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學校是學生的保護傘,跟畢業后進入社會的辛苦相比,大學已經很幸福了,不用為了生活和工作而煩惱,接觸的人群很單純,不是老師就是同學。大學生的煩惱無外乎就是那幾個,要么是生活費不夠花了,要么是期末考試怕掛科,再就是為了愛情煩惱,等到大學生畢業后再
學校是學生的保護傘,跟畢業后進入社會的辛苦相比,大學已經很幸福了,不用為了生活和工作而煩惱,接觸的人群很單純,不是老師就是同學。
大學生的煩惱無外乎就是那幾個,要么是生活費不夠花了,要么是期末考試怕掛科,再就是為了愛情煩惱,等到大學生畢業后再回頭看大學階段的煩惱根本不算什么。
大學再好,終究有一天要畢業,要獨自面對就業問題,當代大學生畢業大概有三個選擇,第一個是考研,先提升學歷再找工作,第二個是投簡歷找工作,第三個是考公、考事業單位等崗位。
大學生考公、考編有優勢,更容易端上“鐵飯碗”
考研對當代大學生來說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本科學歷比不過名校的畢業生,研究生學歷還是很吃香的,但是考研要付出時間和金錢,不是普通家庭學生的首選。
普通家庭的學生更傾向于盡早就業,大學生數量逐漸龐大,這兩年畢業的大學生還要跟很大一部分失業再就業人員競爭工作機會,不好的工作大學生看不上,好的工作不好要求又高。
因此很多大學生把目光轉向考公和考編,在這一選擇上大學生優勢更大。
大學生是一張白紙,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競爭同一崗位可能比不過職場老手,但是考公、考編就不一樣了。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大部分崗位都是傾向于應屆畢業生的,可選崗位多,想要考編的大學生一定要趁早,失去了應屆生身份很多崗位就不能報考了。
而且事業單位和公務員考試有大量的需要背誦的知識點,剛畢業學習能力還沒退化,等工作幾年再去考崗位說了不少,學習難度也更大了,不容易上岸。
現在越來越多大學生意識到了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的好,報考逐漸扎堆,好的崗位競爭比很夸張,只招1人都能吸引成千上萬人報考。
選擇相對冷門的崗位更容易上岸,而且崗位冷門不代表待遇不好,可能是有其他的特殊原因。
一冷門事業單位很受歡迎,收入約是教師兩倍,你心動了嗎?
考公考編肯定是奔著上岸去的,誰也不想白白浪費時間,但是有的崗位競爭太大,只有學歷和能力都極優秀的人才能上岸,大多數考生都成為了陪跑者。
想上岸輕松一點的,有一個崗位很推薦,一冷門事業單位很受歡迎,收入約是教師的兩倍,薪資待遇讓人心動,這個事業單位就是殯儀館。
殯儀館是正兒八經的事業單位編制,因為認可度不高,很多人誤以為在殯儀館工作的待遇并不好,其實這是一種偏見。
一想到在殯儀館的工作內容,很多人就抗拒,所以殯儀館的工資比一般的事業單位都要高,大約是教師的兩倍,還有五險一金,二三線年入20萬不是問題,一線城市就更高了,工資不高的話更沒有人愿意做了。
連招的臨時工工資都不是一般的高,工資還是日結,早晚都有車接送,之所以冷門就是因為工作性質比較特殊,很多人雖愛錢但是膽子小,抵抗不了恐懼,膽大的可以考慮。
還有的畢業生是自己能接受,家里人卻接受不了,認為這個工作不吉利,會給人帶來霉運,這雖然沒有科學道理,卻避免不了人們往那方面想。
所以雖然待遇好,畢業生也不能一門心思地直奔著錢去,據悉不少在殯儀館工作的年輕人婚戀都是內部消化,因為行外人會對他們有偏見,一聽工作單位就敬而遠之了。
大學生要理性地擇業,有的學生對自己都不了解,選擇一份以為自己會擅長的工作,最后頻頻碰壁,只能在轉行,雖說先擇業再就業也不是不行,但還是盡量不要浪費時間。
特別是需要先考試的工作更要謹慎,不要一時興趣就去報考,考上了又要放棄,浪費了機會還對自己不負責任,各行各業都是雙面的,沒有任何一份工作是完美的。
殯儀館屬于事業單位,薪資待遇有絕對的優勢,但是行業特殊,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也需要較強的身體素質,工作時間顛倒,時常要上夜班,可能私人生活會少一些。
再冷門也是需要經過嚴格考試的,想要上岸就要認真備考,現在大學生畢業后工作不好找,選擇殯儀館的學生變多了,想考還是要趁早。
今日話題:你會對在殯儀館工作的人有偏見嗎?
張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