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最為艱難的那段歲月里,第一代紅軍領導人們全身心地投入到革命當中,連續(xù)多年的戰(zhàn)事吃緊,經(jīng)常會讓他們身心俱疲。為了能重新提起精神處理繁雜的事務,所以發(fā)現(xiàn)他們都比較喜歡香煙。咱們較為了解的毛主席,煙癮就很大,在思考什么重大問題的時候,總是會點燃
在最為艱難的那段歲月里,第一代紅軍領導人們全身心地投入到革命當中,連續(xù)多年的戰(zhàn)事吃緊,經(jīng)常會讓他們身心俱疲。為了能重新提起精神處理繁雜的事務,所以發(fā)現(xiàn)他們都比較喜歡香煙。
咱們較為了解的毛主席,煙癮就很大,在思考什么重大問題的時候,總是會點燃香煙。不過,那會并沒有人真正了解到香煙的危害,由于醫(yī)療水平也不發(fā)達,大家覺得只要香煙能夠提神,這就足夠了。
新中國成立以后,毛主席的這個習慣也被他保留了下來。在和外人的交談過程中,毛主席就提到了自己的三大愛好:讀書、游泳和抽煙。
我們從現(xiàn)在的各種影視作品的描述中,也能看出毛主席非常喜歡抽煙,很多重要的思想,就是在這一陣陣煙霧中形成的。
關于毛主席和香煙的故事還有很多,不過有一次,老友前來看望,毛主席下意識地拿出香煙遞過去,不料,煙盒中只剩下一根香煙了,這種情況下,毛主席又會怎么化解呢?只見主席一個自然動作展現(xiàn)了高情商。
香煙,是毛主席的生活必需品
可能不少人以為,作為第一代領袖,毛主席抽煙會有專人提供,普通的香煙口感比較差,毛主席的吸煙量又這么大,肯定會不適應。那就想錯了,毛主席吸煙過程中,有個最重要的特點,叫做“口不擇煙”。
無論是什么樣的煙草,只要當時在身邊,那毛主席就不會過多要求什么。
在革命早期,那會毛主席還在下面的鄉(xiāng)鎮(zhèn)考察,和群眾攀談,那會很少能看到如今的過濾嘴香煙,群眾們在和他聊天的時候,也會拿出自己的卷煙來招待,毛主席來者不拒,一張張珍貴的照片,就是在這個時候留下來的。
長征期間,甚至連“葉子煙”都沒有,直接卷樹葉。
當時的不少領導人都有吸煙的習慣,因此咱們也能看到,在現(xiàn)在的各種影視作品體現(xiàn)出來的,很多關乎民族未來命運的重要會議,都是在一陣煙霧繚繞中進行的。
關于毛主席吸煙的趣事有很多,可以這樣說,毛主席六十多年的煙齡下,世界上沒有其他領導人比他吸掉的卷煙多。
在抗日戰(zhàn)爭的時候,有段時間延安被封鎖了,那會的香煙完全被斷絕掉了,毛主席想要抽到以前煙草就非常困難,作為替代品,他就自己卷旱煙抽,那種味道非常沖,煙味也很難聞,不過毛主席絲毫不在乎,還保持著“煙不離手”。
1947年,國共內戰(zhàn)進入了非常關鍵的時期,那會蔣介石為了能摧毀掉共軍的“神經(jīng)中樞”,任命胡宗南率領十萬大軍對延安進行圍剿。
那會的情況非常危急,戰(zhàn)場的局勢變化也很快,作為總指揮員,毛主席必須要保持時刻的高度緊張,也就對煙的依賴性更強了,經(jīng)常幾夜幾夜睡不著覺,全得依靠香煙提神。
8月18日,在敵人的窮追不舍下,中央直屬支隊來到了黃河邊上,此時的情況實在是太過緊張了,面對前方波濤洶涌的黃河,究竟該如何選擇前進的道路?
任弼時當時急得不行,和旁邊的同志們爭論不休,毛主席一句話都沒有說,凝視著黃河,淡淡地說了一句:“給我一支煙。”
周圍人馬上摸起了口袋,不過那會老天一直在下雨,同志們的香煙也幾乎都被雨水給淋透了,找不到一根能抽的煙。就在此時,毛主席的馬夫老侯撥開人群走上前去,大喊:“我這有煙,我這有煙!”
眾人趕緊圍了上去,形成了一道人肉屏障,這才擋住了風。好不容易抽了一口煙,毛主席的表情帶著幾分沉靜,然后堅定地說:“不過黃河,放心地走。”
幾乎所有重要的關頭,毛主席都會在煙霧中思考,他每天都要吸掉四五十支香煙,對于煙草的需求量非常大。
其實,毛主席也有克制的時候。
那場著名的“重慶談判”中,毛主席來到重慶和蔣介石見面,他知道蔣介石不抽煙,一個不抽煙的人對于煙味大多比較敏感,所以在整個談判的過程中,毛主席一口都沒有抽,這對于早已養(yǎng)成了習慣的他來說,是十分困難的。
有朋友來的時候,一根煙顯然能讓距離拉近,毛主席也總是會遞煙給別人。
當年在朝鮮戰(zhàn)爭的時候,彭德懷在前線遇到了很多問題,也專程回去了一趟,在軍委會上發(fā)了火,這件事也很快傳到了毛主席的耳朵里,他還笑著說道:“大將沖天怒,老彭發(fā)脾氣不是什么壞事。”
緊接著,毛主席便叫來了周總理和彭德懷、聶榮臻一起開了一個會,毛主席特意命人泡了一杯龍井茶,這也足以見得他對于彭德懷的重視。
彭德懷在當時發(fā)了火以后,也覺得有點不妥,家里人還勸他說:“發(fā)脾氣解決不了什么問題,現(xiàn)在不一樣了,你得好好跟他們溝通才行呀。”
當看到彭德懷沒怎么說話,毛主席遞上了一根煙,這才開始談話。
看來這煙草,確實能感覺到一個人的當時的狀態(tài)和心情,也能讓很多話有了開始的契機,毛主席用香煙征服過不少領導人。
在那個年代,香煙確實有著別樣的魅力
西安事變,是國家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由于這起事件最終和平解決,全國上下才能快速地團結一致,共同抵御外來侵略者。
當然了,這件事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他們大多知道西安事變的發(fā)起者是當年赫赫有名的東北軍閥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可他們沒有想通的是,為何這位傳奇人物,能夠不考慮自身安慰,敢于“捉蔣”逼迫他抗日呢?
其實,張學良本人對于毛主席是非常崇拜的。
這就讓大家更疑惑了,那會的國民黨占據(jù)著全國的大城市,勢力范圍這么大,還有美國的武器裝備援助,而共產(chǎn)黨這邊多在偏僻的農村,對比來看力量非常薄弱,而其領袖毛主席本人究竟有什么樣的魅力,能夠從心理上征服一位從小養(yǎng)尊處優(yōu)的貴公子?
因此,社會上的各種言論越傳越神,不少人都想了解一下毛主席。
延安本來就習慣于做群眾工作,當越來越多的人來到延安了解實際情況后,延安也是大大方方的迎接。特別對于一些中外記者和知名人士,只要前來,就算毛主席當時有事情要處理,依舊會抽出時間來跟他們見見面。
有一天,一位老教授來了,他早就認識毛主席,這次專門從別處來拜訪。毛主席看到教授來了,也熱情地把他請到窯洞中去。
當時毛主席的心情很好,兩人剛準備開始談話的時候,毛主席習慣性的從口袋里摸出了煙盒,打開后手便往前伸,可這時猛然低頭一看,竟然發(fā)現(xiàn)煙盒里就只剩下了一根煙了,客人從遠方到來,自己竟然提前沒發(fā)現(xiàn)煙不夠,這可如何是好呢?
按照常理來說,就剩下一根煙,要么自己抽,要么給對方抽。自己抽的話,顯然是有些“待客不周”,也顯得不是很禮貌;如果給對方抽,對方也會覺得尷尬,自己是客人,怎么能在主人沒煙抽的情況下抽主人的煙呢?
這會,煙盒子還在毛主席手中,這尷尬的一幕,還是被毛主席給化解了。
原來,此時的毛主席不僅沒有表現(xiàn)出尷尬,反而拿出了煙,將煙草分為兩半,這下一人一半,整個過程表現(xiàn)的非常自然,兩人就如同天天見面那般,并且笑著說:“你看看,這樣行不行?”
老教授也沒想到會發(fā)生這一幕,二者的距離一下近了不少,過去老教授還覺得,毛主席此時已經(jīng)取得了如此成就,可能交流的時候要注意到很多問題,沒想到主席待人竟是如此的親近,看來被外界傳的神乎其神的領袖,竟然也是個善于交流的人。
后來,老教授每每回憶起這件事,那種別樣的感慨總是會涌上心頭,從這件事上,他也能看出毛主席超強的應變能力,能夠通過一件小事去拉近人和人的距離,成大事者不拘小節(jié)在毛主席身上也體現(xiàn)的非常全面。
在身邊人探討毛主席抽煙的故事時,他自己也說:“香煙,其實我抽進去的并不多,絕大多數(shù)都是在手上自己燃掉的,因為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如果沒有香煙,總是感覺到少了一些什么,有了它,能夠彌補一些不足。”
后來張耀祠還回憶道:“如果什么時候看到主席翹著腿坐在沙發(fā)上,一根接著一根的吸煙,他肯定在想問題,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要打擾他了。”
除了在沉思,他經(jīng)常發(fā)煙出去,每次都能成功地拉開大家的距離。
那個年代對于香煙的危害性了解并不全面,1965年的時候,他會見了上海幾十個民族資本家,大家聽說會有這場會議的時候,都非常緊張,不知道接下來要發(fā)生什么。
來到會場后,他先點燃了一根香煙,并示意大家可以抽煙,結果這些人大多都不吸煙,現(xiàn)場的氣氛當時確實有些尷尬,為此他還打趣的說:“抽煙也不一定完全有害嘛,丘吉爾也抽了一輩子煙,現(xiàn)在身體不也挺好的。”
這句幽默的話,伴隨著煙霧繚繞的主席,一下又讓會場活絡了起來。
不過,在后期,由于毛主席聊天經(jīng)常咳嗽,身邊的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了一種獨特的雪茄煙,這種煙草對于人體的有害成分很小,里面還用了一些中藥材作為替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咳嗽的癥狀,效果比較明顯,適用于煙癮較大的人群。
毛主席開始的時候還不太相信,不過抽了幾天之后,確實有不錯的效果,從此他就開始抽這種煙。在這之前,毛主席抽的煙草和普通老百姓抽的并沒有什么區(qū)別。
1967年,毛主席留下了一張珍貴的照片。畫面中的他穿著新軍裝,左手夾著香煙,向人群揮手致意。
毛主席愛抽煙的事,不僅留在照片上,也留在其他國家領導人的心上。當年蘇聯(lián)的斯大林派人前往延安,不僅有一些蘇聯(lián)的小禮品,還有一箱紙煙;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訪問中國的時候,便贈送了一盒“三五香煙”,這也一樣很快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除了跟各個重要人物,毛主席當年在回到韶山老家的時候,也有一段關于香煙的趣事。
那會,當?shù)夭簧儇撠煹耐厩巴惶栐⑺劊飨噶酥缸雷由系南銦煟瑢Υ蠹艺f:“你們要抽煙別客氣,自己去拿。”
結果他本人卻在口袋里摸來摸去,這才點上了一支煙,大家心頭的那種溫暖的感覺涌上心頭,感覺自己和主席的距離原來如此接近。看到大家疑惑不解,這才說:“這煙是招待你們用的,我可不能抽哦。”
從煙中表現(xiàn)的情商,是當年的一種習慣。毛主席也成功用香煙打開了不少話匣子。不過,后來由于身體原因,在保健醫(yī)生和女兒的督促下,這才漸漸戒掉了香煙。
丁夕一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