求在不斷變化,原來一些老舊的優良品種已經不再適應新的需求,一些老舊品種已經開始滯銷,那些老的種植戶已經連著兩年在賠本傾銷。有些千畝、萬畝規模的果園變得荒草叢生,破敗不堪的慘狀著實不少。
要求土壤耕層深厚、排灌方便、透氣和理化性狀良好,pH5.5~7.0,有機質和全氮、有效磷、有效鉀等養分含量豐富的沙壤土或壤土。
海沃德品種:海拔1200米以下,年平均氣溫12~17℃,避風、半陰半陽的地帶;紅陽品種:海拔1100米以下,年平均氣溫13~17℃,避風、半陰半陽的地等。雌株和雄株的搭配比例為8∶1。
選擇坡度在25°以下地帶建園。因地制宜將全園劃分為若干作業區,大小因地形、地勢、自然條件而異。海沃德品種栽植株行距3米×3 ~4米,紅陽品種栽植株行距2米×3米,全部深翻60厘米,放線壘廂,廂面高出原地平面20~40厘米。
獼猴桃栽植可選擇實生苗栽植后到第二年嫁接,這種栽植方法可以先讓實生苗長根系,再嫁接比直接栽植嫁接苗后期長勢要好。也可直接栽植嫁接苗。下面介紹具體的栽植方法供參考。
苗木準備與定植品種苗木。選擇苗木品種純正,無潰瘍病、根結線蟲病、根腐病、介殼蟲等危險病蟲害,生長健壯、根系良好的嫁接苗。雌雄株搭配。雌株和雄株的搭配比例為6:1~8:1,搭配相應品種配套雄株。栽植距離。栽植株距2m或3m,行距3.5~4.5m。具體株行距根據品種來定,紅陽株行距2x3m,金艷株行距3x4m。栽植時期。落葉后至次年萌芽前,越早定植效果越好。定植方法修根。栽植前對受傷或霉爛部分的根系進行修剪,剪至健康部位,要求剪口平整。對長達30cm以上的根適當進行短截,并對根用生根粉和殺菌劑浸泡處理,放在田間溝旁邊保濕,備用。修枝。栽植前對幼苗地上部分修剪,嫁接口(或根頸部)以上3-4個飽滿芽短截,其余分枝全部疏除。對嫁接苗必須解除嫁接膜。栽苗。以定植點為中心,挖定植穴,直徑30-40cm、深30-50cm,根據苗木根系發達程度確定定植穴大小,將準備好的幼苗放在定植穴中央,用手梳理根系,分布均勻,并拿直,以防“窩根”,使根系的根頸部位確保在定植點,再將細散的土填入根際,并隨著填土的同時,不斷向上提苗抖動根系,適當壓緊,使根系舒展并與土壤密切結合,切忌重踩。栽完以幼苗為中心,將周圍的土圍攏,形成1個直徑80cm,高約15cm的樹盤,利于澆水。澆足定根水,用黑色薄膜覆蓋樹盤。立支干。萌芽前后離苗木約5cm處立一直徑2-3cm、高約2.5m的直立竹木棍,上部固定在中心鋼絲上,下部入土約25cm,以引綁主干用。也可在根頸部綁根玻璃繩或棉帶,注意根頸不要勒緊。獼猴桃的種植技術:一步步教您如何種植獼猴桃
一、選擇適宜品種以紅陽(紅心果)、海沃特、布魯諾、青城1號、秦美、米良1號、川獼2號、川獼3號、川獼4號等為主。
二、育苗1、砧木苗培育
(1)采種:在9月上旬-10月上中旬采集充分成熟的果實。經后熟變軟后,將果子連同種子一起擠出,裝入紗布袋內搓揉,使種子與果肉分離,然后用清水反復淘洗,把洗凈的種子放在室內攤開陰干。
(2)種子沙藏處理:將種子用40-50℃溫水浸泡2小時,再用冷水浸一晝夜,然后沙藏50-60天播種。獼猴桃種子在沙藏過程中怕干怕濕,要勤檢查、勤翻動,防止霉變。
(3)播種
播種時間:一般在海拔800以上地區育苗較為理想,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種。
播種方法:一是苗圃地選擇在土層深厚肥沃和排灌及交通條件好的地方;二是整地作廂,施足底肥,清除雜物,廂寬1米左右,將苗床稍加鎮壓,澆透水,把沙藏的種子帶沙播下。播種后,撒一層厚約2-3毫米的細河沙,并復蓋稻草,草上噴水或搭塑料小棚。三是加強苗床管理,確保培育健壯砧木苗。
2、嫁接苗培育
(1)嫁接時期:萌動前20天左右為宜即2月中旬至3月下旬。
(2) 嫁接方法:主要采取單芽切接等方法,其具體是:選生長充實、髓部較小的接穗,剪取帶一個芽的枝段,長3-4厘米。選平直的一面削去皮層,削面長2-3厘米為宜,深度以露出木質部或稍帶木質部為宜,將削面的反面削一個50度左右的短斜削面。在砧木距地面10-15厘米處剪砧,選平滑面向下削一刀,削面長度略長于接穗削面,深度同接穗一樣,將砧木削皮2/3;然后插入接穗,要求接穗大小與砧木基本相同;注意砧穗形成層對準,然后用塑料嫁接薄膜包扎,露出接穗芽眼即可。
(3)嫁接苗的管理:一是嫁接后3-4個星期,接芽開始抽發,待新稍長出基本老化后即可除去捆綁薄膜。二是對春、秋季腹接苗成活后,要立即剪砧,剪口約離接口4厘米即可。夏季接芽成活后,可先折砧后剪砧。三是及時抹除砧木上的萌芽是成活抽稍的關鍵。四是苗圃地要經常中耕除草,注意在除草時不碰到剛發出的接芽。五是在接芽萌發抽梢后,需在接芽旁邊設立支柱,并將新梢綁護在支柱上。六是幼苗高60厘米時應適當摘心。七是結合灌水,可施入人糞尿、豬糞等,或在水中加入1%尿素施入,7月份施肥時可適量加施過磷酸鈣,促幼苗枝條老化,芽眼飽滿。八是7-8月的獼猴桃苗采取遮陰措施,忌強光直接照射。
三、園地建設1、園地選擇
獼猴桃根系肉質化,特別脆弱,既怕漬水,又怕高溫干旱,新梢既怕強風折斷,又怕倒春寒或低溫凍害。適宜在亞高山區(海拔800-1400米)種植,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質地疏松、排水良好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建園,如在低山、丘陵或平原栽培獼猴桃時,必須具備適當的排灌設施,保證雨季不受漬,旱季能及時灌溉。園內四周最好建防風林。
2、栽植時期:南方產區最佳定植時期在獼猴桃落葉之后至翌年早春獼猴桃萌芽之前定植完畢,即12月上旬至2月上中旬,越早越好。
3、授粉樹的配置:獼猴桃是雌雄異株的果樹,授粉雄株的選擇和配置是保證正常結果條件之一。雄株的選擇應注意與主栽品種花期相同或略早,花粉量大,花期長。雌雄株比例6:1或5:1,產量高,品質佳。
4、栽植密度:一般栽植密度與栽培架式密切相關,離家密度為2m×4m,T形架栽植密度為3m×4m,每畝約栽植56株,平頂棚架栽植密度為3m×5m。
5、支架設立 :一般在定植后當年冬季即設立支架,分為支柱(水泥柱、木柱、石柱、竹柱和伴生樹等)、橫梁(水泥柱、木柱、竹類和金屬類等)、棚面為鐵絲等。根據當地的情況選擇為木材架、鋼架、混凝土架和伴生樹架等,架式以“Y”型架和“T”型架為主。
6、栽植架式:獼猴桃生產中常用的架式有3種,分別為籬架、T形架和平頂架。
(1)籬架:支柱長2.6米,粗度12厘米,入土80厘米,地面凈高1.8米。架面上從下至上依次牽拉4道防銹鐵絲,第一道鐵絲距地面60厘米。每隔8米立一支柱,枝蔓引縛與架面鐵絲上。此架式在生產中應用較多。
(2)T形架:在直立支柱的頂部設置一水平橫梁,形成T字的小支架。支柱全長2.8米,橫梁全長1.5米,橫梁上牽引3道高強度防銹鐵絲,支柱入土深度80厘米,地上部凈高2米,每隔6米設一支柱。
(3)平頂棚架:架高2米,每隔6米設支柱,全園中支柱可呈正方形排列。支柱全長 2.8米,入土80厘米。棚架四周的支柱用三角鐵或鋼筋連接起來,各支柱間用粗細鐵絲牽引網格,構成一個平棚。
四、栽培管理技術1、栽植技術
(1)定植穴準備: 最好在上年秋季將園地深翻60-80厘米,按6×4米或4×4米或5×4米等確定株行距,定植穴挖深60-80厘米,寬80-100厘米的定植溝或定植穴,每穴在回填表土時,均勻混合施入50-100公斤農家肥,磷、鉀、鎂等化肥各0.5公斤,或者加入1.5公斤油餅,筑成高于地面20-30厘米的壟或饅頭形土堆。
(2) 品種配置: 一般大果園雌雄株按10-12:1均勻搭配,小果園雄株要求多一些,以8:1或6:1的比例搭配。具體栽法為:在每3行中間一行,每隔2株雌株栽一株雄株。
栽植時期和方法:
栽植時期:獼猴桃定植時期與其它落葉果樹相同,在秋季和早春都可以栽植。
栽植方法:若定植穴內埋入的植物稿稈較多,應讓其下沉后再栽植。栽植時,苗木放定植穴的中央,勿使根系直接接觸肥料。用手使根系向四周舒展,并用細土復蓋根部,隨后復土蓋平,用腳稍微踏實,灌足定根水。栽植深度以根頸部與土面相平或略高為宜,嫁接口不能埋入土中。
2、管理技術
(1)土壤管理 :
深翻改土:結合施基肥,以每年或隔年在根系外圍深翻挖施肥溝,在樹冠內宜淺,待修剪、清園結束時,將施肥溝以外的土壤再深翻20-30厘米。
中耕除草:耕作深度以10-15厘米為宜,春季在樹盤附近淺耕,夏季6-8月,結合除草對樹盤進行淺耕除草松土,使土壤疏松透氣,增強保濕抗旱能力。
(2)施肥管理 :一是基肥:在10月下旬-11月下旬果實采摘后,立即在樹盤周圍挖深35厘米,寬30厘米的環狀溝或沿植株行向開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并加入油餅、磷肥,然后灌水復土。畝施渣肥1500-3000公斤,油餅150-200公斤,磷肥100-150公斤。二是萌芽前追肥:2月下旬-3月上旬,施以氮肥為主的速效性肥料,并結合灌水,畝施尿素6-10公斤。三是果實膨大期施肥:謝花后一周(5月下旬-6月中旬),每株施復合肥料100-150克,人畜糞水6-10公斤。四是果實生長后期施肥:7月下旬-8月上旬,施速效性磷、鉀為主的肥料,要控制氮肥的施用,以免枝稍徒長,每株施磷、鉀肥200-250克。五是根外追肥:在盛花期和座果期,用0.3%的磷酸二氫鉀或0.2%的尿素液進行根外追肥。
(3)水分管理:獼猴桃根系分布淺,不耐旱,也不耐澇;生長需要有較高的空氣濕度和保持土壤充足水分。一是春季萌芽前,結合施肥進行灌水,每株25-30公斤,視旱情,灌水2-3次;二是伏旱期間,視旱情灌水2-3次;三是秋雨期,要及時在果園內或植株行間開溝排水。
(4)整形修剪:
整形:以籬架水平整形、少主蔓自由扇形、“T”字形小棚架等樹形為主,以輕剪緩放為主,加強生長期的修剪,緩勢促花結果。
夏季修剪:一是除萌:即抹除砧木上發出的萌蘗和主干或主蔓基部萌發的徒長枝,除留作預備枝外,其余的一律抹除;二是摘心即座果期,春梢已半木質化時,對徒長性結果枝在第10片葉或最后一個果實以上7-8片葉處摘心;春梢營養枝第15片葉處摘心,如萌發二次梢可留3-4片葉摘心;三是疏枝:即疏除過密、過長而影響果實生長的夏梢和同一葉腋間萌發的兩個新梢中的弱枝;四是彎枝:即幼樹期對生長過旺的新梢進行曲、扭、拉,控制徒長,并于8月上旬將枝蔓平放,促進花芽分化。
冬季修剪:一是疏枝即:主要疏去生長不充實的徒長枝、過密枝、重疊枝、交叉枝、病蟲枝、衰弱的短縮枝、無利用價值的萌蘗枝和無更新能力的結果枝;結果母枝上當年生健壯的營養枝是來年良好的結果母枝,視長勢和品種特性留8-12個芽短截,弱枝少留芽,強枝多留芽,極旺枝可在第15節位后短截。已結果3年左右的結果母枝,可回縮到結果母枝基部有壯枝、壯芽處,以進行更新。二是結果枝處理:已結果的徒長枝,在結果部位上3-4個芽處短截,長、中果枝可在結果部位上留2-3個芽短截,短果枝一般不剪。留作更新枝的保留5-8個芽短截。
五、病蟲害防治一是主要病蟲害有花腐病、炭疽病、蔓枯病、褐斑病、果實軟腐病、疫霉病、根朽病和金龜子、透翅蛾、花蕾蛆、吸果夜蛾等,主要采取以加強管理,增強樹勢,強化土壤消毒,加強預防為主的綜合防治方法防治。
二是果實日灼病主要加強樹勢管理和合理修剪。果實生長發育期間(8月下旬),采用套袋法可以預防日灼病。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