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筆者在頭條問答回答了一個有關喝酒的問題,其中提到“每天喝半斤50度白酒相當于喝下去100克純酒精”。有一位網友對此提出了異議,并對這個“低級錯誤”發出了嘲笑:@淺酌竹風:50度半斤白酒竟然是100克酒精,哈哈,有點好奇[大笑][大笑][大笑
筆者在頭條問答回答了一個有關喝酒的問題,其中提到“每天喝半斤50度白酒相當于喝下去100克純酒精”。
有一位網友對此提出了異議,并對這個“低級錯誤”發出了嘲笑:
@淺酌竹風 :50度半斤白酒竟然是100克酒精,哈哈,有點好奇[大笑][大笑][大笑]
說“半斤50度白酒含100克純酒精”真的錯了嗎?
國際標準酒度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介紹一下有關“酒度”的常識。
我們喝的各種酒的商品標簽上都有“度數”的標識,其中一個是用來標示這種酒的酒精含量的,即一種酒的所謂的“酒度”,或“酒精度數”,用“°”來表示。
比如,國內目前最負盛名的53°茅臺,就是指這種茅臺酒度為53°。
這也是目前國際上通用的標示酒中酒精含量(濃度)的方式,稱為國際標準酒度,指在20℃ 條件下,每100毫升酒液中含有多少毫升的酒精(Alcohol% by Volume),也就是一種酒中酒精與總容量的體積比,也叫ABV酒度。
比如,53°茅臺酒,就是指每100毫升酒中含有53毫升酒精,47毫升水。
Proof酒度
在國外的白酒(蒸餾酒)標簽上除了上述ABV酒度外,通常還有一個Proof酒度標識,比如下圖這款伏特加酒就標識為100°Proof 。
這個Proof酒度說起來也大有來歷。
Proof這個詞在英語里原本是“證明”的意思,而使用Proof來標示酒度的確含有“證明”的含義,具體是說證明一種酒不是摻了水的假酒。
我們知道,買酒最怕的是買到假酒。
而所謂假酒主要是指摻了水的酒。
早在16世紀時酒精濃度的概念,英國士兵為了避免買到假酒使用了點燃酒的方式來驗證一種酒有沒有摻水。
具體的方法并不是直接點燃,而是先用酒淋濕少量火藥,然后點燃被淋濕的火藥進行驗證。
如果能點著,就是一種酒沒有摻水的證明(Proof),這種酒就可以被認定為已經經過證明了沒有摻假的烈酒(Proof spirits)。
后來,英國政府為了控制酒的濫飲,對征收重稅——就像現在通過加重稅率和抬高價格控制吸煙一樣。
如何來對酒進行定量征稅呢?
通過酒中的酒精含量來確定稅率,酒精濃度高的稅重,低的稅輕。
如何確定酒中的酒精含量?
同樣采用點燃的方式,能點著的就是Proof烈酒(高度酒)。
因此,Proof也就成了英國政府官方的酒度標準。
后來經過實驗測試表明,在常溫下,低于57.15%ABV的朗姆酒淋濕的火藥不能被點燃,于是將57.15%ABV的朗姆酒被定義100°Proof。
Proof酒度與ABV酒度之間如何轉換呢?
由于57.15%非常接近4 /7≈0.5714,為了簡便期間,就將100°Proof 定義為4/7ABV。
這樣,ABV度數乘以7/4就能轉Proof度數。
比如,100%的純酒精,Proof度數就是100×(7/4)= 175°.
40%ABV的蒸餾酒(白酒)的Proof度數就是40×(7/4)= 70°。
再后來,為了計算的進一步簡便,直接將50%ABV定義為100°Proof,即Proof度數為ABV度數的2倍。
1斤50ABV度白酒含有多少酒精呢?
嚴格來說,50ABV度白酒含有酒精和水各50%,比重接近0.9 (酒精的比重為0.789,一般按0.8計算),這樣1斤50ABV度白酒的容量不恰好是500毫升,而是約為555毫升。
為了簡便期間,我們按照1斤50ABV度白酒為500毫升計算,則含有250毫升純酒精和250毫升水。
250毫升水的重量是250克,250毫升酒精的重量為250×0.8(酒精比重)=200克,確切地說是197克。
這也就是我在前面的文章中說“半斤50度白酒含100克純酒精”的來歷。
同樣的,其他任何酒,只要知道酒的ABV度數和容量,就可以計算出含有的酒精重量。
這樣,即使喝不同種類的酒,我們也可以用喝下去的酒精量來尋求“酒桌上的公平”。
比如,普通啤酒(淡啤僅有2度多)的ABV度數為5%,1瓶500毫升的普通啤酒含25毫升/20克酒精,與1兩50度白酒相當。
在酒桌上,喝啤酒的甲喝了1瓶500毫升裝的普通啤酒,喝50度白酒的乙只需要喝1兩就是公平的;如果對方喝的是500毫升1瓶的淡啤,半兩50度白酒就是公平的。
回到標題,1斤53度茅臺酒含有多少克純酒精呢?
留作家庭作業自己計算去吧。
金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