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貴重藥材辨別中藥材的真假、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臨床應用的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對于中藥材的鑒別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中藥材的鑒別方法有很多,通常可分為對植物自然形態的鑒別,對炮制藥材外表性狀的鑒別,用顯微鏡觀察微觀結構的鑒別,以及化學分
貴重藥材辨別
中藥材的真假、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臨床應用的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對于中藥材的鑒別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藥材的鑒別方法有很多,通??煞譃閷χ参镒匀恍螒B的鑒別,對炮制藥材外表性狀的鑒別,用顯微鏡觀察微觀結構的鑒別,以及化學分析、生物測定等鑒別方法。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還是中藥材的經驗鑒別法,也就是對藥材的外觀性狀的鑒別。
以下為您介紹幾種簡單的經驗鑒別方法:
一、看外觀,注意觀察藥材的外表特征,如表皮、顏色、形狀、粗細、斷面等等。
1、看藥材的表面。不同種類的藥材由于用藥部位的不同,其外形特征會有所差異。如根類藥材多為圓柱形或紡錘形,而根莖類藥材都有較多的莖痕,皮類藥材則多為卷筒狀,等等。另外,一些藥材有著它們自己特定的表面特征,或光華、或粗糙、或長有鱗葉、皮孔、茸毛和突起等。比如海馬的外形就被總結成為“馬頭蛇尾瓦楞身”,羚羊角長有“通天眼”,防風長有“蚯蚓頭”等。這些特征都是鑒別道地藥材真偽優劣的重要依據。
2、看顏色。藥材顏色的不同或變化,不僅與它的品種和本身的質量有關,不適當的加工和儲藏方法也會直接影響藥材的色澤,因此顏色是鑒別藥材的重要因素。我們可以通過對藥材外表顏色的觀察,分辨出藥材的品種、產地和質量的好壞。比如,黃連色要黃,丹參色要紅,玄參色偏黑等。
3、看斷面。無論植物也好,動物也好,都是由一層層的組織器官構造而成的,當藥材被切開,這一層層的構造就會清晰地展現出來,就像古樹的年輪一樣。很多藥材的斷面都具有明顯的特征,而這些特征就是藥材內部構造的直接體現。我們可以清楚的看見各種分層、紋路和不同形狀的小點。比如在防己斷面上能看見明顯的車輪紋理,而黃芪的折斷面紋理呈“菊花心”樣,杜仲在折斷時更有膠狀的細絲相連,等等。這些獨有的斷面特征是鑒別藥材的重要依據。
二、手摸。
用手感受藥材的軟硬、輕重,疏松還是致密,光滑還是粘膩,細致還是粗糙,以此鑒別藥材的好壞。不同藥材的質感是不一樣的,即使是同一種藥材,由于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也會有較大的差異。如荊三棱堅實體重,而泡三棱則體輕;鹽附子質軟,而黑附子則質地堅硬。
三、口嘗和鼻聞。
藥材的氣味與其所含的成分有關,鼻聞是比較重要的鑒別方法,尤其對于鑒別一些有濃郁氣味的藥材是很有效的,如薄荷的香、魚腥草的腥、阿魏的臭等等??趪L法鑒別藥材的意義不僅在于味道還包括“味感”,味分為辛、甘、酸、苦、咸五味,如山楂的酸、黃連的苦、甘草的甜等。味感則分為麻、澀、淡、滑、涼、膩等。藥材的味感和所含的化學物質也有密切關系,在中藥材口嘗鑒別的實踐中,可按藥材的品種和質量分類進行判斷。
四、水試和火試。
有些藥材放在水中,或用火燒灼一下會產生特殊的現象。如熊膽的粉末放在水中,會先在水面上旋轉,然后成黃線下沉而不會擴散。麝香被燒灼時,會產生濃郁的香氣,燃盡后留下白色的灰末。這些特殊的現象都與藥材內所含的化學成分有密切的關系,是常用的鑒別方法。
中藥材的經驗鑒別是非常實用的好方法,但要能正確的鑒別藥材的真偽優劣,還需要多年經驗的不斷積累,需要對中藥知識的不斷充實,才能認藥準確。
水試法鑒別中藥材
主要是根據中藥材經過水浸泡后產生各種特殊的變化,如顏色改變、產生泡沫、粘性、滑膩、膨脹及其它現象等等,用以確定中藥材的真偽優劣。此乃筆者十幾年藥檢工作的經驗總結,現介紹如下:
1.紅花(菊科植物紅花的干燥花):用水浸泡后,水變成金黃色,花不褪色。
2.番紅花(鳶尾科植物番紅花的干燥柱頭):浸泡于水中后,柱頭膨脹呈長喇叭狀,水面應有油狀物漂浮,水被染成黃色,不顯紅色,無沉淀,用棒攪動,不易碎斷,否則是偽品。
3.秦皮:少許浸入水中,因其含有熒光物質七葉樹甙和七葉樹素,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見藍色熒光。
4.香加皮:水或乙醇浸出液,在紫外光下顯紫色熒光,加稀鹽酸熒光不變(與含杠柳總甙有關),加氫氧化鈉溶液,產生黃綠色熒光(4-甲氧基水楊酸反應)。而五加皮無此反應。
5.蘇木:投入熱水中,浸液呈鮮艷的桃紅色透明液體,加酸(或醋)液體變為黃色,加堿(或石灰水)液體又變紅色。
6.姜黃:用熱水或乙醇浸泡,呈鮮艷的橙黃色透明液體,加堿(或蘇打水)液體變桃紅色。
7.熊膽:其粉末投入水杯中,可逐漸溶解而盤旋,有黃線下垂至杯底且不擴散。
8.小通草:水泡后手摸有粘滑感;干品嚼之亦有粘滑感。
9.南天仙子(水蓑衣):水浸時,毛膨脹豎立,蓬松散開,粘性甚大,味淡而粘舌。而天仙子(茄科)無粘性,且味苦。
10.葶藶子、車前子:加水浸泡后,種子粘滑且體積膨大。
11.胖大海:熱水浸泡后,體積膨大至原來的數十倍且呈絮狀團。
12.竹黃:天然竹黃沾到唾液后產生極強的吸舌力,而人工竹黃吸力較小且色澤多為純一白色。天然竹黃水浸液對酚酞指示劑不顯堿性,而人工竹黃顯堿性反應,呈紫紅色。
13.乳香:加水研磨后成白色乳狀液者為真品。
14.沒藥:與水研磨形成黃棕色乳狀液者為真品。
15.青黛:取0.5g加水10ml,振搖后放置片刻,水層不得顯深藍色,以此檢查是否含有水溶性色素。
16.兒茶:其水浸出液用火柴桿沾之,使輕微著色,待火柴桿干后,再浸入濃鹽酸中,立即取出,于火焰附近加熱后,桿上發生深紅色,以此檢查兒茶素。
17.蘆薈:蘆薈的1∶100水溶液2ml,加等量飽和溴水,即有四溴蘆薈混合甙的黃色沉淀生成。
18.牛黃:取少許加清水調和,涂于指甲上,能將指甲染成黃色并經久不褪,俗稱“掛甲”;入口則芳香清涼,味先苦而后微甜,嚼之不粘牙,可慢慢溶化。人工牛黃亦能“掛甲”,但入口后無清涼感,氣微清香而略腥。
19.石膏:取粉末2g,于140℃烘20分鐘,加水1.5ml攪拌,放置5分鐘,呈粘稠固體。因石膏加熱失去一部分結晶水而成熟石膏,與水相遇,復變為生石膏而具有粘性。別的礦石則無此特性。
20.銀柴胡:正品水浸液無泡沫反應;而偽品山銀柴胡水浸液有較強的泡沫反應。
21.板藍根:板藍根根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或爵床科植物馬藍的根。二者的鑒別點在于,菘藍根的水煎液可顯藍色熒光;馬藍根的水煎液則無藍色熒光反應。
22.遠志:取粉末0.5g,加熱水10ml,用強力振搖1分鐘,即生成持續性泡沫,并在10分鐘內不消失,以此檢查皂甙。
23.白芷:取粉末0.5g,加水3ml,振搖后濾過,取濾液2滴,點于濾紙上,置紫外燈光下觀察,顯藍色熒光。
24.柴胡:取粉末0.25g放入試管內,加蒸餾水5ml,冷浸20分鐘后,濾過,取濾液強力振搖5分鐘,有持久性泡沫產生,以此檢查皂甙。
25.重樓:因含甾體皂甙,其水浸液振搖后產生很多泡沫并且經久不散;而拳參含沒食子酸而無皂甙之泡沫反應。
26.天麻:隔水蒸后有臊臭味(馬尿味)者為真品,且野生者較家種品味濃。另取天麻粉末1g,加水10ml,浸漬4小時隨時振搖,濾過,濾液加碘試液2~4滴,呈紫紅色或酒紅色反應。
27.阿膠、龜膠、鹿角膠:取少許膠類藥材用熱開水溶化后,其溶液透明,有甜香味,無沉淀,無異味,無浮油星.。否則即有假。
28.山藥、茯苓、三七、貝母、蟲草、鹿茸:此類藥材用糧食粉末偽造者較多,用熱水浸泡后,糧食鑄制者會溶化,正品不溶化。
名貴中藥材鑒別方法
珍珠:真珍珠用火燒之后,呈皮狀破裂,晶瑩閃光為真品;若用火燒之后,成為碎粒狀或焦糊狀,則為偽品。
銀耳:將優質珍珠銀耳用溫水泡后,其體積可迅速膨大5~6倍,達不到這一比例者不是佳品;如發現用溫水泡后有散開現象,則說明是用碎小銀耳粘合而成。
燕窩:優質燕窩呈絲條狀排列,用水浸潤后呈銀白色,并且晶亮透明,柔軟,有彈性,稍將其拉扯有伸縮反應。
牛黃:天然牛黃,只取少許粉末用水浸后,涂于指甲上,其色經久不褪。
三七:將其粉末放入少量豬血內,如發現豬血化成水狀,此為真品,因為三七所含皂甙成分有溶血作用,所以對跌打損傷淤血有特效。如不能溶血的不是真品。
虎骨:用牛骨與虎骨比較,虎骨比牛骨重一倍,同時虎骨斷后不成空洞,具絲瓜絡樣物質,油性較大,內質細膩、色黃。
熊膽:取少許熊膽放入盛滿清水的杯內,可發現杯中膽仁盤旋下沉,并溶成一條黃線,此為真品。其他動物之膽均無盤旋之狀。
冬蟲夏草偽品
①地蠶,為唇形科植物地蠶的干燥塊莖。呈棱形或長棱形,略彎曲,干燥后極似蟲草的幼蟲體,一端有殘存的細長匍匐枝。表皮淺黃至灰黑色,有根痕,表面有明顯的環節2~11個,無足和子實體,味甜、有粘性。
②草石蠶,為唇形科植物草石蠶的根莖,俗稱土蟲草。呈紡錘形,兩端略尖。表面黃白色至棕黃色,有螺紋絲或串珠狀,環節2~10個,無足和子實體,味甘微辛。③地筍,為唇科植物地瓜苗的干燥根狀莖。主要特征:呈紡錐形而略扁彎,一端呈褐色,無足和子實體,氣香、味甘?!?
④分枝蟲草,形似僵蠶,皺縮;多染成黃綠色,菌膜除去顯黃褐色黑褐色角皮,中心黃白色,氣清香味微苦。
⑤用淀粉及黃豆粉加膠水,混合后壓模,制成蟲草形狀,干燥后,表面用水彩顏料涂繪。形態可以亂真,內行人如不嘗其味,也很難區別;其斷面為白色,與真品無區別。但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淀粉及骨狀存壁細胞存在(豆類的顯微特征)
人參偽品
①商陸根去皮加工,行似人參。主根圓柱形,多分支,長10~20厘米,有細縱紋,無環紋,斷面凹凸不平,無香氣,氣味淡,久嚼舌麻。有毒。
②華山參,因其形狀及外表呈深棕色,常冒充紅參。無紋理、須根、頂端有根莖而無“蘆頭”。斷面黃白色。味苦。
③板藍根去皮加工,形似人參。主根圓錐形,黃白色,常冒充白參。鮮品斷面有白色乳汁流出。干品外形扭曲皺縮,斷面有放射壯裂縫。味微苦,有刺激性。
④山萵苣,外形略似人參,項端有脫落莖痕,但不呈蘆頭壯。
⑤桔梗,表面粉白色或淺黃色,常冒充曬參。桔梗呈圓柱、長圓錐或略呈梭形,較干癟,味先甜后略苦。
高麗參偽品
常用國產紅參冒充進口高麗參。高麗參有3個教顯著特征,既“馬蹄蘆”(雙蘆頭者壯如馬蹄,綜觀兩面與肩齊平)、“將軍肩”(蘆頭至正身部分較國產紅參寬)、“著黃袍”(主根的上部有細密均勻的黃色細點)。高麗參偽品不具有上述特征,蘆條多系人工銜接,斷面沒有完整的顏色環。常見偽品還有商陸或美洲商陸的根,土人參及紫茉莉的根。
西洋參偽品
常用人參(生曬參、白參)冒充西洋參。進口西洋參主根教短,多呈紡錐形,常有分枝,分叉角度大。主根上部環紋細而清晰,中下部有側根痕。表皮細膩,有皮孔壯疤痕。體重質堅,不易斷。斷面有較明顯的暗色層環。味微苦而回甜,有的具粘液性人參的主根一般較長,少有分枝,分叉角度少。主根上部環紋不明顯,有不規則皺紋。質地略輕,易折,斷面粉性強,多有放射性裂縫,味微苦,無西洋參的特別氣味。
麝香偽品
偽造及摻假者非常嚴重,已發現的摻入物有幾十種之多。其中最常見的有牛血或羊血粉(血煮后干燥,磨粉)、蛋黃粉、姜黃粉、鎖陽粉、赤石脂粉、桂枝粉、豌豆或黃豆粉(炒后磨粉)、細玻璃粉、紅黃泥土等。 這些摻偽物的色澤多為棕褐色(玻璃細粉則極似香囊內的小晶體);有些偽品具有與麝香不同的味道,如桂枝粉、炒豆粉等,詳嗅其味即可加以鑒別。偽充者多先將麝香囊內的麝香挖出,加入偽充粉末,混和,再細心裝入原來的囊內。一般都要留大部分或小部分真香。當然,如果是全部用偽摻者,則很容易鑒別。
天麻偽品
“鸚哥嘴,凹肚臍,外有環點干姜皮,松香斷面要牢記?!边@是鑒別天麻真假的口訣。這口訣中,松香斷面是判斷天麻真偽的重要依據。
正品:
天麻采收后因加工壓扁,呈扁長橢圓形,皺縮,有時稍彎曲,頂端有尖而微彎的紅棕色芽苞(俗稱“鸚哥嘴”);末端有圓臍形疤痕(俗稱“凹肚臍”)。表面呈淡黃色或淺黃棕色,略透明。
偽品:
偽天麻有蕉芋根、羊角天麻、入地老鼠、馬鈴薯、大理菊等五種最為常見。
蕉芋根:其根莖外形頗似天麻,也有環節,但其表面蒙有一層白粉狀物,質軟而易折斷,斷面呈顆粒狀,粉白色,無光澤。
羊角天麻:其塊莖呈橢圓形,有的已壓扁,兩端微尖似羊角,頂部有殘留的莖基。表面為灰黃色,環節明顯,有不規則皺縮溝紋,質硬而緊,極難折斷,斷面呈羊角質樣,灰白色或黃白色,其味微甜。
入地老鼠:原植物為觀賞花卉,其根莖刮皮曬干后呈圓椎形,兩端常折斷而有纖維狀斷頭,表面呈淺黃色或棕黃色,有明顯縱皺紋和微凹陷的須根痕,將它放在放大鏡下可以看到布滿細致的條狀白色晶點,無環節。質堅硬,極難折斷,其斷面不平坦,有圓心環紋。氣微臭,味淡而有刺咽喉的感覺。
馬鈴署:其塊莖經蒸曬、壓扁之后,呈長橢圓形。其表面呈黃色,具有不規則分布的凹陷芽根,沒有點狀環節,斷面較平坦,角質樣,略帶規則。
大理菊:原植物為著名的花卉。其塊根經加工后呈長紡錘形,表皮為灰白色或淺黃棕色,有寬縱溝紋,兩端略尖并呈纖維狀。質硬,不易折斷,其斷面凹凸不平。味淡,嚼之粘牙。此品有時詐稱為“四川剝皮天麻”。
在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末,最常見的摻偽品是馬鈴薯(洋芋)、苕花根(大理菊塊根)、紫茉莉根等數種;80~90年代,又發現了許多種摻偽品,如用蕉藕(芭蕉芋)、芋兒七、白苕等。鑒別要點是:真天麻上具有鸚哥嘴、紅小辮(長得較長的芽)及“老斷頭”(莖桿殘基);底端有“肚臍眼”(塊莖底端圓臍形疤痕)。表面具有點狀的不連續的環紋。斷面半透明,冰糖色或松香色,偽品則上述特征不全。
金錢白花蛇偽品
金錢白花蛇為小的銀環蛇加工而成,直徑約3~4厘米(盤成圓圈狀)。偽制者用大的銀環蛇(長1米以上),自腹剖開剝皮,將皮割成4~5段,再將每段縱切成3~4條;每條蛇皮內裹以蛇肉或其他肉,搓成細長筒狀。一端粘上小水蛇頭;另一端搓成尾狀,再盤成圓圈狀干燥,直徑也是3~4厘米。正品與偽品的最大區別是:正品蛇體表面(切面)每厘米長度內有白色的環紋1~2個,偽品蛇體表面的白色的環紋相距1~2厘米。如用水浸泡,偽品白花蛇的頭與蛇身會自然分離,蛇體的皮也自然攤開,體內肉質脫落,易于識別。
野生靈芝的鑒別
幾個簡單的判別方法,以及一些靈芝供應商的不法作法:
1、色澤
野生靈芝經日曬雨淋,吸日月之精華,天地之靈氣,色澤上往往要鮮艷很多,一種自然的光澤!
有一種做法是一些廠商將一些靈芝的靈芝孢子粉經過提取后,再拿來出售,其實這些靈芝的最有效成分之一已經被利用過了,甚至,靈芝銷售商,為使其銷售的靈芝色澤好看,往往將靈芝放入鍋內蒸煮,經蒸煮后的靈芝,表面光亮,色澤鮮明,殊不知,靈芝中的有效成分已流失到水中被倒掉,這樣就造成了靈芝的功效大大減少。人工栽培的靈芝本來就很多了,靈芝孢子粉都是一般要一噸靈芝才能提取一斤的靈芝孢子粉,以這樣的比例來說,為什么靈芝市場前幾年這么發達盛行,人工栽培靈芝的專業戶增多就不難理解了,在山東靈芝種植專業村都是以噸為單位來供應的,而根據多年的采野生靈芝經驗,一般的山民能一年采個3斤,5斤也算是幸運了,正因為這樣,目前靈芝孢子粉的產品能有純野生靈芝為原料的單位,似乎不是那么的現實,所以你要在市面上買到真正的野生靈芝是很少了!
令人惡心的做法是有些人會給靈芝表層加上防腐劑,用來保證靈芝長期不壞,一般超市藥店你看到的你會貌似看上去像真的一樣!不得不感嘆科技的發達!
2、大小
人工栽培的靈芝是在人工的環境下同期播種,種植的一般大小整齊度一致,形狀也規則!野生靈芝有不同的品種,形狀規則每個品種各有特點,不過,山上采的靈芝一般都大小不一,不會像人工的那樣,一批批的,大小會差不多的
3、蟲眼
人工栽培的靈芝一般農藥控制管理嚴格的話,幾乎不會有蟲眼的,野生靈芝由于環境是天然的,是會有野蟲的侵害,所以有時子實體下方都會留有不規則蟲眼,當然,有些人會以此為借辭,說野生靈芝各種昆蟲爬過,會有毒的!不過,發現城里人在菜市場買菜有一個習慣與經驗,越是長的整齊的蔬菜,他反而不放心買,倒是長蟲眼的菜他會反而樂意買,因為都知道長得好的一般是噴過很多的農藥的!野生就是野生的,有蟲眼就是有蟲眼,如果這也怕,那也怕,可能喝水也會"嗆"住,說不定自來水中有大量的致病化學物質呢,怎么辦?去打山泉水吧!
4、味道,氣味
野生靈芝味是苦的,而且很苦,一般來說越是苦的其藥效才會顯著,所謂良藥苦口,所以好笑的是有人說他吃的靈芝不但不苦,還甜!良藥苦口嘛!紫芝的苦味稍淡一點,當然,國內確有"甜靈芝"此品種,不過經查此品種是1989年從日本引進,經中國科學院鑒定為赤芝中的一個變種,國內有人工栽培,此種是引進種,因此,國內的野生靈芝品種尚無發現有靈芝是甜的!野生靈芝并無氣味,在藥店所買的靈芝之所以有氣味一般是由于中藥材混雜后,串味所至!
5、價格
物以稀為貴,野生靈芝的資源目前日漸緊缺,野生靈芝的價格以其大小,年齡,藥效,品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價格范圍,在有品牌有字號的藥店中其價格實乃貴重,由于人工靈芝可以批量化種植,噸級供應,故市場上能幾十元或不到一百元就能買到的,實難以保證其藥效與真正的野生靈芝,特別是對于經過不法商人提取孢子粉加工后的靈芝流通到市場,幾乎就是白菜價了,而實際上此類靈芝藥用價值已經很少了!當然,不排除你能在山區老農手中收購到便宜的靈芝,這就要看你有沒有這樣的運氣了!
張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