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今年的豬價可謂是一波三折,但總體處在低迷下跌的狀態,就連“雙節”旺季依舊沒能帶動豬價走高。從6月份開始,就有豬農加快出售低效母豬以及肥豬,經過了4個月的去產能,以及10月中旬消費需求的增加,生豬這才如愿迎來大漲。相比6月份短暫的春天,顯然1
今年的豬價可謂是一波三折,但總體處在低迷下跌的狀態,就連“雙節”旺季依舊沒能帶動豬價走高。從6月份開始,就有豬農加快出售低效母豬以及肥豬,經過了4個月的去產能,以及10月中旬消費需求的增加,生豬這才如愿迎來大漲。
相比6月份短暫的春天,顯然10月反彈持續時間更長,反彈力度更大。生豬均價從5元漲至8元,豬農也從虧損700多元到止虧轉盈。
只是,這幾天豬價波動劇烈,其漲跌不定,也讓豬農為此擔憂不已,大家很難揣測接下來的豬價走勢,到底要不要及時出欄?
01、豬價單月漲53%
9月份養殖端全面陷入虧損,不過隨著豬價走高,豬糧比反彈至6.1:1,豬農的利潤開始增多。而如今生豬均價也已回升到16.3元/kg,相比上一天漲了0.14元,其單月上漲了53%。不過今天仍有5地行情飄綠走跌,可見豬價上漲決心并不是那么大。
從28地監測數據來看,東北漲了0.1-0.2元,行情為15.7-15.9元/kg;華北漲跌互現,京津跌了0.1元,晉冀漲了0.1-0.2元,主流為15.9-16.4元/kg;西北主流為14.8-15.3元/kg,其中陜西跌了0.1元。總體來看,北方跌幅開始增多。
而在南方地區,華東漲了0.1-0.7元,主流為16.4-17.1元/kg;華中漲了0.1-0.2元,主流為16.1-16.6元/kg,其中河南跌了0.1元;華南主流為16.4-16.8元/kg,其中兩廣漲了0.2元,海南跌了0.3元;西南反彈0.1-0.2元,主流為15.7-17.45元/kg。
支撐豬價走高的因素并不少,如不少地區開始制作臘腸、臘肉,且趁著豬肉便宜大量購買,但同時也帶動了豬肉消費,隨著走貨量增多,豬肉行情穩中有漲,帶動了生豬價格。
同時,隨著豬價進入8元時代,養豬人也迎來了盈利,但利潤有限,并不能帶動多少收益。為了彌補前期的虧損,豬農也開始惜售,期待豬價漲至10元。這期間,盡管屠企開始壓價,但終究是養殖端占據了上風。
目前市場上的豬肉也開始漲價,如蘇北地區,農村大集上豬肉從8元漲至12元,超市從11元漲至15元。而此次大漲也讓不少人開始擔憂,難道接下來還要繼續走高?
02、3個利空來襲
就目前來看,10月末豬價還有上漲的空間,畢竟周末孩子回家、家庭聚餐等,都會讓豬肉消費跟著上漲。同時,如今菜價也迎來了一波漲高,不少蔬菜漲至7元以上,就連雞蛋也從4.5元漲至6元。
近日屠企的壓價情緒較重,今天部分地區下滑就是原因,但對豬農來說,好不容易豬價迎來了大漲,自然是不會輕易順從屠企,大家的挺價情緒較重,也讓近期豬價難跌。
不過目前市場迎來了3個利空,豬價或出現變數。
1、養殖端并不缺豬
9月末,母豬存量為4459萬頭,而官方則表態4100萬頭母豬即可滿足生豬供應,可見即便前幾個月加快淘汰母豬,但總量依舊偏多。而生豬也不例外,存量已達到4.38億頭。
據悉,1-9月份出欄了4.9億頭生豬,對應的豬肉產量為3917萬噸。伴隨著產量的增多以及養殖端慣性增欄,市場供應仍舊偏多。近期受冷庫庫存減少,屠企急于補欄,這才帶動豬價走高,但隨著屠企的壓價力度加大,行情怕是難以高漲。
2、消費熱情難以持續
10月豬價高漲,也是受菜價走高所致,刺激了人們對豬肉的購買需求,不少人趁著豬肉低價腌制臘肉。
但如今豬肉消費難以持續,臘肉的腌制需求不大,同時11月份菜價必然走跌,因此豬肉需求也會減少。此外,如今的冷庫豬肉也大量入市,當時的生豬成本為5.5-7元之間,因此這些豬肉市場價也會偏低,從而拉低豬價。
3、利潤增多
生豬是否走跌,就看生豬惜售是否到達臨界點,隨著近期豬農的惜售,養殖端的肥豬多了起來。而同時豬糧比達到6.1:1,豬農的利潤開始加大,一旦屠企壓價頻繁,必然會有豬農考慮后期行情風險而出售,這樣豬價也會走低。
那么,11月份的行情會如何波動呢?預計11月上旬,隨著豬農的挺價,生豬會進入震蕩波動中,不過中旬開始,隨著消費疲軟,菜價走跌,豬肉行情難以支撐,其豬價或將跌破8元,均價預計在7.5元左右,南方高價區仍或在8-8.5元之間。
總得來看,11月份豬價不會跌太多,但也難以大漲,因此豬農還是要順勢出欄,別盲目壓價。
何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