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只強悍的貓從黑暗中躥出,凌厲的眼神,震懾四方——這便是李旭領導的保鏢隊"九命保護組"的標識,也是這位"中國第一保鏢"的自我期許。出身武術世家的李旭,自1990年開始從事保鏢職業,是美國政要保護學院成立以來第
一只強悍的貓從黑暗中躥出,凌厲的眼神,震懾四方——這便是李旭領導的保鏢隊"九命保護組"的標識,也是這位"中國第一保鏢"的自我期許。
出身武術世家的李旭,自1990 年開始從事保鏢職業,是美國政要保護學院成立以來第一位中國學員。
他曾在香港飛虎隊受過 CQB(室內近距離戰斗)訓練,持有國際認證的PPS(個人保護專家)證書。曾為多位國內外政界要人、商業巨頭提供專業保護。
2008年,李旭出版了個人自傳《中國第一保鏢》。在這本自傳的封面上,李旭寫下了這樣的一句話:“比生死決斗更震撼的真實記錄,比江湖俠客更傳奇的血火人生。”
他說他想讓更多的人看到這本書,讓不是保鏢的人也可以從這本書中了解到這個職業的內涵和背后的故事。
這本書是一個標桿,他希望有更多的保鏢可以從中了解國外保鏢的先進理念和行業規范,能通過不斷地學習,朝這個標桿邁進。
一、
近年來,針對富人階層的綁架、敲詐、勒索、搶劫等暴力事件頻發,富豪們對增加自身安全防范方面的投入成為必然。越來越多的富人們選擇了高薪聘請武藝高強、機警靈活之人,以應付隨時可能出現的危險。
這些保鏢往往以秘書、助理或司機的身份出現,其職責主要是保護雇主的安全,并協助處理部分私人的相關事務。
目前,廣州的私人保鏢就有5000人以上。老板們請保鏢似乎已成了一種習慣,而且他們習慣于長期聘用一個保鏢,覺得這樣才可靠。有條件的老板會讓保鏢成為自己的職員,以保證保鏢的“長期性”與“穩定性”。
放眼國外,私人保鏢其實是一個龐大的產業。據美國的一項調查表明,美國現有私家保安隊員約160萬人,其人數是正規警察的三倍,年營業額在1000億美元以上。
對普通中國人來說,第一次認識到現代保鏢這個行業,還是在李連杰主演的動作電影《中南海保鏢》中。
影片上映后,李連杰飾演的中南海保鏢在國內掀起了一陣“揭開保鏢神秘面紗”的浪潮。
而隨著凱文·科斯特納和惠特尼·休斯頓主演的《Bodyquard》的上映,電影里的保鏢給國人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以及對這個行業的好奇。
有著“中國第一保鏢”之稱的李旭認為,要想做一個合格的保鏢,除了威武的外形、出眾的功夫、機敏的反映之外,還要有非凡的智慧。
保鏢并不單純只是一個武夫,而是一種集智慧與行動能力于一體的、具有很高專業性的職業。保鏢最重要的職責不是攻擊,而是防御,是能在危險發生前,將危險規避掉。
在這方面,國內和國際上對保鏢概念的理解有著一定的差距。
國內招聘的保鏢條件一般是要求年齡在18~25歲之間,最好有過從軍、從警或者當過拳擊散打運動員的經歷;
但在國際上,保鏢從業人員的年齡一般要求在28~40歲之間,有一定的工作經歷,社會經歷比較豐富,在處理問題時能把大事盡量化小,把很多潛在危險規避掉。
在美國,絕大多數保鏢都要求大學以上學歷,而國內保鏢的文化層次相對就低很多,有很多人甚至只有小學文化。不同文化層次、不同閱歷的人,對于突發事件的理解、對危機處理的能力會有很大的差距。
二、
李旭十多歲時便拜在武術大師馬能威門下學習。為了鍛煉自己的體能,他每天都穿著幾十斤重的沙衣,綁上十幾斤重的綁腿,通過十余年的苦練,擁有了一身好功夫。
但是武功大成后,李旭卻迷茫了。由于文化水平不高,他只能干一些幫人看場子、追款子的工作。
他想掙錢,但卻發現自己除了會打拳,其他的什么也不會。他開始反思:我學習武術這么多年,難道就是為了替人看場子嗎?這就是學習武藝的最終意義嗎?肯定不是!
一個偶然的機會,李旭看到了一個外籍老板招保鏢的廣告。他毛遂自薦,前去應聘,沒想到卻落選了。
落選的原因很簡單,并不是他功夫不行,而是他一不會外語,二來對生活上細節太過粗放。
在參加外籍老板的面試時,李旭上過一次洗手間,但用完后他并沒有將自己上洗手間的痕跡擦干凈,他也因此被淘汰了。
主持面試的一位外籍主管對他說:保鏢要注意生活的每個細節,要學會不留任何痕跡,任何疏忽都會給自己和委托人帶來生命的危險。所以很不幸,你被淘汰了。
李旭是個不服輸的人。幾經周折,他來到了美國政要保護學院,決心在這里接受系統的保鏢培訓,實現"脫胎換骨"。
在這所被稱為"美國總統保鏢的搖籃"的學院里,李旭接受了最先進的保衛理念和保護戰術,這些都是他之前從沒聽說過的。
在學習中,老師有一次問李旭:“如果你的委托人給你高薪,將你視作親人朋友,然后卻讓你去做一些可能不那么正義的事情,這個時候,你怎么辦?”
李旭猶豫了很久,回答不上來。老師告訴他: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保鏢,即使委托人給你再大的好處,那些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事,也絕不能做!
在美國政要保護學院學習期間,李旭認識了來自美國的一位名叫邁克的保鏢。這個邁克在一家保鏢公司工作了二十年,雖然經驗相當豐富,但他每年還是會來這里學習,因為想做一個好的保鏢,需要隨時提升自己的技能。
邁克告訴李旭:“曾經有人用一個攜帶肉毒毒素和炭疽熱的打火機,想刺殺他的雇主,如果你不了解最新的恐怖襲擊方式,就無法保障委托人的安全。”
他覺得,有必要做點什么了。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國內的同行"知道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應該怎么做。在重視功夫的同時,更多地依靠專業技能和智慧,去規避危險,提供專業的保護和服務"。
三、
回國后,李旭開了一家武館和一家拳擊俱樂部,在與同行們切磋戰術技能的同時,盡可能地幫助他們塑造職業理念和服務意識。
他說他希望通過這兩個平臺,改變人們對保鏢的偏見,將保鏢的職業理念傳播開來,讓保鏢從業者的整體素質得到提升。
在這之后,李旭通過了一家著名的美籍保鏢公司的考核,去中東闖蕩了幾年。面對從業多年的外國保鏢,李旭的表現毫不遜色。
李旭手頭上有不少當初他在阿聯酋給當地很多富豪當保鏢的照片。照片中的他戴著一幅墨鏡,披著一件黑色的風衣,手執一把微型沖鋒槍,像極了《駭客帝國》中的尼奧。
李旭告訴同行們,中東那些富豪們需要的不是他強悍冷峻的外表,而是看中了他不僅會武功和各種兵器,還會彈琴,會調酒,游泳水平也達到了健將級標準。而這些技能,都是他在國外刻苦學習得來的。
有一次,一位中東富豪想聘請一位貼身保鏢。這位富豪也聽過李旭的名字,于是約李旭去面試。面試時,富豪指著家里的一架鋼琴,要求李旭為他彈奏一曲。
當李旭坐在鋼琴前,熟練地彈奏起The Truth That You Leave(你離開的原因)時,在場的人都震驚了。那位迪拜富豪也大為驚訝:“你是個很有意思的中國人,我喜歡你。”
李旭認為,彈琴也是保鏢的工作之一。因為保鏢經常會跟隨委托人出入各種高級場合,如果素質很差,會給委托人形象帶來不好的影響。一個好的保鏢要內外兼修,要努力成為一個紳士。
在事情的解決和處理上有耐心,觀察更細膩,待人接物舒緩有致,彬彬有禮。
這次面試,讓李旭得到了這份時薪高達28萬的工作。
有人認為,職業保鏢由于天天與危險做伴,很能擁有一個良好和諧的家庭。即使結了婚,離婚率也會很高。 李旭卻并不這么認為。
他說:“ 有很多職業其實跟保鏢一樣,都具有特殊性和一定的危險性,比如警察、軍人、記者等等。
面對工作上的危險和壓力,一個好的保鏢應當有很強的自控力,雖然不能常陪伴家人,但他們會調整好時間去做他們該做的事情,盡他們該盡的責任,努力去愛他們的愛人和孩子,盡一份家庭責任。
實際上,保鏢的離婚率大大低于其他常規職業,因為他們必須要有良好的責任感。 保鏢也是正常人,他們需要愛情、需要家庭、需要正常生活。國外保鏢能干到50多歲,在這一行業里,其實越老的保鏢經驗越豐富。”
北京奧運會前,美國一些機構聯系到李旭,要求他為前來北京觀看奧運會比賽的幾位美國幾位商業巨頭提供個人保護服務,也就是做大家所說的“貼身保鏢”。
李旭說,在中國做保鏢,比在國外輕松太多了。因為中國的安全環境,是國外比不了的。但他還是很重視這次邀請,在奧運期間保證了委托人的安全。
每次在委托人的私人會晤、酒會出發前,他都會派人提前到達目的地,留意途經的路線、檢查周邊的環境以及現場是否安全。
這些富商也有逛街購物的愛好,也去前門大街游覽,或是上秀水街購物,所以李旭和他的團隊時刻保持著戒備,因為危險總是在不經意的時刻到來。
四、
李旭的團隊叫“九命特衛保護組”,核心成員有十位,有退伍的軍人,有練拳擊的退役運動員,也有退役的特警。
這個團隊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每位成員彼此之間都非常信任。因為保鏢不是個人英雄主義,而是要靠團隊協作的,一個配合默契、相互信任的保鏢團隊可以提高保障安全的效率和安全度。
2010年9月27日,應比亞迪公司邀請,有股神之稱的全球著名投資商沃倫·巴菲特飛抵深圳,開始為期三天半的中國之行。
根據行程安排,巴菲特將訪問深圳、北京、長沙三個城市,除了考察比亞迪和參加比亞迪組織的活動外,他還會在29日晚在北京參加比爾·蓋茨基金會主辦的慈善晚宴,行程安排十分密集。
在不到四天的時間里,這位“股神”將要輾轉三個城市,參加近40場活動。
為了保證安全,在美國政要保護學院的建議下,巴菲特點名要李旭和他的團隊給自己保駕護航。
和以往一樣,這一次李旭沒有讓股神在中國遇到一絲絲的危險。這已是他連續20年未讓雇主發生過任何意外了。
五、
隨著年齡的增大,2018年以后,李旭創辦了自己的“安全防衛學院”,從一個保鏢漸漸朝教官轉型。但他認為,這并不是自己職業生涯的結束,而是一段新的歷程的開始。
中國的安保業還處于起步階段。隨著進入這一領域的發展,為從業者進行職業培訓是迫在眉睫的事。
李旭總是對所有想成為職業保鏢的年輕人說,想當一個好的保鏢,必須有四個必須具備的素質:Knowledge(知識)、Attitude(態度)、Skills(技能)、Habits(習慣)。
但是目前在國內,大部分的保鏢公司看中的往往還只是拳腳功夫,中國保鏢若想走到國際上去,從理念到實際操作,都需要系統化的培訓。
李旭的“安全防衛學院”現在開設了12大類50門課程,涉及到很多領域,因為他認為一個好的保鏢,是一個全面的私人安全顧問,要做的不僅僅是對委托人的人身保護,還需要對其工作、生活、家庭等方方面面起到保護作用,是需要長期學習和積累的工作。
這些課程,大多是李旭根據自己多年的從業經驗,以及在國外學習到的理論來編寫的。
2021年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保鏢”這一行業,李旭從開始創作他的處女作《中國第一保鏢》。
過慣了“打打殺殺”日子,面對寫作這個自己從未涉足的領域,李旭決定"挑戰一下自我"。他說:要是有一個作家,突然被報道說他參加全國散打精英聯賽,并拿到冠軍,我們都會很驚訝。現在我要去創造同樣的 "驚訝"。
一開始,李旭只準備寫15萬字。每天上午,他都會打開電腦,凝神靜氣,回憶往事。沒想到往事就像電影一樣,一幕幕在腦中不斷往外涌。剛開始寫的時候,由于打字的速度很慢,加上不太熟悉電腦操作,最開始寫的內容全都沒有保存,氣得李旭用拳頭狠狠打自己臉,"臉都打腫了,真想把電腦都砸了"!
憑著這樣的毅力和決心,幾個月后,書就成稿了。2021年8月,他帶著這本書在北京圖書大廈簽售,"很多人排隊搶購",很快銷售一空。很多保鏢同行找到他,與他切磋;也有很多人給他留言,感謝他為新式保鏢理念的推廣做了一些事情,這讓李旭覺得很滿足。
在中國,私人保鏢目前還是一個游走在“灰色地帶”的產業。
正如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張曙光教授說的那樣,按照法律,私人保鏢所能做的只是被動的防御,可能主動進攻。他們的行為都應該控制在刑法所規定的正當防衛范疇內,否則就會觸犯刑法。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何家弘教授則肯定了私人保鏢業的存在,認為私人保鏢業填補了社會治安管理機制中的空白,彌補了官方警察力量的不足。
但是目前,私人保鏢行業內部應制定出一個機制,形成統一的準入制度和行業標準。一旦這一規范得到有效的實施,對整個社會的治安、經濟的發展都能夠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聽到這些消息,李旭非常興奮。他說像他這樣的人,以前總感覺自己像一片葉子在那飄著,沒有根,沒有歸宿感。
現在國家終于正視他們這個行業了,未來一切肯定都會朝好的方面發展,他有這個信心。正如他在自傳中說的那樣:“我的經歷告訴我,每個人所付出的努力都不會白費。”
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