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首先我們國家現在總共發行了4套硬幣,這個其實也就是大的一個方向,然而每一年都有發行相應的硬幣來作為輔助的硬幣,所以種類的就有很多種,我們先來了解下大體的方向:第一套1955年1分2分5分(1957年12月1日發行)第二套1980年1角2角5
首先我們國家現在總共發行了4套硬幣,這個其實也就是大的一個方向,然而每一年都有發行相應的硬幣來作為輔助的硬幣,所以種類的就有很多種,我們先來了解下大體的方向:第一套1955年1分2分5分(1957年12月1日發行) 第二套1980年1角2角5角1元(1980年4月15日發行起到1986年止) 第三套1991年1角5角1元(1992年6月1日發行) 第四套2000年1角5角1元(1999年10月16日發行起) 總共的話就是這四套硬幣。
第一套硬幣:1955年開始鑄造,1957年12月1日正式發行,1955年版鋁鎂合金的流通金屬硬幣,作為人民幣的輔幣。鑄造年號為1955年到2000年,共計有三種面值。當屬第二套人民幣。包括壹分、貳分、伍分三種面額,材質為鋁鎂合金。這套硬幣又稱為“硬分幣”,是我國流通使用時間最長的硬幣,目前仍在發行流通。
第二套硬幣:是中國人民銀行1980年4月15日發行,面值分別為1角、2角、5角和1元四種面值的金屬硬幣,配合第三套紙幣流通。其中角幣的材質為銅鋅合金,正面圖案均為國名和國徽,背面圖案均為麥穗、面值和發行年份。壹元面值正面圖案為國名、國徽和發行年份,背面圖案為長城和面值。由于我國當時銅、鎳資源相當少,不能滿足大量發行需要,只能在1980年至1986年間進行了少量的鑄造,只能象征發行,沒有真正發揮流通作用
其中1981年版元角幣鑄量較多:1980年、1983年、1985年版元角幣鑄量較少;1982年、1984年、1986年版元角幣基本裝配于當年密封硬幣版(本)內。僅僅滿足國外旅游觀光者購集中國硬幣紀念品需要而出售,故極少,長城幣是當代中國流通幣與流通紀念幣的開山鼻祖,可稱之為試機幣。尤其是1986年的,發行時就只有660萬套。
第三套硬幣與1991-2001年梅花幣平均每年發行量約4.66億枚,存量巨大;91-99年牡丹1元和菊花1角平均每年發行量十數億,存量巨大。
第四套人民幣硬幣分蘭花1角、荷花5角、菊花1元。自古以來人們就把蘭花視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渝的象征。蘭花象征高尚。蘭花風姿素雅,花容端莊,幽香清遠,歷來被作為高尚人格的象征。在中國傳統四君子梅、蘭、竹、菊中,和梅的孤絕、菊的風霜、竹的氣節不同,蘭花象征了一個知識分子的氣質,以及一個民族的內斂風華。
據業內資深藏家介紹,在“長城幣”中,除1981年版元角硬幣因鑄量較多,價格相對較低外(全套約為20元左右),其余年份發行的“長城版”硬幣的升值幅度都十分驚人。像1980年長城系列普制硬幣的套價在700元左右,漲幅接近400倍,而且其它年份的長城幣,套價均在一兩千元左右。其中漲幅最大的要數1986年發行的長城版套幣,目前全套價格高達18萬元左右,其中1986版的貳角硬幣,單枚價格就高達3萬元左右。
此外,還要引起關注的是,該套硬幣在當年只生產了660套精制套裝幣,僅用于滿足國外旅游觀光者購買中國硬幣紀念品需要而出售,故極為少見,屬于硬幣中的極稀品,目前已成為收藏投資者尋覓的珍品,集全者更是“鳳毛麟角”。
硬幣中的四小龍
硬幣四小龍是指:1955年的1分幣、1957年的1分幣、1992年的1分幣、1992年的2分幣。
1、1955年的1分幣:一分有27個年份32枚0.32元,新中國成立前中國人民銀行沒有發行過硬幣,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銀行,第一套硬幣從1955年開始鑄造,于1957年12月1日正式發行,1955年版鋁鎂合金的流通金屬硬幣,作為人民幣的輔幣。
2、1957年的1分幣,自1957年12月1日起發行1分、2分、5分三種鋁質硬幣,與紙分幣等值流通。
3、1992年的1分幣,1分硬幣的正面圖案為國徽和國名,背面圖案是1、麥穗、“壹分”以及年號,直徑18毫米。
4、1992年的2分幣,92年2分也是值得收藏的,存世相對較少。
金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