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這篇是給保險小白的全網超詳細重疾險科普干貨文。我做保險測評5年,寫過上百篇重疾險科普的文章,回答了上千個關于重疾險的問題,這篇是我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寫下的重疾險最全科普,幾乎把大家所有關于重疾險的疑問都寫在了里面!整理出了所有我重疾險高贊精華
這篇是給保險小白的全網超詳細重疾險科普干貨文。
我做保險測評5年,寫過上百篇重疾險科普的文章,回答了上千個關于重疾險的問題,這篇是我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寫下的重疾險最全科普,幾乎把大家所有關于重疾險的疑問都寫在了里面!整理出了所有我重疾險高贊精華內容,來幫助大家對重疾險建立系統性的認識。
文章較長,不要只收藏不看,一把王者榮耀的時間,你就能看到關于重疾險的所有精華知識,通俗易懂。如果你是小白,強烈建議你從前往后認真看,如果你已經對重疾險有一定了解了,可以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段落看,總之,關于重疾險的任何問題你都能找到答案。
如果想要更適合自己的專業意見,也可以直接找我咨詢,我會以多年的保險經驗,根據你的實際情況,給到最實用的建議。
主要內容如下:
一、重疾險的這些坑別踩!
1.、返還型的劃算?
2、 一張保單全能保更好?
3、分紅型產品值得買?
4、保障缺失你知道嗎?
5、保費倒掛的坑!
二、重疾險是什么?
1.、重疾險有什么用?
2.、重疾險有哪幾類?適合誰?
三、重疾險保什么?
1、保哪些疾?。?/p>
2、重疾險怎么賠?
四、重疾險怎么挑選?
1、保額買多少?
2、要不要身故責任?
3、保70歲還是保終身?
4、多次賠付有必要買嗎?
5、癌癥二次賠付、特定疾病是否要附加?
6、選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五、重疾險常見疑問解答
1、有了百萬醫療還要買重疾嗎?
2、身體有些毛病怎么買重疾險?
3、年紀大了,還有必要買重疾險嗎?
4、買的重疾險過時、性價比不高,要退保重買嗎?
5、香港重疾險更好嗎?要不要買?
6、一年期重疾險很便宜,還用買長期的嘛?
7、重疾險怎么繳費最劃算?
8、保費豁免有沒有必要買?
9、重疾險能買多份嗎?能重復理賠嗎?
因為對保險不了解,再加上身邊很多業務員的狂轟亂炸,相信家庭都買過很坑的保險,所以本篇的第一章,就先跟大家介紹重疾險的幾個大坑,只要躲過這幾種產品,買對重疾險的幾率就提高了一半。
一、躲過這幾種產品,就躲過了90%的坑!
“有病了可以拿錢治病,沒病可以到期返錢”,這種產品誰聽了不心動?返本型的重疾險在國內已經流行了很多年,不懂的人就非常容易被吸引,實際上這類保險不適合買絕大多數人買!
1、返還型重疾:不花錢得保障,只能是童話!
保險公司不是慈善機構,想占保險公司的便宜,門都沒有。
返還型重疾險的本質,就是比普通保險多交了很多保費。保險公司把多交的錢去投資,最后把已經貶值很多的本金返給我們。
我以天安愛守護 2019 為例,分別選擇 66 歲、77 歲、88 歲返還,和不返還進行一下對比:
如圖所示,如果選擇 66 歲返還,那么每年為了返還要多交 5156 元,20年,就要多交10萬!
如果在60歲前患了重疾,獲得40萬賠付,合同結束,也就沒有了返還。那為了返還每年多交的錢也就打水漂了!
事實上很多返本型產品收益極低,大多數普通人又沒那么多錢買保險,預算有限,可能就只買個10/20萬保額,試想一下,真患重疾了,這點錢夠干什么?即便不出險,那幾十年后返回來的錢又貶值了多少?
所以普通家庭我強烈不建議考慮返還型重疾險,買重疾險要看保障,不是為了返還,當然如果你非常有錢,就是想買返還我也沒意見,我提醒注意2點,不要稀里糊涂的買:
1、有些產品到期后返還保費,有些產品則是返還保額,一字之差,相距幾十萬2、有些產品返還保費后,就合同介紹,沒有保障了,有些產品則會保障繼續。
2、大而全:好像什么都能保,實際哪個都不好!
這是后臺留言的一個用戶給我看的計劃書,下面的這張保單是不是看起來很美好?重疾、醫療、意外、壽險全都有,簡直完美。
這種大而全的保單說他什么都保其實也沒錯,但是千萬別誤會他保障全面,我們逐個看看它保什么:20萬的重疾,30萬的意外和定壽,住院津貼5000元/次......
一場大病,只能給你5000塊錢的津貼,20萬的重疾賠償可能連醫療費用都覆蓋不了,就更別提什么彌補收入損失了,再說得極端點,如果不幸去世,30萬的定壽賠償在一線城市還個房貸都不夠.
一年交6300,交完后已經15萬了,保額才20萬,如果繳費期間沒出險,其實跟自己存活期也差不多,人家活期還能自由使用.....
所謂的一張保單全能保就是把自家的產品都打包放一起了,啥都保,但是哪項保障都不夠,除了能統一交費,也沒啥其他優點,而且因為捆綁銷售,定價不透明,普通人也很難去對比。我還記得有業務員跟我說過,產品貴是保險公司的問題嗎?難道不是消費者買不起嗎......
相信我,買保險就是“以小博大”的,各個險種分開買,只要掌握了挑選技巧,同樣保障的情況下,其實花一半的錢就能搞定!
3、分紅/萬能型重疾:
買重疾險都擔心通貨膨脹,現在買了30萬的,要是幾十年后理賠,那時候30萬可能就起不了啥作用了,所以很多人看到一些帶分紅的產品就眼前一亮。
那么問題來了,這種"保額會長大“的產品有那么好嗎?深藍君選擇了 3 款大公司不同類型的重疾險進行對比:
分紅型重疾險:太平洋金佑人生比例遞增重疾險:人??禈纷鹣韨鹘y重疾險:太平福祿康瑞
下面以0歲男孩,5000 元的預算來看:
可以看到,同樣5000元的預算,福祿康瑞可以直接買到54萬保額,康樂尊享和金佑人生開始保額才20多萬。
即便在中檔分紅的情況下,也需要等 60 年后,保額才能趕上來。
這種分紅險合同上都會寫明:分紅是不確定的。一般來說達到中檔就不錯了,更別指望高檔分紅了。
總之,第一次買重疾保額先盡可能做高,真發生風險了才能解決問題,然后保險是多次配置的過程,比如說我,最開始買了30萬的,這幾年也陸陸續續加到200萬保額了,通貨膨脹不是只有保險才有,與其寄希望于不確定的分紅,還不如努力賺錢,慢慢提高保額。
4、缺乏高發輕癥
輕癥現在沒有統一定義,有的重疾險就會在輕癥上動手腳!一些高發輕癥不保!
目前保險行業協會對于重疾險中高發的25種重疾有統一的規范,但輕癥沒有,所以過去有一些產品就在輕癥這偷工減料,比如以前的平安福:
雖然現在大多數產品對于高發輕癥的保障都很齊全了,最新的平安福也補上了輕癥的坑,但是既然有這個窟窿,就說不準哪個產品會鉆,所以輕癥這必須重點關注!
后面也會詳細講到輕癥,別著急,慢慢看。
5、保費倒掛的坑
一般給家里老人買保險會遇到這種情況,老人年紀大了,保費也貴,如果還買了性價比不高的重疾險,就可能保費倒掛。
比如下面這位朋友,交滿20年一共交了14萬,保額卻只有10萬,什么概念呢,就是最后你交給保險公司的錢比保險公司賠給你的還要多!這樣買保險又有多大意義!
所以說,給父母買重疾險千萬注意不要交的保費比保額還多,如果年紀太大,也不建議買重疾險了,買個醫療險和意外險就能解決很大問題了。
二、重疾險最全科普
1、重疾險是什么?
重疾險,就是當滿足條款約定的疾病理賠條件時,能直接賠一筆錢。比如買了 50 萬的保額,罹患癌癥,就直接賠50萬。
(1)重疾險有什么用?
我先分享一個自己身邊的案例:
我之前在騰訊工作的一個同事,事業有成,家庭美滿,但剛過三十就診斷出了肺癌。再加上前不久剛買了房,手中并沒有太多積蓄。
因為患癌無法工作,他暫時失去了收入來源,但房貸還是要還,孩子也要上學......
重疾險的本質其實是“收入損失險”,得重疾進行賠償。這筆錢可以彌補收入損失,也可以用來治病、出國理療、恢復身體、購買保健品等。
(2)重疾險有哪幾類?都適合誰?
目前在行業內,并沒有重疾險類型劃分標準。我一般把長期重疾險分成這3類:
返還型重疾:疾病或身故會賠錢,即便沒有疾病或身故,到了一定時間,也會返錢。
三類重疾險的差別,大致如圖:
總的來說:
如果在乎性價比:選擇消費型重疾險,價格實惠,一年3000左右也能買到50萬保額,該有的疾病保障都有,普通家庭首選,我自己也買了很多這類產品。
如果預算充足:可以考慮儲蓄型重疾,不但重疾可以賠,就算一輩子不得病壽終正寢也有的賠,因此價格也要更貴,適合預算多的人買。
對于返還型重疾,普通人就不用考慮了,我上面已經說過了,這里就不多說了。
2、重疾險保什么?
首先,當然是重大疾病,這是核心。除了重疾之外,現在輕癥和中癥的保障也成了標配。
(1)重大疾病有哪些?
2007 年,保險行業協會統一制定了《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高發25種重疾各家定義都相同。
今年的4月份又發布了新一輪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修訂版(征求意見稿)》,將法定重疾拓展到了28種,這高發的28種基本占據了重疾理賠的95%以上,所以在重疾這塊保險公司玩不出什么花樣來。
其它法定以外的疾病,每家都不一樣,比較起來意義也不大,如果非要關注,看看自己在意的疾病就夠了。
所以知道了這些,就不要簡單粗暴的以為保100種重疾就一定比保80種重疾更好了......
有許多疾病就是湊數的,百年難得一遇,比如埃博拉病毒、瘋牛病等.....
(2)重大疾病怎么賠?
重疾險并不都是確診即賠的。我以最新的征求意見稿里法定高發的28種重疾為例,可以分為 3 類:
確診即賠:3種
實施了某種手術才能賠:6 種
達到某種狀態才能賠付:19種
上圖可以看到,只有少部分病種是確診即賠的,其它的要么實施某種治療,要么達到約定狀態才能賠。
以腦中風后遺癥為例,必須確診 180 天以上,而且還要符合對應的后遺癥才可以理賠。
另外最新的重疾規范征求意見稿,也對一些高發重疾重新進行了定義,比如惡性腫瘤:
表格左邊是舊版的疾病定義,右邊是新版,主要的差異我都已經標紅。
直接說結論:
惡性腫瘤一般能占 70% 以上的重疾理賠,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個病種?!缎露x》最重要的變化是,把以下兩種癌癥 從重疾變為輕癥:
之前一些難以界定的情形,例如交界惡性、潛在低度惡性腫瘤等,也明確了不保。
很明顯,惡性腫瘤的理賠變嚴格了,如果希望這方面的保障更好,建議趁早購買。
(3)輕癥、中癥和重疾有什么區別?
顧名思義,輕癥和中癥就是比重疾輕度一點的疾病。
1、輕癥中癥、和重疾有什么區別?
重疾的理賠條件比較嚴格,有人質疑重疾險是“保死不保生”。保險公司就陸續開發了輕癥和中癥,來降低理賠門檻。
輕癥和中癥,本質上就是早期的重大疾病。在還沒有發展成重疾以前,保險公司也會按一定比例理賠,比如輕癥賠付保額的 20% - 40%,中癥賠付 40% - 60%。
輕癥和中癥,相對于重疾的區別如下:
總的來說,輕癥和中癥并不會危及生命,但保險公司仍會賠付一部分錢,也能起到補償的作用。
2、哪些輕癥和中癥最重要?
行業目前對輕癥和中癥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范,最新的重疾定義征求意見稿也只對輕度惡性腫瘤、輕度腦中風后遺癥、較輕急性心肌梗死3種輕癥做了統一規定。
各家保險公司在輕癥病種保障上還是有較大差異的,我通過近幾年的理賠數據,以及十幾位醫學朋友的溝通,總結出了以下 11 種常見的高發輕癥和中癥。同時,加上幾款代表產品進行說明:
可以看到,絕大部分產品都保高發輕癥,但仍然有極個別產品高發輕癥保障有缺失。
另外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高發輕癥都保,但實際上每家對于高發輕癥的定義又都不一樣。我以不典型心肌梗塞為例:
可以看到,有的產品理賠條件寬松,有的嚴格,所以輕癥疾病定義寬松程度也是我在測評產品的時候會重點研究的,在后面的重疾險測評里面會詳細看到。
三、重疾險最全挑選攻略
1、保額買多少?
重疾險是為了彌補經濟損失,所以重疾險的保額至關重要!
如果你兩三年不能工作,只賠你十幾萬,夠還房貸車貸嗎?夠生活費用嗎?
可以放棄大品牌,可以不要保終身、多次賠付;
但是重疾保額,你一定不能妥協,低保額不如不買。
重疾保額至少30萬起步,50萬標配,100萬會更好。
2、重疾險要不要身故責任?
這本質是預算的問題,毫無疑問,身故也能賠那肯定心里更踏實,但是也要這種產品知道重疾和身故只能賠一個,而且價格也會貴不少,如果為了買這個身故降低重疾保額我勸你還是三思,不要本末倒置。
其實想要身故的保障,也不一定非要買帶身故責任的重疾險,定期壽險就是最好的選擇。
我為大家整理了 3 種不同的方案:
通過上圖,可以看到保險配置其實可以非常靈活:
含身故的重疾險:得了重疾可以賠50萬,身故就賠不了了。
不含身故重疾+定壽:方案2得了重疾可以賠50 萬,60歲前身故定壽還可以再賠 50 萬,一共賠100 萬,而且價格還比方案1便宜了1/3;方案3重疾選擇保到 70 歲,價格比方案一便宜了一半還多,至少退休前的保障都是充足的。
所以說如果你就是有錢,就是想要個保終身帶身故的,那也不攔著你,但如果預算有限,想買高保額,消費型重疾險+定期壽險,就是很好的選擇。
3、保70歲和保終身,選哪個?
這又是一個預算的問題,有錢,保終身更好,畢竟誰也不知道重疾什么時候發生,肯定保得越久越踏實,但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保額!保額!保額!任何選擇的前提都是保額一定要足夠高!
以和泰超級瑪麗 2020 為例,同樣的配置,我選擇了 3 個不同保障時長:
可以看到,保得越久,保費就會越來越貴,保終身的要比保70歲貴40%。保終身無疑更好,但一定要在自己合理的預算內選擇。
假如自己只有 4000 多的預算,那么可以先保到 70 歲,畢竟保險是個多次配置的過程,以后有錢了,可以再加保。
如果一味追求保終身,而降低保額,那就本末倒置了。
4、多次賠付有必要買嗎?
現在的重疾險越來越復雜,除了我上面的分類之外,還有很多可以多次賠付的重疾險,也就是賠完 1 次重疾之后保單還有效,如果再次患其他重疾,還能繼續賠付。
單次賠付重疾險賠完重疾保單就終止了,而且得了重疾再買其他保險也幾乎不可能,這樣就會面臨以后都沒有保障了,所以這也是多次賠付重疾存在的意義。
我請教過某三甲醫院的醫生對這類產品的看法:
結論:重疾多次賠是有一定作用的,比如得了癌癥后,患腦中風、心梗或其他疾病的風險都會增加。
(1)多次賠付 VS 單次賠付,哪種更好?
那多次賠付的重疾險到底要不要買呢?我通過一張圖表來說明:
可以看到,同樣的價格,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如果想要多次賠付:可以選擇方案一,保終身,重疾賠完 1 次仍然可以繼續賠,而且還有身故保障,沒有患病也會把錢賠回來。
如果看重首次保障:選擇方案二,在 70 歲前患重疾可以得到 100 - 150 萬的賠付,充分做足了第一次保障。
總的來說,如果預算夠,考慮多次賠付也沒問題。
但如果預算不多,買單次賠付的就已經足夠了,畢竟先扛過第一次,才有機會談以后。
(2)多次賠付重疾,如何挑選?
如果你想買一款多次賠付的重疾險,我這里也有一些挑選的方法分享:
多次賠付重疾一般可以分為兩類:
分組多次賠付:賠完一次,這個重疾所在組的其他重疾也就失效了,其他組的還可以賠
不分組多次賠付:賠完一次,其他重疾都可以賠
那什么叫做 疾病分組 呢?以剛剛方案一中的 百年超倍保 為例,它將 100 種重疾分為 5 組:
假如患了第 3 組中的急性心梗,那么整個第 3 組剩余的疾病都不能賠了,但其它分組的疾病依然有效。
而不分組就沒有這個限制,所以不分組會比分組要好。
另外對于分組的重疾險,要重點關注:癌癥是否單獨分組,癌癥作為最高發的疾病,單獨分組是最好的。
總的來說,挑選多次賠付重疾險,分組的優先順序是:重疾不分組 > 重疾分組(惡性腫瘤單獨一組)> 重疾分組。
5、癌癥二次賠付、特定疾病是否要附加?
(1)癌癥二次賠付
癌癥二次賠付就是指患了一次癌癥之后間隔一段時間又復發、持續、轉移或者新發其他癌癥,可以再得到一筆賠付。
根據保險公司年度的理賠數據來看,癌癥占了所有理賠的70%以上,柳葉刀 2018 年發表的《2000-2014 全球癌癥生存率變化趨勢檢測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的癌癥治愈率已達到 36%。
所以對于癌癥二次賠付毫無疑問是有用的,那么癌癥二次賠付的產品那么多,怎么選呢?
挑選要點 1:癌癥理賠條件
看起來都能癌癥賠多次,但賠付的條件還是有很多不同的,深藍君整理了主流產品的賠付條件:
可以看到,同樣是癌癥多次賠付,但是各家理賠的條件有很大差異。
直接說結論:對于癌癥的理賠條件,要重點關注 間隔時間 和 理賠范圍。
間隔時間盡量短:首次重疾為癌癥,再次得癌癥的話,有的要間隔 5 年,有的要間隔 3 年,首次重疾非癌癥,再得癌癥,有的間隔 1 年,有的間隔 180 天,當然時間間隔越短越好。
理賠范圍盡可能廣:大多數產品都包含了癌癥新發、復發、轉移、持續,健康源 2019如果是癌癥持續,是不保的。
另外像超級瑪麗2號Max,第二次癌癥賠付的比例提高到了120%,這也是一個加分項。
目前還有些產品的癌癥二次賠付,必須首次重疾為癌癥才能賠第二次,比如平安福20,這種理賠條件很苛刻,建議就不用考慮附加了。
必須強調一下,任何附加保障的前提都是基本保額要夠高,為了所謂的附加保障犧牲基本保額是不對的,畢竟第一次生病就能拿到足夠的賠付才是最踏實的。
(2)特定疾病保障
指如果患了合同中的規定的特定疾病,就可以額外獲得賠付,對于是否要附加,一要看特定疾病有沒有覆蓋到高發重疾,二要看附加的價格是否合理。
下圖是按男女性別區分的高發癌癥統計數據:
可以看到,乳腺癌、子宮頸癌、子宮體腫瘤會特別“青睞”女性,男性也有特定高發的癌癥,例如前列腺癌、陰莖癌、睪丸癌。
除了癌癥,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也表明,心臟病和腦血管病也是男性最主要的致死病因。這三大疾病分別占總死亡人數的 29%、20%、20%,合計差不多達到 70% !
對于兒童常見的高發重疾,我也做了統計,具體如下:
可以看到,特定疾病最好是可以覆蓋到不同人群高發的重疾,這樣保障才夠全面。
同時也要看附加的價格,價格要在可接受范圍內,因為大部分特定疾病本來就包含在法定 25 種重疾里面,所有重疾險都有,特定疾病保障只是額外再多賠一點。所以就算只是單純的買一款普通重疾險,只要保額足夠高,其實保障也是足夠的。
6、選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當然也不存在什么大公司理賠更容易更快這種說法,重疾理賠要看是否符合疾病定義,跟哪家公司沒關系,我之前分析過幾十家的保,各家在獲賠率和理賠速度上都差不多。
買保險跟買衣服或者家用電器不一樣,它看不著摸不著,也并不是牌子大的就一定好
下面我分2種情況說說買保險到底該選品牌還是選性價比高的產品:
情況 1:我看重公司品牌
名氣大的保險公司,主要有以下幾個好處:
大品牌,有信任感:大公司每年都有幾十億的廣告投放,很多地方也都有機構網點;
分支機構多,相對方便:在后續理賠需要交資料時,如果當地有業務網點,就可以直接去網點辦理,可能比郵寄資料感覺更踏實。
但是看重品牌的缺點也比較明顯:
產品挑選局限:普通人知道的有名的保險公司就那么幾家,所以可挑選的范圍很窄;
產品價格較高:因為在宣傳以及運營方面成本大,產品的價格也會比其它公司高很多。
而且,即使是同一家公司,旗下也會有多款重疾險,不同產品之間差異會很大,不能閉著眼睛就沖著品牌買。
情況 2:我看重產品性價比
中國有近200家保險公司,如果不只盯著那幾家大公司,那么選擇空間還是很大的。
很多名氣相對較小的公司為了打開市場,都會推出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好比網銷的消費型重疾險,往往保障會更好,價格會更優惠,更值得大多數家庭考慮。
點擊查看【2020性價比TOP3重疾險精選】每月273元起,賠付高達400萬
不過要提醒的是,在網上買保險,一定要仔細看健康告知等投保要求,謹慎投保,不要給將來的理賠埋雷。
四、重疾險常見疑問解答
除了以上介紹的內容外,我也把大家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了整理,在這里統一解答。
1、有百萬醫療,還要買重疾嗎?
現在的百萬醫療險保額上百萬,住院醫療/特殊門診的費用基本都能覆蓋,很多人就會有疑問了,那還需要買重疾嗎?
當然需要,百萬醫療險無法代替重疾險。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的保障不同:
百萬醫療:可以報銷醫療費,但患病期間無法工作帶來的收入損失,治療過程中保健營養費,醫療險都無法報銷。
重疾險:只要符合理賠條件,就可以一次性獲得幾十萬理賠款,這筆錢可以自由支配,無論是辭職治病、出國就醫,都是無人干涉的。
2、身體有點問題,怎么買重疾?
就算身體有小毛病也是有機會買重疾險的,重點要看產品的健康告知,問的就答、不問的就不答
如果自己有的一些疾病,比如膽結石、痔瘡等,但健康告知沒有被問到,那就是符合健康告知,是可以正常投保的。
如果不符合健康告知,還可以嘗試兩個方法:
智能核保:非常方便快捷,只需回答幾道問題,馬上就知道能不能投保。
我以甲狀腺結節投保某款重疾險為例:
第 1 步:查看健康告知,選擇不符合
如果有甲狀腺結節是不符合健康告知的,所以在填寫健康告知問卷的時候,選擇不符合,這樣可以進入智能核保。
第 2 步:進入智能核保系統,選擇對應疾病
健康告知不符合,進入智能核保系統,里面會有很多疾病選擇
甲狀腺結節屬于甲狀腺及甲狀旁腺,選擇這個分類。
第 3 步:回答相關問題,立即獲得核保結論
找到相關的疾病后,根據實際健康情況或檢查報告,按步驟如實選擇。如圖所示:
根據回答,智能核保立即得出結論。由于半年內進行了甲狀腺超聲,并符合相關標準,所以可以投保,但是甲狀腺癌及其轉移癌是除外責任的。
如果能夠接受這個結果,就可以順利投保;如果接受不了,也不會留下核保記錄,但不同公司的核保結論不同,同樣的情況有的智能核??梢再I,有的就不行,所以要多家嘗試。
人工核保:如果智能核保不行,還可以提交資料進行人工核保。
人工核保的操作流程如下:
首先在產品的投保頁面找到“ 預約顧問 ”
申請人工核保后,可以把病例資料等發給顧問,顧問會發郵件給保險公司核保。
也有一些保險公司,例如百年和弘康,在投保界面就可以直接上傳病歷報告,更加方便快捷。
在上傳資料后,保險公司會在 1 - 3 個工作日內,通過短信告訴你核保結論。
再提醒一句,由于不同保險公司的審核標準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擔心被拒保,可以同時向多家保險公司申請核保,再從中選擇自己最滿意的一家。
3、年紀大了,還有必要買重疾嗎?
對于年紀大的人來說,買重疾價格也會很貴,建議優先考慮百萬醫療險/防癌醫療險和意外險,花小錢能解決大問題,如果還有預算并且身體條件允許,再考慮重疾險,但是千萬主要不要保費倒掛:
舉個例子:同樣 50 歲,買某款傳統的儲蓄型重疾險,20 萬保額,每年保費要 1.2 萬元,20 年累計總保費將近 25 萬,交的錢比保額還多。
而消費型重疾險 20 萬保額,保到 70 歲每年才 2014 元,能很好的發揮保險以小博大的作用,年紀大的人要買重疾險建議優先考慮消費型重疾。
4、買的重疾險過時了或者性價比不高,要退保重買嗎?
你需要仔細考慮這3 個問題:
退保可能會虧錢:退保不是直接退保費,只能退回現金價值,前幾年退保會有虧損,你是不是能接受損失?
健康狀況是否變化:如果身體不如以前了,你是不是能通過新保險的健康告知與核保?
哪個更劃算:自己算一筆賬,綜合衡量保障和價格,是退保還是重新買新產品更劃算?
想清楚了,再決定要不要退保,最后再提醒一點,如果你最終決定要退保了,一定要在新產品的等待期之后,才去退保老保單,以免保障中斷。
5、香港重疾險更好嗎,要不要買?
前兩年,香港重疾險在保障上確實會領先內地一些,比如前10/15年額外賠付、癌癥多次賠付、良性腫瘤額外賠付等,但是內地重疾險發展飛速,現在從保障上來說甚至已經超過香港重疾了。
反倒是香港重疾還會有些明顯的不足,比如港險的輕癥大多是提前給付的,占用重疾保額,只有個別產品能做到不占用保額,同時輕癥賠付之后保費還要繼續交;內地的輕癥則是額外給付的,不影響重疾保額,并且賠付之后,后續保費都不用交了。而且香港還沒有消費型重疾險,保費普遍較貴。
目前來看,香港重疾險最大的優勢就是保額可以增長了,但是所謂的保額增長也是不確定的,計劃書的演示也是僅供參考,實際能達到多少誰都保證不了。
所以如果你單純是為了保障買重疾,內地的重疾險就足夠了。如果你比較有錢,又看重保額增長,再考慮香港保險,當然我還要強調的是畢竟在另一個法律環境下,除了產品之外,還要考慮繳費是否方便、理賠金如何兌換成人民幣、發生理賠糾紛的維權成本等問題。
6、一年期重疾險很便宜,還用買長期的嘛?
一年期的重疾險交1年保1年,是自然費率的定價方式,也就是說保費會隨年齡變化。年輕的時候確實很便宜,但年紀大了就會很貴,下面是某一年期重疾險的費率表:
就算這個一年期重疾險可以一直買,幾年下來保費也要大幾萬了,并不便宜,
更重要的是,就算你不嫌貴,也不一定能一直買到。
一年期重疾險非常不穩定,說停就停了,去年你買的產品,今年極有可能就買不到了,再想買別的還需要重新進行健康告知。
所以,如果你剛工作不久,沒太多的節余,可以先買一份一年期的過渡,等收入穩定了,還是建議買份長期重疾險;
或者你已經買了長期重疾險,想增加保額的話,那一年期的產品也可以。
7、重疾險怎么繳費最劃算?
大多數重疾險都有躉交/5年/10年/20年/30年的繳費時間可以選擇,但是選哪個更好呢?下面我以康惠保旗艦版為例:
繳費時間越長,每年繳費越少,但總保費越多;繳費時間越短,每年繳費就越多,但總保費越少。
選擇30年繳費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繳費壓力小,可以做高保額:預算不多的情況下,拉長繳費年限,可以花更少的錢,買到更高的保額。
8、保費豁免有沒有必要買
一份保單有 投保人 和 被保人,投保人是負責交錢的,被保人就是真正被保障的人。
而所謂的 "保費豁免" ,就是當這兩個人出事了,這份保單就不需要再繳費了,而保障是繼續有效的。
被保險人豁免
就是當被保險人發生輕癥/中癥,后面的保費就不用交了,但是重疾保障還在,現在大多數重疾險都是自帶被保險人豁免的,個別產品不自帶,強烈建議要附加,豁免很實用!
投保人豁免
自己作為投保人,給孩子或者配偶買保險時,如果自己不幸罹患了輕癥/中癥/重疾,被保險人的保費就可以減免,以后孩子或者配偶患上合同約定的疾病,照樣可以獲得理賠。
所以給家人投保,投保人豁免是很有必要加的,而且投保人豁免的價格也不貴。
9、重疾險能買多份嗎?能重復理賠嗎?
重疾險是定額賠付型的,符合合同約定就能賠,所以可以多家購買,多家理賠。
可能你會擔心,如果多家保險公司,后續理賠怎么辦呢?
可以準備多份理賠資料做備份。也可以申請一家理賠后,要求保險公司將理賠資料寄回來,或咨詢一下保險公司的意見,我認為這并不是多大的事情。
六、寫在最后
我是深藍君,專注保險測評,日??破毡kU干貨。
保險里的坑數不勝數,我們老百姓真的防不勝防。
為了更好的幫助大家,我嘔心瀝血整理了一系列知識干貨,歡迎自??!
只要關注深藍保,給我私信:福利,即可免費領取以下資料包:
「產品榜單」:每月更新四大險種最高性價比產品排行榜!
「投保指南」:兒童、成人、老人各年齡段科學投保指南,還有價值169元課程免費贈送!
「防坑攻略」: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定壽四大險種最全避坑攻略!
「保險方案」:年收入5萬、10萬、20萬、50萬家庭不同需求的保險規劃方案。
「疾病核?!梗阂腋?、結節、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疾病快速投保指南。
「社保手冊」:全國各地醫保報銷、養老金領取等詳細解讀,全網最全社保使用手冊!
推薦閱讀:
理賠大揭秘!保險公司是怎么調查個人資料的?
扒一扒保險公司哪家強?十大排名,官方數據最新公布
風波中的相互寶!半個月超170萬人退出,其中有你嗎?
保險都是騙人的?專家:別再陷入這6大理賠誤區
保險買了沒幾天就得了癌癥,我被保險公司查了個底朝天......
買什么保險不用擔心理賠?保險公司早就說出了答案
從懷孕到生娃,用對了社保多拿兩三萬!手把手教你
辭職了,社保怎么處理?打了61次社保局電話后,寫了此篇
很多人醫保卡都用錯了!學會這6種方法,看病更省錢
社保交 15 年和 25 年,結果有什么區別?不交社保后果嚴重嗎?
王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