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二貨朋友去老丈人家又挨揍了。上一次挨揍是因為老丈人生日,全家人正在一起吃飯,丈母娘給老丈人做了一碗長壽面。老爺子正吃著面,這二貨幽幽說了一句:這面在我們那兒叫“掛面”……第二天,就看到他腦袋纏著繃帶,獨自在家里吃泡面。媳婦兒回了娘家不肯回來
二貨朋友去老丈人家又挨揍了。
上一次挨揍是因為老丈人生日,全家人正在一起吃飯,丈母娘給老丈人做了一碗長壽面。
老爺子正吃著面,這二貨幽幽說了一句:這面在我們那兒叫“掛面”……
第二天,就看到他腦袋纏著繃帶,獨自在家里吃泡面。
媳婦兒回了娘家不肯回來。
這一次,據說是因為過節,老丈人喜歡喝酒,從不喝酒的他喜滋滋的買了禮盒裝的酒提著上了門。
然后……
現在,他在正在家喝著酒,邊喝邊唱著:你傷害了我,卻一笑而過……
他說,不是說這是賣得很火的白酒嗎?
我們看一下酒瓶:江小白。
01
曾經的江小白,創造了白酒市場上營銷的神話,它以獨特的包裝和新穎的文案,吸引了大批粉絲。
在白酒市場焦灼的競爭中,一下子脫穎而出,一枝獨秀。
在年輕人的聚會上,經常聽到有人喊著:老板,再來四瓶江小白。
那時候,酒瓶本身成了一方發表言論的圣地,“全民表達瓶”讓所有人裹挾進一場小瓶酒的盛宴。
可是,隨著時間流逝,慢慢的,這個牌子似乎不再那么響亮。
據說,便利店的酒架上,經常好多天都賣不出一瓶,而在飯店的酒桌上,也越來越少見到它的身影。
到底發生了什么呢?到底江小白做了什么,造成今天的局面?
最終的原因,并不是它的營銷策略或是包裝風格出了問題,而是因為它的價格、口味和消費群體定位出了問題。
02
在價格方面,一瓶100ml的江小白,在超市的價格一般在15元左右,而一瓶500ml的江小白則要花費70多元才能買到。
這還是在超市以及便利店的價格,如果是在飯店或是其他娛樂場所,它的售價還會有所提升。
這樣的價位,有多少酒友能夠喝得起呢?
另外,在這種定價中,和它同等價位的比如茅臺迎賓酒,哪一個會顯得更上檔次一些呢?
如果你選擇送江小白,結局請參見文章開頭二貨朋友的案例。
所以在這個定價上,江小白把自己定位為偏高端酒。
但在實際產品上,它和幾塊錢一瓶的二鍋頭、牛欄山同屬于快消品。
所以,在定價上,江小白把自己置身在一個很尷尬的區間,價格很高端,但身份卻又不上檔次。
這樣的失誤,造成的結果就是:自己喝太貴,拿去送禮拿不出手。
尷尬不?
03
再說江小白的口味。
根據經常喝酒的網友反饋,江小白這種勾兌酒的味道,也就只能騙騙剛開始喝就不太懂行的人。
對于經常喝酒的人來說,這種酒還不如普通的二鍋頭實惠好喝。
這也成了網友吐槽的關鍵點,畢竟如果質量好,口感棒,那貴一些也就算了。
在很多網友的留言中,大家都提到了關鍵是“品質差強人意”:
有一位酒鬼大哥表示:
我喝酒幾十年,屬于嗜酒型的。一生只批評一種白酒,就是江小白酒,100ml適合定價2--3元,500ml6--7元,因為它價格奇高,我第一口酒稱它是垃圾酒。它定價這么高,單高粱酒,酒很單調,不能回味。真的是侮辱了中國喝酒人的智商。
還有一些網友表示:
如果酒淡雅一點,可能還好,比較符合產品設計,關鍵喝的時候就像是酒精兌水,再好的情懷也頂不住,干脆去買牛欄山、二鍋頭了,還便宜。
小白難喝死了,第一次喝我就在懷疑這酒怎會火,嘗了兩口就沒喝了,說句良心話,好多散酒都比江小白口感好。
重點的飲酒人群沒法取悅,江小白就只好將宣傳和營銷的重點集中在年輕人身上。
現在的年輕人,因為經濟條件與人生經歷,對酒的品鑒僅存在于應酬交際場合。
“江小白+雪碧”就成了標配。
但說實話,有多少年輕人是沒事就在家喝白酒的呢?
而那些天天喝酒的人,根本不會選擇江小白。
04
茅臺董事長曾問馬云:“現在的年輕人不喜歡茅臺,茅臺以后怎么辦?”
馬云微笑著回答:“我年輕的時候也很討厭茅臺,但是等我有了一定人生閱歷的時候,就開始喜歡茅臺了。”
馬云在采訪中的這段話被人們理解成因為年輕時候窮,喝不起茅臺,但等有了錢,就喜歡喝茅臺了。
其實其中更深刻的是,或許是經歷了很多人生浮沉,品味了太多酸甜苦辣,這種時候,就學會了怎么去品味,去品嘗。
這么說就不難理解現在的年輕人為什么喜歡喝江小白了,是因為閱歷不夠,等到年齡大了就該喝別的酒了!
畢竟,經過那么多酒友的鑒定,這事兒,應該錯不了。
丁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