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哈嘍呀,我是你們的vivi~一提到給娃買東西,你們是不是也有「選擇恐懼癥」?尤其是吃進嘴里的,最讓人糾結了。于是很多商家打著「兒童」二字進行售賣,比如兒童醬油、兒童面條等等,仿佛加了這兩個字就更健康、更安全。實際上,我國目前還沒有針對3歲以
哈嘍呀,我是你們的vivi~
一提到給娃買東西,你們是不是也有「選擇恐懼癥」?
尤其是吃進嘴里的,最讓人糾結了。于是很多商家打著「兒童」二字進行售賣,比如兒童醬油、兒童面條等等,仿佛加了這兩個字就更健康、更安全。
實際上,我國目前還沒有針對3歲以上兒童食品的相關標準。有些兒童食品,不但無法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營養,還可能影響孩子生長發育!
今天vivi就和大家嘮嘮,「兒童食品」里的坑。
超市里的兒童食品,小心是“坑”
1、兒童牛奶/酸奶
超市里各種兒童牛奶、酸奶、乳酸菌飲品琳瑯滿目,簡直讓人挑花眼。
但實際上,很多其實都是糖水飲料,并不是真牛奶/酸奶!PS:如果糖水調出的飲料也叫牛奶,那我約等于迪麗熱巴~
很多調制乳、兒童牛奶/酸奶、乳酸菌等乳飲品,比如常聽到的旺X牛奶、XX星、XX酸酸乳等,為了迎合孩子的口味,增加糖精、香精等添加劑,而且蛋白質含量還低。
如果家長誤當做“牛奶”,長期給娃喝,不但營養不夠,糖分及添加劑過多,還容易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以及齲齒的風險。
挑選重點:
? 挑牛奶:配料只有生牛乳+注明殺菌方式(巴士殺菌或超高溫殺菌)+成分表蛋白質含量大于3g/100ml;
? 挑酸奶:配料表生牛乳+菌種+成分表蛋白質含量大于2.9%。
2、兒童奶酪
奶酪作為1歲以上寶寶奶制品的補充,富含豐富的鈣質,對寶寶骨骼發育有幫助。
不過天然奶酪吃起來口感略苦,因此市面上很多「兒童奶酪」都會加入鹽、糖以及食品添加劑進行調味。
挑選重點:
1歲以后給寶寶選天然奶酪,認準“巴氏殺菌乳”,注意選擇低鈉少添加的奶酪,配料表越短越好。
3、兒童醬油
市面上打著兒童專用旗號的某些兒童醬油,實際鈉含量超標,添加劑也不少!
不僅如此,換上了兒童專用包裝,價格更是翻了一番:
有的兒童醬油還宣稱添加多種礦物質等營養素,但這只是個調料,平時用量很少,咱娃也不靠喝醬油來補充營養啊!
有這錢買這醬油,不如用來買肉買菜,那營養才是妥妥的~
挑選重點:
? 配料表越短越好(不含糖和添加劑);
? 鈉含量越低越好(看營養成分表);
? 氨基酸態氮含量越高越好(≥0.80g/100ml屬于特級);
PS:如果一定要用醬油給娃提味,偶爾加一兩滴即可,1歲以上寶寶每日不能超過5ml
4、兒童食用油
寶寶開始吃輔食后,食用油就開始登場了,市面上的各種油也是讓人挑花眼,橄欖油、核桃油等等,價格還不低。
油主要為寶寶提供脂肪,提供大腦發育所需營養物質,大多數的植物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能夠滿足寶寶營養所需,而且不同植物油的脂肪酸比例不同,經常換著吃,才能吃到不同營養。
挑選重點:
植物油中部分不飽和脂肪酸中,含有的α-亞麻酸有助于寶寶大腦發育,所以優先推薦富含α-亞麻酸的植物油。
另外,不同油的適用場景不同,大家可以買小瓶油(防止開封過久氧化),根據需要選擇:
5、兒童肉松
香噴噴的肉松是很多爸媽會給娃的佐餐必備,覺得原料是豬肉,營養也不會差太多。
實際上,很多商家為了讓肉松口感更好,添加過多的鹽、糖、醬油等調味,這樣的重口味食物,寶寶要是長期吃,對身體沒有益處。
如果你看到的兒童肉松,配料中,有「豌豆粉、大米粉」,也并不是純肉松。
挑選重點:
? 盡量選擇純肉;
? 無鹽低鈉,一歲以內寶寶要選擇不加鹽、鈉含量少于200mg的肉松,1歲以上的鈉含量不高于700mg;
? 高蛋白質,普通肉松≥30g/100g,油酥肉松≥25g/100g;
? 低糖(可看碳水化合物)、配料表越短越好。
兒童食品正確打開方式
在挑選上,還是需要爸媽們多多注意擦亮眼睛,多留個心眼,vivi給大家總結了一些挑選重點:
1、配料表越短越好
買兒童食品,要注意配料表越簡單越好,添加劑越少越好。
2、配料排列越前含量越多
原料表都是按照使用原料由多到少的順序依次列出,排在越前含量越高。優先選前幾位都是天然原料的食品,比如牛奶、雞蛋等,調味品越靠后越好。
調味劑中,尤其要格外關注糖、鈉含量,低鈉少添加,不同年齡段寶寶的鈉攝入需求不同,大家還可以記住一個公式,換算寶寶吃了多少鹽:
好啦~關于兒童食品常見套路介紹完啦,想想是不是又省下了一筆呢?
覺得文章有用,記得“點贊”,“轉發”給家人或朋友哦!
金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