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急救神器又立功了近日一名乘客從搭乘的地鐵上剛剛下來,就突然暈倒了。該名乘客失去意識、呼吸微弱、嘴唇發紫,并且伴有肢體抽搐的情況。多名地鐵工作人員緊急開展了救援,對該名乘客進行了心肺復蘇,并及時從站臺拿取AED,實施急救。幾分鐘后該名乘客漸漸
急救神器又立功了
近日一名乘客從搭乘的地鐵上剛剛下來,就突然暈倒了。該名乘客失去意識、呼吸微弱、嘴唇發紫,并且伴有肢體抽搐的情況。多名地鐵工作人員緊急開展了救援,對該名乘客進行了心肺復蘇,并及時從站臺拿取AED,實施急救。幾分鐘后該名乘客漸漸恢復意識,后續被趕來的救護車接走。
據悉,大部分的心源性猝死發生在醫院以外的公共場所,而突發心肺復蘇的黃金搶救時間只有4分鐘,越早時間開展急救,患者存活率就越高。除了對患者進行心肺復蘇,AED的及時介入也為成功救人補上關鍵一環,極大提高了急救的效率和院前的急救效果。
什么是AED
AED即自動體外除顫器,是一種便攜式的醫療設備,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給予電擊除顫,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于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醫療設備。在心跳驟停時,只有在最佳搶救時間的“黃金4分鐘”內,利用自動體外除顫器對患者進行除顫和心肺復蘇,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辦法。
什么叫除顫
除顫(Defibrillation),即利用醫療器械或特定藥品終止心室纖維性顫動的過程。在醫學上,“除顫”通常特指用除顫器以對心臟放電的方式終止心房顫動的操作。
一般除顫時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電除顫,被《心肺復蘇與心血管急救指南》列為最高的推薦級。
不是所有的心跳驟停都需要AED除顫
心跳停止有三種常見類型:心電靜止、電機械分離、室顫。
其中,只有室顫需要除顫,前兩種類型心臟基本沒有電活動了,除顫是無效的。
這也是為什么需要先接上AED進行心跳情況分析判斷是否需要除顫。而所有的心跳驟停,胸外按壓都是非常必要的,這一點在《國際心肺復蘇指南》中是明確指出的,也是在場醫護人員堅持胸外按壓的原因。
配備AED的常見場所
1)醫院
2)紅十字救助中心
3)學校(如寧波諾丁漢大學、遼寧師范大學西山湖校區等)
4)大型機場(如首都機場、深圳機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
5)地鐵站(如杭州地鐵部分站點、北京地鐵1號線和4號線等)
見證生命的光彩
我們的緊急救護技術人員在救援過程中,沒有客套寒暄,并會面對各種救助場景,如交通事故、戶外救援。以及各種情緒失控、病痛、創傷、意外事件等,這些都赤裸裸、血淋淋地呈現在救護人員面前。
但他們不顧外界干擾,專心致志地開展救援,在傷者最軟弱無助、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安慰和治療。在這個過程中,常常面對的是患者最為悲痛的一面。
但最重要的是他們因挽救生命而自豪,他們是人間的天使,親自見證了自己使患者的生命重煥光彩。
一段來自救護人員的內心獨白
從每一次任務的背后,我看到了生命真實的另一面。我感到很榮幸,能夠通過這些短暫的接觸,為患者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幫助。
王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