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發布了《北方雖然不長紅木,卻生長了幾種木中怪才:盤點北方優質木料》和《刨子:即將成為文玩的工具》之后,很多網友在留言中補充了此文尚未收錄的木材,也牽扯出很多記憶深處的稀有優質木料。結合網友留言和作者后來的記憶涌現,在此不分南北地,將遺漏的
在發布了《北方雖然不長紅木,卻生長了幾種木中怪才:盤點北方優質木料》和《 刨子:即將成為文玩的工具 》之后,很多網友在留言中補充了此文尚未收錄的木材,也牽扯出很多記憶深處的稀有優質木料。結合網友留言和作者后來的記憶涌現,在此不分南北地,將遺漏的好木材依次收錄,標準是不屬于國標紅木也不屬于常見家具用材的國內樹種。紅木類自有實力廠商去宣傳,我不多此一舉;常見家具用材自帶知名度,沒有收錄的必要。由于剔除了常見家具用材,剩下的優質木材則由于本身在某方面的特異性而發揮特定用途被記錄于文獻。
造船業是古代探尋優質木材的一只勁旅,古船只內外全以木質構造為主,選擇船用木材需要考慮比家具用材更多的方面,因為船用木材承受風吹日曬、海水侵蝕的同時,船只顛簸下的船體各個部件,會承受擠壓、彎折、扭曲、頓挫、顛簸等各種形式的外力,材料關系到航運安全,選材不得不慎重,最終入選的無不堅韌牢固。
刨子的刨床是優異木材收割機,歷覽老舊刨床既可以把值得收錄的優質木材盤點一遍,這是寫完《刨子》后才突然發現的巧合。
能不能制作車軸也是對木頭質量的一個驗證門檻,另外則是古代木雕用材,木雕用材從美觀可加工性和耐久性三方面做了權衡。中國是有深厚冷兵器底蘊的國家,在選擇槍棒用材時自成一套有別家具用材的選料方法,我們可以由此反窺古代武人對身體如何與器械結合運用的細膩體會。
柘木
柘木屬桑科,以蘇北品質為最好。柘木性能優良可比肩檀木,有“南檀北柘”之說,木質堅硬彈韌,制良弓尤佳。與檀木一樣,柘木生長極慢,百年不及碗口粗細,且易呈彎曲形態,自帶一種寄生蟲,長大之后十柘九空,難出大材,以其大材珍貴性,宋元時期曾有用柘木制作家具的短暫歷史,后來由于取材困難,不再使用。柘木木質色黃亮明艷,自漢朝起皇家專用之黃色顏料從柘木中提取,命名柘黃,為歷代皇室壟斷,清代皇帝龍袍就是以柘黃染制,民間禁用柘黃。柘木皮根葉皆可入藥,由于柘木屬桑科,葉可喂蠶。
南柞木和紅綢木
南柞木和紅綢木都是很好地制造刨子的材料,日本更是對工具用材固執地使用柞木,并認為南柞為貴,偽滿時期留下的日本拉刨有很大一部分是南柞木制作,雖然北方不是楠柞木的產地,仍然被不遠千里購置過來,用作刨料。南柞木是生長于南方的柞木的一種,經常被寫成“楠柞木”,其實和楠木一點關系沒有。柞木經常被用作家具,被人稱作東方橡木,因為柞木性能和外觀同橡木很接近。南柞木是柞木的一種,生長體積不大,屬于大灌木或者小喬木的身材范圍。比柞木更加堅硬沉重,刨花短而裂,質硬而脆,但抗裂性尚好,表面可見兩頭尖的梭形條斑。使用用久了從黃轉紅,由紅轉紫,好的南柞木不比紅木差。
紅綢木和楠柞木很像,很多人把楠柞木和柞木誤認為是紅綢。因為南柞木和紅綢木表面都有順向的梭形條斑,實際上紅綢木的梭形條斑要比楠柞的梭形條斑小。他們都被用作刨床的制造材料,都很重,實際上紅綢木比楠柞還稍重一點。紅綢木比楠柞高大,是常綠喬木,但數量比楠柞稀少,是國家一級保護樹種,現在已經很少大批出產紅綢木材,哪個地方如果能發現大批紅綢樹林,會被當成發現珍貴物種的新聞報道。紅綢木做刨床要比南柞木更加優異,因為木紋粗大的緣故,散熱性更好。紅綢木還是南方做船的珍貴材料,在存世的許多木質船只上都有發現構件的材料是紅綢木,如此用量的紅綢木需要大規模地砍伐,這是導致現在紅綢木成為珍貴樹種的原因。紅綢木還是做槍桿棍棒的良才。
筆者曾有紅綢木和南柞木刨床各一只,特以水試驗其密度,都沒有沉水,但已經接近懸浮,密度更好的紅綢木和南柞木是可以沉水的。
坡壘木
坡壘木和黃花梨、紫荊木,母生木并成為海南四大名木。坡壘木是一龍腦香科珍貴物種,在我國主要產于海南島的原始森林中,龍腦香科的特征是其木質內部充滿油脂,這種油脂為坡壘木令坡壘木耐得潮濕和腐蝕,死掉的坡壘木埋在土中可超過百年不腐,后人發現土中埋藏多年的死坡壘如獲至寶,因為時間的陳化令木性更加穩定。這種特性也讓坡壘木成為比紅綢更加珍貴的船木材料,特別用于至關重要的龍骨位置。南亞國家生長的坤甸木和海南坡壘是近親,同屬龍腦香科植物,用途與坡壘一樣。時至今日,木船被鐵船取代,坡壘得到保護,繼續在海南原始森林里休養生息。現在取得坡壘的途徑,是當地居民深入長滿原始森林的山坡谷嶺,尋找自然死亡的枯根死木,車制成珠供人盤玩,聞起來有椰奶一樣的香味!
海南紫荊木
海南紫荊木密度達到1.11噸/立方米,是海南島是密度最大硬度最高的木材。開材即紅,不易開裂,極耐腐蝕,其各方面指標都不比紅木差,卻沒有被收入到國標紅木中。生長高度可達30米,可出大材,故同樣被作為貴重船只用材。
黃楊木
黃楊木種類很多,此文特指用于雕刻的小葉黃楊,中國各省均有分布,湖北以產量多而聞名,貴州以質量好而為貴。黃楊木是木中象牙,年輪密致幾不可辨,通體均勻統一、無色差,木質細到無纖維感。這背后的原因是黃楊木生長的緩慢,百年難以成材,古籍記載每遇閏年不長反縮。唐人對黃楊木的記述更加具有神秘色彩,說黃楊木是木中君子,取其木中無火性,方法是以水泡之,沉底則為無火性之木。如果想讓砍伐的黃楊木不裂,只需要在無星無月的極晦暗之夜,偷偷采伐,如此方法可保黃楊不裂。唐人瘋癲,筆記之言不可認真,黃楊木裂不裂主要看是看風干方法,由于黃楊木的木質結構特別細膩,干燥起來也比一般木材慢得多,自然陰干最好,現代人等不及,用機器烘干。
由于黃楊木如此細膩堅韌的特性,被作為雕刻材料,最早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用黃楊雕刻,已經不好考證。到了清代時,藝術風格為彰顯盛世的富足而炫耀技巧,黃楊木和東陽木雕在此時代背景下相互成就。至今有大量明清時期的黃楊木雕存世,拍賣會雜件場屢次出現,從存世的木雕可以看出,黃楊木的顏色可隨時間慢慢加深,到橘色,到深黃,到棕黃,直至棗紅。柘木也是黃色,但柘木之黃是明艷之黃,黃楊木之黃牙白之黃。黃楊木經常以板片形式鑲嵌于紅木器物表面,和紅木深沉的顏色形成鮮明的跳反,如此搭配,顯得很有精神!因為黃楊木無大料,開板材幾不可能,幾乎沒有黃楊木家具,所存器物皆為小件,筆者見過的最小的黃楊木件為一方私章,小如小拇指。
牛筋木
冷兵器時代遠比熱兵器時代長得多,中國冷兵器的底蘊之深厚,要超過我們目前的認知。十八般武器中,槍為百兵之王,月棍年刀一輩子槍,古代武人對槍棒的研究成就,體現在為槍棒選材時對材質的一個獨特性能發掘:槍棒直桿看似簡單,卻并不只發揮機械杠桿的單一作用,更要利用材質獨特肌理產生的彈韌勁兒,使出點抖、撥、纏、扎等區別細膩的各種招式 。槍棒材料不能太硬不能太軟,木質肌理要如人的肌肉筋膜一樣,修長且在形態上呈螺旋絞扭的走向。槍棒是人手臂延伸,沒練過武的人,以為只是長度的延伸,行家知道其中深意,還是感覺和勁道的延伸。好的槍棒,行家一上手,是活的。
第一次見到牛筋木是在一個古玩城地攤上,當時我并不知道它的名字,那個古玩城每個周末雙休日的整個上午會舉行地攤大展會。我在十一點陸續收攤的時候駐足在其中一個擺滿棍棒拐杖的攤位前,我注意到其中一根筆直而自然的木棍,棍體滾圓而自然不像人工車制,略有上粗下細變化,表面淡黃為主,某些部分顏色偏深轉橘紅暈斑,表面有細如牙簽厚如紙皺的筋脈凸起,蜿蜒遍布整體。伸手持棍,棍頭離地懸空時,棍身有震顫感微微鼓蕩。我大叫好棍,這是什么材料。擺攤小伙回答牛筋木。
牛筋木學名栒子木,薔薇科栒子屬灌木。長于向陽處是紅栒子,長于背陰處為白栒子。名將戚繼光極為推崇牛筋木作為槍棒用材。當年我看到的牛筋木就是剝了樹皮后經過校直的栒子木。
六道木
六道木,山西五臺山的六道木最為著名,其實別處也有,近年來山西五臺山地域把六道木開發成一種工藝紀念品。六道木外觀很有特點,自帶六道筆直的棱凸,平行而筆直,使得六道木桿身更顯挺拔之感,橫截面可看出像六個瓜子圍著中心尖對尖拼合在一起,橫截面無年輪紋樣,這很罕見。六道木長于背陰處,制成鞭桿的六道木外皮已被拔凈,露出牙白而細膩的木質。六道堅硬又強韌,有兵器情結的人,拿起六道木時胸中會為之一震,手感和牛筋比起來,六道木的肌理更加緊繃,拿著六道木會不由自主地感覺它在用身體向人無聲地宣傳:“我很抗彎折!”,折斷的六道木斷茬如尖利可作槍頭傷人。六道木密度大,可沉水。車珠子!又是車珠子,好吧,利用六道木六瓣的特點,車出的珠子有六道瓜紋,像藏傳邦迪克天珠。時間長了也會發紅。
酸棗木
酸棗木和棗木不一樣,棗木是喬木,酸棗是灌木,分類上與鼠李(麻梨疙瘩)同屬。酸棗和棗不是同一種水果。棗木硬,但是脆而易裂,酸棗木硬的同時另有韌性。酸棗木體積小無法出家具用料,因為極其結實,可制作農具部件,也經常被作為老人拐杖,執酸棗木拐杖的老者一身山野村夫的鄉土氣。酸棗木枝干扭結多曲,故而肌理纖維扭結多曲,如找到一個粗細均勻的,校直后也是槍棒好材料。老酸棗木木材可出紅心,紅心酸棗木珍貴不輸紅木。
蒙子木
只需要見過一次,就可以永遠記得蒙子木,因為他的外觀太有特點了,蒙子木長得就像一根巨大的木質的深海刺參,表面布滿了刺突,而這種刺突還不像玫瑰花的刺突是可以與樹皮分離的,蒙子木的刺突是木質形狀形成的刺突。蒙子木是產于貴州的灌木,以前道路交通不便,被困在大山中不為外地人所見。以其天然狼牙棒的形狀,被人截成短棒,用于身體按摩。蒙子木開材即紅,紅中帶黃,如牛筋紅。硬度高,可沉水。使用時間長的話,包漿可潤透刺突部分,產生半透明的瑪瑙既視感。
鬼柳木
鬼柳木聽起來很嚇人,學名很嚴肅:尖葉木樨欖。主要產自云南,同樣是身長矮小生長緩慢的灌木,葉狹細而硬,如小刀尖刺棱。因其長勢緩慢,打理方便,常被用作園林綠化樹。曾經很久一段時間,沒有人打這種樹的木料的主意,后來有好事者,找到百年野生樹砍伐取材,發現木質極為沉重可接近1.3噸/立方米。木性非常穩定,不易出裂紋,而且木色明黃,花紋黑黃分明。從此成為珍貴工藝品材料。
九樟木
九樟樹和樟樹一點關系也沒有,從九樟樹的名字來源可解讀出樹木的木質特點:一顆九樟樹當柴燒的火力頂的上九棵樟樹,是古代冶煉黃金是才燒的木材。足矣反映九樟樹木質之致密。九樟樹是樹木里的活化石,形態億萬年沒有發生變化,這說明進化得徹底。現在九樟樹早已成國家保護物種,是張家界慈利縣云朝山特有的植物。九樟木太過稀有,所以價格不高,因為沒有團隊勢力會為了幾塊九樟木運用商業技巧抬高九樟木市場價值,市場上找不到九樟木,所以沒有市價。單塊九樟木在個人手里,開什么價是什么價。注:我沒有九樟木。
王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