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百零八米的海上觀音比自由女神還要高15米,乃世界最大的白衣觀音造像并且是世界上最高的觀音像,為鈦合金材料敬造。在南山海上觀音建成之前,高八十八米、被譽為“神州第一大佛”的無錫靈山大佛是最高的,而南山海上觀音像建成之后,靈山大佛的高度紀錄就被刷新。觀音圣像一面是手持蓮花,另一面是手持經書,還有一面是手持佛珠。
為正觀音的一體化三尊造型,寶相莊嚴,腳踏一百零八瓣蓮花寶座,蓮花寶座高十米,共四層,每層有形狀相同的二十七瓣蓮花, 共一百零八瓣,比靈山大佛底座蓮花寶座多出二十瓣。蓮花座下為金剛寶座,金剛寶座內是面積達15000平方米的圓通寶殿。金剛寶座由長280米的普濟橋與陸岸相連,并與面積達60000平方米的觀音廣場及廣場兩側主題公園,共同組成占地面積近30萬平方米的“觀音凈苑”景區。
作為云南省的省會昆明周邊可以玩的地方很多,在這里我就不推薦那些眾所周知的熱門景點了。
今天給您介紹個不要門票的好去處——斗南花市
云南“十八怪”,鮮花當成白菜賣~ 全亞洲最大的鮮花市場就坐落在云南昆明。
之前就聽幾個朋友提起過這里,一直到16年才有機會親自去一睹芳容,除了震撼我真的想不出別的什么詞來形容我當時的感受了,不愧是亞洲最大的鮮花交易市場,整個斗南花市由幾十個大大小小的交易大廳組成,周邊還有各種鮮花大棚,培育基地。
每天24小時都有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在這里交易各種鮮花,這里從早到晚幾乎不停轉的供應鮮花、多肉、綠植和干花,花市有鮮花區、多肉區、康乃馨交易中心、綠植區和拍賣區,各種各樣我以前見過或沒見過的鮮花,周圍都是各種好聞的花香味。
印象中那些幾塊錢十幾塊錢一朵的玫瑰在這里只要幾毛錢一朵,很多干花更是論斤賣,大多數大家常見的各種鮮花在這里的價格只有店鋪里的3分之一到10分之一的價格,很多人都成捆成捆甚至一整車那樣的買,全國75%的鮮花都是從這里發出去的。
發一些當時拍的照片給大家感受一下什么叫做斗南花市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源自中國佛教禪宗圣地——國恩寺。建于公元683年, 位于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集成鎮龍山溫泉省級旅游度假區內 。寺由金剛殿、大雄空殿、六祖殿、方丈室等建筑物組成 , 寺側六祖父母墳、六祖手植千年荔枝樹,以及五祖親傳的袈裟衣缽,武則天手書的敕賜“國恩寺"題匾等文物古跡。 在這里生活的老百姓安居樂業,無災無難,長壽安康。心誠則靈,不止本地人祈福姻緣,事業,平安,財運……外地慕名來到的旅客也是車水馬龍 。毗鄰的則是一中國首家禪文化主題度假村,嶺南建筑風格的精品別墅大隱其中,在這里可以體驗早課、禪武、瑜伽、坐禪、抄經、禪茶、傳燈發愿等十余項活動。。
國恩寺由六祖惠能大師開山創建,始于唐弘道元年(683年),惠能大師命門徒將新興龍山大師故居改建為“報恩寺”,迄唐中宗神龍三年(707年)賜名為“國恩寺”。
唐宋時期,國恩寺在佛教界被視為“嶺南第一圣域”和“中國禪文化的發祥地”,香火鼎盛,僧人甚多,來寺朝拜參學者絡繹不絕,寺院殿堂頗具規模,有僧田1800畝。
宋紹興年間寺宇重修,明永樂年間再次修葺。爾后,國恩寺漸衰,僧田多被豪強侵占,寺產被變賣。至使這座被尊為“中國禪宗發源地”的古寺,殿堂失修崩塌,香火式微。
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年),知縣鄧應平發起,官民集資重修寺宇,此后國恩寺不斷擴建;明神宗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名士歐真義建龍粵庵(觀音殿),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知縣陶若曾建浴身亭;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新州知縣吳士熙、紳士趙良洗建山門牌坊,并鑿寺前鏡池;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本寺方丈白現法師、名士潘文伯等建金剛樓和左右禪房;明思宗崇禎六年(1633年),新州名士潘尚茂建經堂;崇禎十二年(1639年),本縣名人潘稷建珠亭;清順治七年至十二年(1650年至1655年),再次重修和擴建;舉人麥安創建法堂,新州名士美符重修山門石橋等。至此,國恩寺便形成了較為龐大的建筑群,殿堂鱗次櫛比,氣勢巍峨莊嚴,成為廣東省境內屈指可數的大叢林及全國僅存的兩大祖師故居之一。
國恩寺
國恩寺雖歷經滄桑興廢,至解放前仍保存著唐朝至清代五朝古跡文物,但在文革期間,寺內佛像、法器等文物古跡均受到嚴重破壞,僧眾被遣散,只有鼎光、自覺等幾位法師堅持在寺內生活。他們常與到寺廟搞破壞者講佛法、論道理,使搞破壞者認識到錯誤,從而使整個建筑物沒有受到太大破壞,得以保留了部分主要殿堂。
1983年,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修復開放,在方丈鼎光法師的帶領和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廣大信眾及港澳同胞的支持下,經過十幾年的修葺,國恩寺面貌煥然一新。
開放后的國恩寺,在僧眾的自主管理下,來寺尋根謁祖、觀光旅游的人與日俱增。國內外的佛教團體、 港澳臺同胞及海外華僑接踵而至,每年到寺游客達數十萬。
建筑格局
結構
國恩寺座落在龍山山麓龍首之上,故名“龍山寺”,總建筑面積10000多平方米[1],國恩寺主體建筑依山而建,坐東向西,在2014年新建山門以及荷花池以前,寺廟主體建筑集中于荷花池東側的龍山支脈高地之上,為集中設置的寺廟建筑群。國恩寺整體為兩組建筑,分南北兩部分,北組建筑序列感強,建筑較高,是寺廟的主要軸線;南組建筑為合院式分布,屬于寺廟的偏院。
共2張
龍恩寺建筑布局
北組建筑以國恩寺主體建筑為主,分布著國恩寺最核心的建筑群,為兩進院落,自西向東看,中路主要流線上為第一地牌坊、天王殿、大雄寶殿和六祖殿;北側邊路為齋房、客堂、大勢至殿、文殊普賢殿、禪堂;南側邊路為齋堂、達摩殿、地藏殿、法堂。
南組建筑是附屬建筑為主,其核心是國恩寺的制高點———報恩塔,塔的北側便是寺廟主體的偏殿達摩殿;塔的西側是方丈室,方丈室再向南為一排倒座式的輔助用房;塔的南側是圓通寶殿;塔的東側是偏院的最后一進建筑,自北向南并排分布著舍利寶殿、六祖紀念堂和功德堂。
特點
國恩寺是一座典型的中國禪宗寺院,而由于其地處嶺南從林之中與嶺南地區傳統建筑緊密結合,更是座典型的嶺南禪宗導院。其建筑特色極具嶺南特色,從建筑尺度、樣式到細處裝飾雕塑都允滿了嶺南的傳統元素。
國恩寺的建筑特征
國恩寺雖然是由六祖惠能故居改建而成,可是經過歷代朝代的不斷整飾修建擴建,使得國恩寺規模日趨宏偉,裝飾華麗。雖然主體大殿及禪房、亭閣建造時間前后不一,所處地形也為山麓,但是依然堅持了傳統的中軸對稱的布局方式。而報恩塔卻沒有遵循傳統塔院形式,而位于大殿一側,這可能是出于對地形的考慮。為扭正寺院三大殿大門朝西成“陰門”,而增建一東南向的山門牌坊,足見國恩寺對傳統建筑的民族習慣的充分考慮。
國恩寺的建造,因地制宜、依山傍水,背靠龍山背后的三個山峰俗稱“三寶鼎”,氣勢雄偉。龍山古樹參天,寺院殿堂雖雄偉亦掩隱于蔥蔥樹木之中,報恩塔猶如龍角高聳于山上。
主要景點
六祖手植荔枝樹
國恩寺的東北面有一棵一千三百多年的古荔,六祖惠能帶領門徒回故居時親手種植,雖歷經興衰,在文革期間遭人用火燒過,但至今仍茁壯成長,巍然挺拔,枝繁葉茂,高十數丈,盛夏結果。
日本、韓國等佛教信徒來寺尋宗訪祖時,均視此樹為圣物,予以參拜,且稱此樹為“圣樹”,是“佛荔”。
卓錫泉
卓錫泉是六祖惠能回故居講經說法時所開鑿的,當時追隨六祖的門徒很多,用水不足,有些弟子與六祖商量,六祖就在寺后用錫杖擊地,令弟子于此處掘地而成泉。后人為了紀念六祖,故叫此泉為“卓錫泉”。
卓錫泉
卓錫泉不管年節是旱災、還是澇災、多用還是少用,其水位始終保持不變。據科學家測驗,泉水中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
敕賜國恩寺
“敕賜國恩寺”是六祖惠能于寶林寺大開禪宗法門時,因其南宗禪的頓悟思想傳遍全國各地,感動了當時也信奉佛教的唐中宗和武則天。在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正月十五日,中宗下詔書奉請六祖進京弘揚頓悟禪法,后因六祖惠能年邁有病,而辭謝未去[5]。迄唐中宗神龍三年(707年 )賜名為“國恩寺”。
山門(天王殿)
文革期間,為了使“匾額”免受破壞,曾鏟去敕封皇印,用泥巴把字封上。因而現在我們看到的“匾額”缺玉璽。
歷史文化
二十羅漢
在中國漢傳佛教的寺院里,大雄寶殿兩邊供奉的羅漢一般都是十六或者十八個,而六祖惠能故居國恩寺的大雄寶殿兩邊卻供奉著二十羅漢。
相傳唐先天二年(713)八月初三日,六祖惠能于故居國恩寺圓寂。為使祖師所創的禪宗正旨流傳于世,以神會、法海為首的眾弟子在國恩寺成立“錄經堂”,把六祖一生弘揚的正法眼藏整理輯錄成書。因很多邪魔外道懼怕六祖禪宗正旨流傳于世,故在輯錄經書其間多次來破壞,因有神會、法海等一批有道行的高僧舍身護法,所以這些邪魔外道均以失敗告終。在《六祖法寶壇經》將要輯錄成書之際,眾魔趁大部份護法弟子都進入夢鄉時放火燒“錄經堂”,妄想把《六祖壇經》全部毀滅。火焰將要燒到經書時,神會縱入火海并用身體遮住經書,隨后法海等弟子將火撲滅,經書被神會用身體保住。眾弟子為了表達對神會和法海的崇敬,稱其為護法羅漢,并把他們的法相其他十八羅漢一起永為供養,后來佛弟子們還稱神會為禪宗第七代祖師。
六祖父母墓
相傳在唐武德年間,有一風水大師尋龍追穴來到新州,因長途跋涉,衣衫不整、所到之處無人理睬,后來到龍山惠能母子居住的地方,惠能母子看他實在可憐,便熱情地招待他。晚上,惠能還把自己的床鋪讓給這位老人睡,而自己則睡于地下。大師看出惠能將來一定是個有所作為之人,便對惠能母子說明身份,并將所尋得的龍穴告訴惠能母子,讓其安葬父親。大師說:“我所尋得的是萬佛朝宗穴,不同的向法出不同的人才。不知你要的是九代狀元,還是萬代香煙呢?”惠能母親說:“他父親就是因為當官才貶到新州的,我們安分守紀,不求九代狀元、但求萬代香煙、世世平安吧?!庇谑谴髱煴惆雌淠缸又獍鸦菽芨赣H的骨骸安葬于龍穴內。后來惠能出家學佛得道成為禪宗第六代祖師,受世人敬仰?;菽苣赣H去世后,六祖惠能大師又將其骨骸合葬于此穴內,后人稱此墓為六祖父母墓,并立碑紀念。文革時墓頂和碑文均遭到破壞,僅保留墓基和碑文圖案。
六祖父母墓
文物遺存
佛寶舍利
2006年12月28日,國恩寺報恩塔地宮遺址發現舍利和珍貴文物。其中包括隋唐時期的鎏金素面圈、足銅圓盒、鎏金提、梁水罐、鎏金銅棺、水晶球、"五銖"和"開元通寶"銅錢等。
佛寶舍利
發現的七粒佛寶舍利,經廣東省“考古研究所”考古發掘確定為唐代文物,極有可能是六祖從五祖接法之“衣缽袈裟信物”中的“信物”即佛祖釋迦牟尼舍利。
文物價值
國恩寺中的三大殿,山門“第一地”牌坊,丹墀石版、月臺等都是有特色的古建筑。三大殿與山門牌坊仍保留著明代風格的建筑形式以及裝飾工藝,是寺內重點保護的文物,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國恩寺寺院內的文人墨寶、橫額楹聯,還有許多詩歌散文等都表現了中國佛教寺院的文人文化,是中國佛教寺院與文人緊密聯系的典型代表。
保護措施
1989年,廣東省人民政府把國恩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10月,國恩寺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旅游信息
地址
龍山國恩寺位于廣東省西部的云浮市新興縣六祖鎮境內。
交通
乘車:廣州市至新興縣160公里,從廣州市乘火車可到達新興縣,有廣州至新興直達豪華大巴只需二小時,更有長途汽車從各處通往新興縣城,再由縣城坐1路公共汽車直達龍山國恩寺。
自駕:自廣州出發沿廣佛高速公路進入肇慶經324國道南行便可到達
《打開人類的第三只眼,與人類的未來發展有關系》
寺院的佛像,兩眉中上都有一顆寶珠,這是天眼的位置,這個人人都有。比方說,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我們平常思維的時候,這個地方也像電視屏幕一樣能呈像,換句話說,天眼,這個功能人人都有,這是引用的層次不一樣。西方人已經認識到這一點,但是他們只會出現于大腦內部來分析。中國的祖師們,他們說:有一位無位真人在面前放光動地。中國的智慧中它能夠引用這種原理。他有種種微妙的方法來開啟智慧之門。西方的文化,他執為實有來研究,在中國的文化中,如《老子道德經》,《莊子》,都會運無為之法而廣大用,在金丹道中,這是玄關之處,當然,這需要無為才能應用。在佛法中,能即此用而離此用,這是佛法般若波羅蜜多的顯現。這些方法他們都有傳承,學一個世界的木工,他都需要師傅,這無上的大道,沒有師父,怎么進門呢?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道非常珍貴。古人又說:千兩黃金不賣道,十字街頭送緣人。聽到道之秘,聞聽到佛法,這都有過去現在的善緣善根。
中華文化中關于人類第三只眼的有完美的機制存在,不像西方人那樣是一個朦朧的模糊的存在。
中華文化中醫、儒、道、釋博大精深,這是通常的說法,這樣來說流于表象,在這個時代能夠有具體的事物來彰顯出這特性嗎? 現代西方科學,對大腦、對大腦中的松保腺體、對人的靈魂等等都展開了研究。第三只眼,首先想到了神話中的一個人物,二郎神,但是我們現實中沒有這樣的人,我們所說的第三只眼是在大腦里,他并不是像我們普通兩個眼睛的原理去看到事物,它是一種感應。很多人說,這第三只眼睛,和大腦里的松果體有密切聯系。松果體(pinealbody位于間腦腦前丘和丘腦之間。為一紅褐色的豆狀小體。為長5~8mm,寬為3~5mm的灰紅色橢圓形小體,重120~200mg,位于第三腦室頂,故又稱為蜂蜜腦上腺,其一端借細柄與第三腦室頂相連,第三腦室凸向柄內形成松果體隱窩。松果體能感受光的信號并作出反應。例如人們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里會感到心情舒暢、精力充沛、睡眠減少。反之,遇到細雨連綿的陰霾天氣則會情緒低沉、郁郁寡歡、常思睡眠。松果體在兒童時期較發達,一般7歲后逐漸萎縮,成年后不斷有鈣鹽沉著。有一部分修行的人,會通過一些方式,去激活這個松果體,但是這是存在危險的,也就是修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的時候,心態不正,或是方法不當,不知道獲得微妙的能量,這都有危險性。
現在來看一下《欏嚴經》25圓通,一切都會幌然,不過,你要把其中的理法弄明白,可要下番功夫,對于人,中華古籍中保留的文獻,其所載的內容,足以讓現代人震驚,雖然年代已久遠,但對于現代人要探究人與萬物、天地、宇宙都有前瞻性的指導意義,這是因為,這些文獻大多數是得道的覺者、圣人、真人所傳授,接受其指點,會讓我們帶來智眼,少走彎路,且能給帶來更多靈感與啟迪。
首先來看一下阿那律天眼之修習: 經中載文說,阿那律即從座位起立,頂禮佛足向佛說:當我初出家時,每次聽佛說法,就打起瞌睡來,很喜歡睡眠。佛就訶責我說:“咄咄何為睡,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我聽后便痛哭自責,怪自己業障深重,不長進,有負佛恩。因此便發奮,七日七夜不敢睡眠,終至雙目失明。世尊就可憐我,遂教我修樂見照明金剛三昧法,這法是不要看外塵,外塵是出流,出流便會循流輪轉;不如扭轉眼根來看本有的心光,觀照能見之自性。如是觀之又觀,照之又照,便發現自己的自性,是不動不壞,突然間就開了金剛正眼,由是就證得天眼,不必依靠眼根,只靠自性的見精,就能看見十方世界,猶如看掌上之庵摩羅果,一樣清楚。還得到佛的印證,說我得成阿羅漢果位。佛問哪一法門最圓通,如我所證,我覺得扭轉外流之見精,使它遠離塵累,這就是背塵。然后循元明之真見,脫離色塵之黏縛,而向內觀照,這是合覺。亦是旋見亡塵,亦是循元脫根,最為第一。 這天眼的修法、成就,世人不聞,這方法精深微妙,見精、元明,用現代的話來說,這里面都包含了微妙能量的運化,現在的西方人研究這個,但是他們知道人人朋友的這種微妙能量,所以他們的研究很難獲得突破。在佛法而言,這天眼妙能人人本具,依佛這個方法才清凈安全而正用、大用、妙用。
最重要的是,這種打開人天的方法,是基于明心見性而有,這方法智慧存于《楞嚴經》前三卷,用這個理法才能在這過程中轉一切障為智慧,由此確保清凈安全,這亦保證在使用過程不斷增上?;?而不是無由智慧造惡業損福壽
其次,研究人的天眼,其實還有更深層的意義:人類還能進化嗎?
西方人說人還能進化嗎?他們會這么來認識人。中華智慧說,人人有無窮無盡的妙德,一切本來具足,去掉無明的狀態就能顯現。
考察人類的歷史,我們首先應該跳出西人的視野,西方的文化他有一個特點,他們在一切領域的研究都無法究竟,用他們的方法來研究,對許多問題都無法得到完美的解答。人類的進化他們沒有方向性嗎?這是西人的觀點,用中華智慧來考察,情景會截然相反。人類的文明,它在宇宙中不是孤立存在的。人類的運化法則,它是符合天地宇宙的大運化系統的。西方的文化,他們研究了又研究,就像猴子掰苞米,掰一個丟一個,他們始終無法建立和諧的完美的系統,這樣就決定了,它無法真正認識人類的存在,就是他們研究已經到了真理的大門之口,他們還是無法敲開真理之門,對于人類的本質,數千年來西方的文化他們無法有完美的解答,用他們的這種觀點怎么能發現人類存在的真正機制呢?
再次,研究人本身的無窮無盡的妙德妙智,這是人類,可能是人類未來的一個需要。因為現在西方的科學專注于研究客觀事物對人本身的奧妙之門沒法打開。對人本身的這種研究會帶來科學的質變。世人為未來文明的發展需要。
西方人不知道人從哪里來,他們以為人從猿猴變化而來。所以它對人本身的研究沒有具體的智慧的實相的指引。
中華古老的典籍告訴我們,人從光音天而來。光音天的人能夠神足飛行,具有他心智,宿命智,亦有天眼天耳,人類是他們的后裔,所以人類也潛藏著這種種妙能,在歷史的記載中,有許許多多修行大成就者,他們能夠恢復這先天本具的妙能。這種修行的方法,還大量存在,每個時代都有這樣的修行人,現在還有大量的人在修行這種妙法。我們去探究這理法,才知道人類有真正的智慧進化論存在。
人類的始祖來自光音天,所以人作為光音天的后裔,他也潛藏著光音天人所有的能力,如天眼通、天耳通丶神足通等。人的天眼,不是一只,他可以無數的多,佛法中用千手千眼觀音來表法,一只手就是一只天眼,一千只手就是一干只天眼,這是不是太不可思議了?人類內在潛能妙德是無窮無盡的,古代的祖先,他能夠普遍顯現,后代的人類,現代的人類,他也可以顯現這種潛能妙德,但是現在的人類知識范圍、道德范疇,不允許這種潛能妙德顯現于世,特別在中國,過去如此,現在也如此,這就限制了人類潛能的開發?,F代的西方高科技,他把人的內在妙德外化了,顯現了很多大能,在這個時候,我們人類能夠打開自身的內在妙德來與高科技的客觀環境相對應嗎?存在著這種可能,但是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人類的始祖來自光音天,光音天的人,他們有神足通,能夠在虛空飛行。他們也有天耳通,天眼通,他們也有縮命智,我們既然是光音天的后代,所以每個人也都具備這種潛能。自從全能他如何體現呢!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一一都隱含著巨大的潛能。眼根具八百功德,耳具一千二百功德,鼻具八百功德,乃至意具一千二百功德,這已經遠遠超出了第六感這個內容,西方的文化,我們對人的這種潛能無法了解,他們不知道人的感覺器官有這種微妙的功能,更加不知道人的感覺器官這種微妙的功能來源于什么地方,對于人的這種內在妙德,那就更加無從談起?,F在大量的西方科學研究,已經發現了有超感的功能,但這些都是一時表象的觀察,科學要定性定量分析,把握里面的規律,他們很難很難。不過有一點值得肯定,西方的科學家們,他們把一切研究外化了,他們會用科學技術從外部世界來改造人類及人類的外部環境,飛機在空中飛行,手機能夠進行遠距離的通迅,科學的這種研究,讓人類成了神通的世界,這與遠古的人,在空中能夠飛翔,具有天眼能夠看到遙遠的世界,具有天耳聽到遙遠的聲音,這古人的神通世界,這現代科學所創造的神通世界,兩者比較,有什么意義呢!?現代的人類,能不能啟開人類本有的妙德與現代科學相對應呢?人類的遠祖,具有神通境界,但是后來他們慢慢失傳了,人類的中古時期,在很多時候,他是禁忌人的神通境界的。但是人類進了現代科技時代,科學從外部世界展現了神通的本領,科學他對人本身的潛能,也產生了強烈的渴望,這就帶來了巨大變化,現在的世界能夠容忍人的神通境界嗎?人類是不是能夠恢復人類遠祖的那種神通境界?打開人類潛在的妙能的方法,人類還保留著嗎?我們愿不愿意去進行這種實證呢?
光音天,光與音的天。我們為光音天的后裔,我們的人本身就具有光明。這是我們人本身的一個奧妙。如何來驗證這個奧妙呢?用我們自己的身心就能體驗光。西方的科學家造儀器來研究光,中華古老智慧用自身心來體道于光。人的身心就是一個大光明藏,它里面有無量無邊的光明,這一點對于西方人來說太出乎意料。在寺院里看到了佛前的海燈了嗎?這是一種表法,焰中的光明來源真性之海,把握的真性之海,才能把握光明之源。古祖說: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光明,就在我們的六根門頭可以顯現。悟道的大士能了握一一毛孔都有百萬摩尼寶,一一摩尼寶都能放光明。這是不是太不可思議了?你信不信?你不相信的話權當做一種科幻的想象吧!但對于一個佛弟子,他是確信佛法他不會打妄語,這是人的一種妙德體現。基于現代的西方科學的層次,他遠遠沒有究竟人的本質,人有太多太多奧妙,他們無法了解。
總結一下我們現在的人,按照西方的科學來研究客觀事物,太注重外在的客觀世界了,差不多已經把人迷失在萬物之中。對于我們人自身的研究,西方人缺少這樣智慧的方法。我們打開中華古老智慧的方法,來研究我們人本身的奧妙,會讓現代的人類能夠珍惜我們自己,讓現代的人知道我們人類有無窮的妙德潛能,狼性的人知道可以向外部發展,更能夠我們自己的內心發展,這樣我們這個時代,我們未來的人類,才能去發展外部的世界,也能發展我們內心的世界。將我們的能力才能恒久光明。
昆明的寺廟有:
1、昆明圓通寺,是昆明當地非常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現存的主要建筑有山門,牌坊,八角亭,大雄寶殿,圓通寶殿,寮房等。
2、筇竹寺,位于昆明西郊玉案山上,最初建造于唐宋時期,后來多次重修,整體建筑比較輝煌氣派,里面有眾多的泥塑像,形態各異,惟妙惟肖。
3、盤龍寺,這可是昆明當地名氣非常大的寺院,在鼎盛時期,寺院里面的廟宇有450間,佛像多達1000多尊。
4、寶華寺,據說是明代建造的,經歷了無數的滄桑,現在已經重修。逐步成為了當地佛教,民俗重要的文化場所。
5、妙湛寺,也被稱之為螺峰寺,里面有金剛塔,這是一座砂石構筑的喇嘛式佛塔,年代非常久遠,很有參觀價值。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