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常綠喬木1樟樹樟科(1)形態特征:常綠大喬木,樹冠球形,葉互生,三出脈,二香氣,漿果球形,11月成熟,紫黑色。花期4月~5月、果期8月~11月、樹高可達30米。壽命長,耐不良氣體,城市綠化環保樹種。(2)生長習性:樹種分布于浙江、福建、江
一 常綠喬木
1 樟樹 樟科
(1)形態特征:常綠大喬木,樹冠球形,葉互生,三出脈,二香氣,漿果球形,11月成熟,紫黑色。花期4月~ 5月、果期8月~ 11月、樹高可達30米。壽命長,耐不良氣體,城市綠化環保樹種。
(2)生長習性:樹種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臺灣、湖北、湖南、廣東、云南等地。喜光、具有深根性,抗風、抗煙塵,耐寒力稍差,宜微酸性土壤。用種子繁殖,應隨采隨播。有白粉病、黑斑病、樟葉蜂、樟梢卷葉蛾、樟巢螟、樟天牛等病蟲害為害。
2 女貞 木犀科
(1)形態特征:株高10m,樹皮灰色,光滑。葉對生,革質,卵形或卵狀橢圓形,全緣,表面深綠有光澤,背面淡綠色。圓錐花序頂生,小花密集,白色有芳香。漿果頭核果,藍黑色間有白色,果期11-12月。女貞夏季滿樹白花似宜,濃蔭如蓋,終年常綠,蒼翠可愛。宜作綠籬,綠墻配植,亦可作行首樹,有抗污染能力,為工廠綠化的好樹種。
(2)生長習性:原產中國,分布在長江流域及南方各省,華北、西北地區也有栽培。常綠喬木,喜陽光,但亦耐半陰。喜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中性,微堿性土壤亦能適應,瘠薄干旱則生長慢。花期6月。播種法繁殖,種子采后即播,發芽率高,也可沙藏后翌春播種。扦插及易成活。根系發達,萌蘗、萌芽力強,耐修剪整形。
3 廣玉蘭 木蘭科
(1)形態特征:常綠大喬木,高可達30米,樹冠卵狀圓錐形。小枝和芽均有銹色柔毛。葉革質,長橢圓形,長10-20厘米,表面有光澤,背面有銹色柔毛,邊緣微反卷。花白色,花的直徑達20-30厘米,花通常6瓣,有時多為9瓣,花大如荷花,故又名荷花玉蘭,芳香。花期5-7月。種子外皮紅色,9-10月果熟。庭院樹 、行道樹廣玉蘭樹姿雄偉壯麗,葉厚光亮,花大芳香,為城鎮綠化的重要觀賞樹種,適合在公園或較寬廣的庭院作觀賞綠化樹栽植。
(2)生長習性:樹種分布于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臺灣、河南、廣東、廣西 。廣玉蘭喜溫暖濕潤氣候,要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喜陽光,但幼樹頗能耐蔭,不耐強陽光或西曬,否則易引起樹干灼傷。抗煙塵毒氣的能力較強。病蟲害少,生長速度中等,3年以后生長逐漸加快,每年可生長0.5米以上。 廣玉蘭可用播種、壓條和嫁接三種方法繁殖,主要是嫁接法,用嫁接法繁殖的廣玉蘭小苗生長快,開花早,很受歡迎。用作嫁接廣玉蘭的砧木苗主要有白玉蘭、紫玉蘭、厚樸等。采用前一年或當年粗壯、芽部飽滿的廣玉蘭枝條作接穗,嫁接后的廣玉蘭,大約20-25天傷口愈合,接著芽腋萌動生長。萌芽后,長到2-3片葉子時,注意及時除草,除去發出的母苗,注意切勿碰撞接穗。以后經常除草施肥澆水。
4 雪松 松科
(1)形態特征:樹高達70余米,胸徑3--4米,干形通直,材質堅致,少翹裂,有芳香,能耐久,樹姿雄偉蒼翠,與南洋杉、日本金松同為世界著名三大珍貴觀賞樹種,也是珍貴的用材樹種。雪松側技平展,冠似寶塔,姿勢雄偉,四季常青,是優雅的觀賞樹種之一。雪松以其挺拔舒展的形態深受歡迎,加上它抗寒耐旱的特性,適宜在全國范圍內栽植,庭院綠化、園林建設、道路綠化皆相宜。
(2)生長習性:雪松原產印度、阿富汗、喜馬拉雅山西部,分布于海拔1200--3000米處,最適生宜1800--2600米。雪松對氣候的適應范圍較廣,從亞熱帶到寒帶南部都能生長,在年降雨量為600-1000毫米的地區,在長江中下游一帶,生長較好。雪松耐寒能力較強,但對濕熱氣候適應較差,往往生長不良。雪松為陽性樹種,在幼齡階段能耐一定的蔽蔭,大樹則要求較充足的光照,否則生長不良或杜萎。雪松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也能適應瘠薄多石礫土地,但怕水,低洼積水或地下水位過高和不透水的地方,生長不良甚至死亡。雪松抗風力較弱,抗煙害能力較差,對二氧化硫有害氣體比較敏感,在嫩葉展開期如空氣濕度高,嫩葉易受二氧化硫危害,遇害時嫩葉迅速枯萎,甚至全株死亡。繁殖主要有播種法、扦插法、壓條法、嫁接法等方法,采用的主要是扦插法和播種法。以播種法繁殖的雪松實生苗,具有枝條勻稱、萌發力強、樹形好、對不良環境的抗性強等優點,是扦插繁殖的取穗母樹。
5 羅漢松 羅漢松科
(1)形態特征:常綠喬木,高達20m,胸徑60cm。樹皮灰色,淺裂,呈薄鱗片狀脫落。枝較短而橫斜密生。樹形優美,宜孤植作庭蔭樹,或對植、散植于廳、堂之前。羅漢松耐修剪及海岸環境,故特別適宜于海岸邊植作美化及防風高籬工廠綠化等用。短葉小羅漢松因葉小枝密,作盆栽或一般綠籬用,很是美觀。又據報道鹿不食其葉,故又宜作動物園獸舍綠化用。矮化的及斑葉的品種是作樁景、盆景的極好材料。
(2)生長習性:產于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貴州、廣西、廣東等省區,在長江以南各省均有栽培。日本亦有分布。較耐蔭,為半陰性樹;耐寒性較弱,在華北只能盆栽,培養土可用砂和腐質土等量配合。可用播種及扦插法繁殖。斑葉品種可用切接法繁殖。
6 龍柏 柏科龍柏屬
(1)形態特征:圓柏的栽培變種。常綠喬木,高可達8米,樹干挺直,樹形呈狹圓柱形,小枝扭曲上伸,故而得名。小枝密集,葉密生,全為鱗葉,幼葉淡黃綠色,老后為翠綠色。球果藍綠色,果面略具白粉。龍柏側枝扭曲螺旋狀抱干而生,別具一格,觀賞價值很高,我國各地廣為栽培。龍柏是一種名貴的庭園樹,樹冠圓筒形,宛若盤龍,形似定塔適宜栽植在高廈廣場四周,或代盆栽布置用。它對多種有害氣體有吸收功能和并具有除塵效果。
(2)生長習性:龍柏雖然能結籽,但不易萌芽,繁殖方法大都以扦插和嫁接兩種。嫁接繁殖龍柏時期,春季以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為適宜,秋季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也可進行。龍柏嫁接后,從開始愈合到成活都較緩慢,春接要到5月份開始愈合,因此砧木枝葉要逐步剪除。接后除了要適當遮蔭、防止干旱風吹、保持一定濕潤外,在接后半個月內,還要防止雨水侵入.
二 落葉喬木植物
1 楝樹 楝科
(1)形態特征:為落葉喬木,幼枝綠色,有星狀毛,皮孔多而明顯;老枝紫褐色,奇數羽狀復葉,小葉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邊緣有粗鈍鋸齒。圓錐花序,花瓣淡紫色,核果近球形,成熟后橙紅色。花期4-5月。楝樹羽葉疏展,夏日開淡藍色小花,淡雅飄逸,適作行道樹和庭蔭樹。
(2)生長習性:產亞洲熱帶及亞熱帶。喜光,可耐寒,喜溫暖濕潤,不耐旱,怕積水。播種法繁殖,播后覆土深度3cm,功苗期不耐澇,7-8月是生長迅速時期,應及時追施肥料。
2 合歡 含羞草科合歡屬
(1)形態特征:合歡為落葉喬木,樹高約9米,樹冠寬展。二回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10-30對。頭狀花序呈傘房狀,簇生于葉腋或枝梢,花萼及瓣黃綠色,多數粉紅色花絲聚集成絨球狀。花期6-7月份,莢果扁平,長約12厘米,9-10月份成熟。樹形優美,葉形雅致,晝開夜合,入夏以后綠蔭絨花,有色有香,形成輕柔舒暢的景觀。合歡多用作庭蔭樹,點綴栽培于名種綠地,或作行道樹栽培。
(2)生長習性:產于我國華東、華南、西南以及河北、河南、陜西、甘肅、臺灣各省、自治區的低山丘陵及平原處,朝鮮半島、日本、東南亞也有分布。合歡性喜光,喜溫暖,耐寒、耐旱、耐土壤瘠薄及輕度鹽堿,對二氧化硫、氯化氫等有害氣體有較強的抗性。
3 欒樹 無患子科
(1)形態特征:欒樹為落葉喬木,樹形端正,冠多傘形。枝葉繁茂秀麗,春季嫩葉紅色,夏花滿樹金黃色,入秋蒴果似盞盞燈籠,果皮紅色,絢麗悅目,在微風吹動下似銅鈴嘩嘩作響,故又名“搖錢樹”。種子可制成佛珠,故寺院中尤為常見。花期5月~ 8月、果期8月~ 10月,樹高可達20米。欒樹適應性強、季相明顯,是理想的行道、庭蔭等景觀綠化樹種。
(2)生長習性:樹種分布于北京市、河北 、山西 、遼寧 、吉林 、黑龍江、江蘇 、安徽 、山東 、河南 、四川 、陜西 、甘肅等地。欒樹為溫帶,亞熱帶樹種。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亦稍耐半蔭;喜生長于石灰巖土壤,也能耐鹽漬性土,耐寒耐旱耐瘠薄,并能耐短期水澇。深根性,生長中速,幼時較緩,以后漸快。對風、粉塵污染、二氧化硫、臭氧均有較強的抗性,枝葉有殺菌功能。播種繁殖。
4 國槐 蝶形花科
(1)形態特征:落葉喬木,高達25米,胸徑達1.5米。樹冠圓形,樹皮灰黑色,縱裂。幼樹枝干平滑、深綠色、漸變黃綠色。奇數羽狀復葉,總柄長15-25cm,基部膨大呈馬蹄形。小葉7-17枚,卵圓形、全緣,色濃綠有光澤,葉下面淡綠色。花頂生,圓錐花序,蝶形,黃白色,花期7-8月。莢果肉質,于種子之間縊縮,呈串球狀。10月果熟,經冬不落,種子深棕色至黑色。樹冠大蔭濃、壽命長、栽培容易、用途廣泛。
(2)生長習性:國槐長見于華北平原及黃土高原。內蒙古、甘肅、山西、山東、河南、四川、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云南等省市均有栽培。在華北、華中、陜西、湖北西部、四川東部及中部從平地上達海拔1000米高地帶均能生長。國槐為溫帶樹種,稍耐蔭,適于濕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石灰性及輕度鹽堿土(含鹽量0.15%左右)上也能正常生長。但在過于干旱、瘠薄、多風的地方難成高大良材。在低洼積水處生長不良,甚至落葉死亡。國槐對二氧化硫、氯化氫及煙塵等的抗性亦較強。國槐生長速度中等。深跟性樹種,根系發達。1年生苗高達1米以上,因其頂部的節間短而密,故在幼苗期要合理密植,防止樹干彎曲。
5 垂柳 楊柳科
(1)形態特征:垂柳為落葉喬木,全國各省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平原地區,山東、河北也多栽培。垂柳枝條細長,柔軟下垂,隨風飄舞,姿態優美瀟灑,植于河岸及湖池邊最為理想,亦可作為行道樹、庭院樹及平原造林樹種。此外,垂柳對有害氣體抵抗力強,并能吸收二氧化硫,故也可用于工廠綠化。
(2)生長習性:垂柳喜光,也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和肥沃、深厚的土壤;耐堿、耐寒、耐水濕。適應能力強,在河邊、湖岸、堤壩生長最快,在地勢高燥地方也能生長,萌芽力強。以扦插繁殖為主,也可播種,嫁接繁殖。扦插極易生根,有“無心插柳柳成陰之說”。扦插于早春進行,選擇生長快、無病蟲害姿態優美的雄株作為采條母株,剪取2-3年生的粗壯枝條,截成15-17cm長的徑段作為插穂。直插,插后充分澆水,并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成活率極高。垂柳生長適應性極強,但生長離不開水,只要不缺水就能成活。垂柳衰老快,在修剪過程中注意剪掉病蟲枝、衰敗枝。
6 白玉蘭 木蘭科木蘭屬
(1)形態特征:白玉蘭是落葉喬木,高達25米。樹冠幼時狹卵形,成熟大樹則呈寬卵形或松散廣卵形。幼時樹皮灰白色,平滑少裂,老時則呈深灰色,粗糙開裂。小枝灰褐色。頂芽與花梗密被灰黃色長娟毛,毛絨絨如幼鼠蟄伏,冬態更顯。分枝習性隨樹齡幼長有別,幼時單芽延伸,故主干明顯,樹冠規整,而見花后,葉枝混合芽在果穗后雙杈或多枝延伸,橫向發展盛于直于生長,故樹冠往廣卵形方向發展。葉片互生有時呈螺旋狀,寬倒卵形至倒卵形,長10—18厘米,寬6—12厘米,先端圓寬,平截或微凹,具短突尖,故又稱凸頭玉蘭;中部以下漸狹楔形,全緣。玉蘭葉在基部通常有托葉或附屬物,托葉有兩種,枝端芽末的托葉貼生于幼莖上與葉柄分離,呈覆瓦狀;葉部托葉散生,瓦刀狀,粘著葉柄基部兩側,芽伸葉長,托葉脫落,幼枝上殘存環狀托葉痕,此為木蘭科樹種的識別特征。庭植,片植,行道樹,污染較輕地區綠化樹種。
(2)生長習性:播種、嫁接繁殖。
7 銀杏 銀杏科
(1)形態特征:落葉大喬木,高達40厘米,干直徑達3m以上;樹冠廣卵形,青壯年期樹冠圓錐形;樹皮灰褐色,深縱裂。主枝斜出,近輪生,枝有長枝、短枝之分。種子9~10月成熟。銀杏樹姿雄偉壯麗,葉形秀美,壽命既長,又少病蟲害,最適宜作庭蔭樹、行道樹或獨賞樹。
(2)生長習性:陽性樹,喜適當濕潤而又排水良好的深厚砂質壤土,以中性或微酸性土最適宜;不耐積水之地,較耐旱,但在過于干燥處及多石山坡或低濕之地生長不良。耐寒性頗強,能適應高溫多雨氣候。對風土之適應性很強,在華北、華中、華東及西南海拔1000m以下(云南地區約1500~2000m)地區均生長良好。為深根性樹種,壽命極長,可達千年以上。銀杏發育較慢。可用播種、杄插、分蘗、嫁接等法繁殖,但以用播種及嫁接法最多。實生繁殖法的種子以采用80~90年生的母樹最好;分蘗繁殖法可提早結實,約經10年左右即可開花結實,而且成活率極高。為了提高結實和繁殖優良品種,可行嫁接。一般均用枝接法,常用的方法有皮下接、切接、短枝嵌接及劈接等。銀杏的扦插,一般認為較難成活。
8 鵝掌揪 木蘭科鵝掌楸屬
(1)形態特征:落葉大喬木,高可達40米,胸徑1米以上,主桿通直樹姿端正,葉形似馬褂,4--5月開杯狀黃色花,具清香、耐寒。因冠形端正,葉形奇特,花如金盞,古雅別致。是世界珍有樹種之一。優良的庭萌和林萌道樹種,木材結構細、不變形、葉和樹皮供藥用為國家二級保護樹種。
(2)生長習性:星散分布于中國長江流域以南的亞熱帶中、低山地。移植在落葉后或早春萌芽前進行繁殖與栽培。播種繁殖,也可扦插繁殖。
10楓楊 胡桃科
(1)形態特征:落葉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1米。果實長橢圓形,長約6-7毫米,基部常有宿存的星芒狀毛;果翅狹,條形或闊條形,固又稱蒼蠅樹,長12-20毫米,寬3-6毫米,具近于平行的脈。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抗性強,葉片有毒,魚池附近不宜栽植。現已廣泛栽植作庭院樹或行道樹。
(2)生長習性:喜光性樹種,不耐庇蔭,但耐水濕、耐寒、耐旱。深根性,主、側根均發達,以深厚肥沃的河床兩岸生長良好。具有速生性,萌蘗能力強,
以上是宿遷沐然園林編制 有不到的地方,希望各位同仁能提出寶貴的意見!
高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