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昨天,三胎政策正式入法,國家規定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同時會采取財政、稅收、教育、住房、就業等支持措施,減輕家庭養育負擔。從國家層面來說,三胎政策的確是要盡快執行,畢竟自從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出來后,可以清楚看到當前人口形勢嚴峻,所以要修
昨天,三胎政策正式入法,國家規定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同時會采取財政、稅收、教育、住房、就業等支持措施,減輕家庭養育負擔。
從國家層面來說,三胎政策的確是要盡快執行,畢竟自從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出來后,可以清楚看到當前人口形勢嚴峻,所以要修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鼓勵生三胎。
但生孩子的畢竟是我們這些一個個需要努力工作才能養家糊口的人,從我們個人層面來說,三胎政策的各項補貼出來后,我們真的就會因為這些補貼而想生了嗎?
這也是我在標題提到的問題,年輕人不生真的是因為窮嗎?
我們能賺多少,養孩子需要花多少?
在之前老李寫過一篇關于人均收入的文章,據國家統計,目前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已經超過1萬美元,按現在匯率1:6.5來換算,也就是人均年收入為6.5萬人民幣,兩夫妻加起來平均年收入為13萬人民幣,月收入1.1萬。
而養大一個孩子需要多少錢?老李也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分析過
按現在物價來算,養大一個小孩到28歲,需要花費176萬,28年平均月供5200元。
上面說到,兩夫妻加起來平均每月賺11000,而在孩子這邊就要花掉5200元,再加上房租、日常消費等,可以說是月光族了,但也不會到完全生不起的地步,畢竟孩子有不同的養法。因此可以看出,大家其實努努力還是能生得起孩子的,但為什么大家都不想生孩子?
老李觀察了身邊的同事和朋友后,得出了一些結論。
1.沒時間沒精力
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996、單休、大小周等加班文化已經成為了常態,每天下班到家后已經10點左右了,再花點時間洗漱,根本沒有屬于自己的時間,又哪里有精力去考慮生兒育女的問題?
寫到這,老李突然想起來昨天看到的中秋國慶調休通知....
這讓一堆雙休和單休的年輕人苦不堪言,單休的同學甚至要連續上9天班
從留言也能看出來,現在年輕人真的沒時間沒精力,一整年可能就盼著中秋和國慶好好休息一段時間。
2.女性獨立意識被喚起
近十年,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逐漸走高,越來越多的女性能夠不依賴男性,獨立賺錢養活自己,并且女性逐漸意識到生孩子對于女性來說就是意味著一定程度的犧牲自我。
育后重返職場不被重視、求職歧視等,都讓女性不得不去考慮生孩子的利與弊。因為對于有一部分女性來說,她們想要的人生,和做母親這條路是相斥的。
3.不想讓孩子重復自己的人生
老李身邊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他們中很大一部分都會帶著一種“喪”文化。但這種“喪”不是對生活失去希望的“喪”,而是對自我過往經歷的“喪”。(其實他們的學習和家庭都是極其優秀的)
他們覺得自己從前一直在應試教育的競爭下長大,在學校完成完學業后,又要進入職場去“卷”,這種卷的人生,他們不想讓孩子重復。
總結
今天老李只是簡單分享了幾點原因。人口問題是關乎到社會發展的大問題,在不同階段因為社會發展特點的不同而去進行調整是無可指責的,但要想讓年輕人愿意主動去生,敢去生,還是要站在他們的角度出發,去減輕整體社會和個人的壓力。
金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