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金羊網訊記者汪芳實習生藍景然報道:一看到孩子身上多出來的“鼓包”,父母的心便一下子提到嗓子眼,十分緊張。“孩子為什么會出現疝氣、疝氣該怎么治療”成為家長們關注的話題,不用著急,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醫師楊六成為您一一解答。小兒為什
金羊網訊 記者汪芳 實習生藍景然報道:一看到孩子身上多出來的“鼓包”,父母的心便一下子提到嗓子眼,十分緊張。“孩子為什么會出現疝氣、疝氣該怎么治療”成為家長們關注的話題,不用著急,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醫師楊六成為您一一解答。
小兒為什么會有疝氣?
小兒疝氣實際上是一種先天性疾病。不同于成人的直疝、股疝等,小兒疝氣常見的是“腹股溝疝”,表現為小孩子哭鬧時,小腸從腹腔內斜經過腹股溝管到了陰囊,在腹股溝處形成“鼓包”,所以又稱為“腹股溝斜疝”。
“總體來講,右側多過左側,男孩子發病率要比女孩子高。”楊六成主任介紹。這與男孩子的生理結構有關。在胎兒時期,男孩子的睪丸在腹腔內;直到出生前幾個月,睪丸才從腹腔慢慢地向陰囊里下移。在下移的過程中,有些男孩子睪丸尾部的腔(即“鞘膜腔”)沒有閉住,而陰囊和腹腔相通,中間有個通道,當孩子哭鬧時,小腸便通過這個通道下移到陰囊,從而形成了疝氣。
女孩子雖然沒有這個過程,但固定子宮的圓韌帶也容易形成腔道,出現疝氣。楊六成主任提醒,女孩子有時候會出現卵巢嵌頓的情況,有可能會引起一側的卵巢壞死,所以在確診之后最好盡早治療。
小兒疝氣該如何治療?
疝突出的腹壁缺口處又稱為疝環,疝環的彈性比較大,一般情況下,讓孩子在床上平躺或經醫生揉按,小腸就可以自動回位。“但如果孩子的疝氣卡在腹股溝處,哭鬧不止,小腸回位的速度很慢,手推回納也變得十分困難,這時候就算疝氣被推回去了也要留心觀察,建議盡早進行手術治療。”楊六成主任建議。
“一般情況下,保守治療是治不好疝氣的。網上各式各樣的疝袋也不能徹底治療疝氣。”楊六成主任介紹。疝袋的原理是壓住小腸,不讓它移動,不可能通過壓的辦法把先天性的通道給堵住。“如果孩子有其他的疾病,不宜及時做手術的,父母們可以暫時使用,但真正的方法還是手術治療。”
幾歲做手術比較好?
“如果發現孩子有疝氣,原則上都是要手術治療,但什么時候做手術?要選擇合適的時間。”楊六成主任指出,從專業的角度出發,孩子在6個月大時做手術是比較恰當的時間點,但每個醫院掌握的情況不一樣,也有些醫生認為孩子長到一歲手術比較好,所以在時間的選擇上也略有不同。
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太小,無法承受手術的風險,但又擔心拖延治療影響孩子的健康。對此,楊六成主任回答:“疝氣對身體沒有危害,不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但有時候會形成輕度腸梗阻,引起消化不良,甚至有些孩子會經常感冒等。如果條件允許,孩子身體狀況良好,建議還是盡早做手術。”假如小腸不能自行回納,出現了小腸壞死的情況再做手術,孩子承受的痛苦也會更多。
他提醒說,現在技術條件下,不管是微創、開刀手術,創傷都非常小,大家不用太擔心。但疝氣手術有復發率,概率為3‰-5‰,術后護理的關鍵是要注意孩子有沒有再次出現“鼓包”。
陳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