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GAME集中營》是《電子游戲軟件》的前身,而我們今天提到的內容正是來自這部雜志。看著這陳舊發(fā)黃的頁面,不知道能否喚起你當初的記憶呢?要知道,雜志上面記載的很多東西,都是專刊。在其他平臺或者網上都是搜索不出來的,也只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小伙伴
《GAME集中營》是《電子游戲軟件》的前身,而我們今天提到的內容正是來自這部雜志。
看著這陳舊發(fā)黃的頁面,不知道能否喚起你當初的記憶呢?要知道,雜志上面記載的很多東西,都是專刊。在其他平臺或者網上都是搜索不出來的,也只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小伙伴們才有幸見到過。
也正是這個原因,很多小伙伴都奇怪,大家聊得很起勁的劇情自己怎么一點都不知道呢!就是因為沒有經歷過那個熱鬧的年代,無法收集到這些閱歷。
也不知道為什么,每次看到這些早年的黑白畫風漫畫時,總是很有感覺。簡單粗獷的畫風正是我們童年最深刻的記憶。而那時候的漫畫作者,都喜歡在內容之中加入一些清涼畫面,對于小伙伴們來說,這就是最初的、也是最健康的啟蒙啊!
還記得《GAME集中營》當年第一次提到任天堂和世嘉的競爭時,就用了很大的篇幅,將兩家游戲公司多年來相殺的場景一一展示了出來。
不知道如今的你,是否還記得那場世紀大戰(zhàn)中,世嘉SC3000惜敗于任天堂FC游戲,錯失了頭把交椅。
雜志上面的秘籍,曾經為多少小伙伴解惑。
那時候我們能夠了解到游戲的技巧、秘籍、選關、作弊的唯一方法就是游戲雜志。
如今,我們再次回味這些雜志時,總有一些特殊的情感在里面。興奮之余中夾帶著一絲回味、一絲懷念。這種感覺猶如開啟了“上帝視角”,讓我們以如今的眼光,來審視著九十年代人們對游戲的看法。跨越了數個時代的觀點碰撞和精神交融。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回味一下《GAME集中營》中記載的那些游戲,看看這些游戲如今還有人知道嗎!
《亞生命戰(zhàn)爭》
一直以來,我們玩到的飛行射擊游戲都是在街機平臺,玩起來比較有感覺。而且熱門的射擊游戲幾乎都在游戲廳中能夠玩到。
但我們也不能忽略了主機平臺中的一些佳作。《亞生命戰(zhàn)爭》則是MD平臺中經典射擊游戲之一。其創(chuàng)新的玩法,甚至可以吊打街機平臺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街機游戲。
我們先看看雜志中的記載。
該游戲的背景圍繞著宇宙戰(zhàn)爭而展開,一個強大的逆轉錄病毒填補了阿瓦隆星球上新的致命的生命形式。操縱的主機到所有敵人都是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微生物,軟體動物,寄生蟲………主機共有四種,分“昆蟲型”和“魚型”兩大類.它們的移動速度不同,武器的攻擊效果也不同。
但是我對照了半天,怎么感覺游戲中的選人畫面和雜志上面不一樣呢!
后來才發(fā)現,這是雜志犯的一個小錯誤,將圖片給放倒了。
游戲中出現的生物,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蟲子。這些生物在進化過程中,漸漸擁有了智力,并發(fā)展出擁有攻擊性極強的軍事建筑。
游戲中的四架主機,擁有不同的能力,在吃到四種火力之后打出來的效果完全不同。游戲中的場景很復雜,需要玩家對子彈運用完全掌握,在合適的場景中使用合適的子彈,就能拿事半功倍。
在寬曠的場景中,只用追蹤激光,效果極佳:
BOSS戰(zhàn),非常輕松
雜志頁面:
在狹窄的空間中,使用“反彈圓圈”可以造成大范圍的攻擊效果。藏在深處的雜兵都可以清理掉。
雜志中對子彈的運用有詳細的解析。相信每個玩家在看完之后都蠢蠢欲試吧!
其他的子彈則有,散彈、導彈、跟蹤彈,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調整。
雜志中介紹到的聚氣,這威力可是非常大的哦!
雜志中對巨型生物的描述:
三十年前的VR
如今的玩家或許都認為Oculus Rift的VR技術是現今科技的進步,是近些年才有的產物。
《VR女友》
其實,在三十年前,VR技術就已經用于開發(fā)游戲硬件。但在當時,由于技術的不穩(wěn)定性,導致VR游戲機曇花一現。
或許,三十年一輪回吧!
在上世紀的90年代初期,VR曾經風靡一時,被認為是當時最高科技技術成果。期間出現了不少VR相關的游戲設備,其中就有任天堂的Virtual Boy,以及中途夭折的世嘉VR頭顯:Virtua VR。
看看《GAME集中營》當時對世嘉VR的報道,可以說是極盡熱捧,那種感覺就像是世嘉這次能開啟一個全新的時代,反超任天堂了。
當時《GAME集中營》記載的原文是:
諸位玩友,你是否玩過街機的立體眼鏡,能讓你在360°空間里撕殺的立體眼鏡?沒玩過?不要緊,你可以想象。玩得過癮之余,是否有些遺憾呢?若能在家里玩,豈不更好!
當然,這遺憾不是你的專利,所以就有人要消滅這個遺憾。在去年冬天的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器用品展上,世嘉的有關人士披露了他們即將推出的立體眼鏡( Virtual Reality,簡稱VR)。就是用在MEGADRIVE和GENESIS上的,只要戴上這個頭盔似的家伙,就天高任你飛了。不過這個VR要比街機的“頭盔”輕得多,因為大部分組件在臺面盒里。
事實上,這個VR已經讓世嘉傷了好幾年腦筋了,直到去年,才完成了能夠同時處理所有VR多邊形的技術工作,并且能快到讓人有親臨實境之感。雖然16位機的節(jié)自比不上街機復雜,但世嘉表示,360°空間還是真真切切的。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當年VR技術成為當時游戲領域的熱門,只要誰能搶先做出使用人群的設備,那肯定就是行業(yè)老大。世嘉當時在行業(yè)里算是如日中天,對于這個全新的方向自然要去嘗試,搶占游戲市場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91年世嘉宣布開始研發(fā)VR技術,在突破種種瓶頸之后,終于在93年開始在各大雜志和媒介造勢。
當時《GAME集中營》還專門預測了它的價格和發(fā)行時間
玩家們摩拳擦掌,感覺這個幸福時刻就要來臨。但這款VR設備,卻遲遲未發(fā)售。
后來才得知,世嘉VR在最后測試階段出現了不少問題。對身體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不僅僅會身體不適,還會伴隨著頭暈眼花,長期使用的話必定會留下后遺癥。
而這種情況,以當時的技術是無法解決的。最終為了聲譽,世嘉公司放棄了VR領域。
但當時的玩家們群情激昂,世嘉不得不出面解釋:VR太真實了,擔心有玩家會伸手去摸......
這話,怎么這么耳熟?
后期有玩家尋找到了當時世嘉VR的游戲,就是下面這種效果。
(不過說實話,當時世嘉的VR設備如果成功發(fā)售的話,那VR的領頭者絕對是世嘉。)
如今,VR再次活躍在我們的眼前,而這一刻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甚至我們可以在這個虛擬的世界中尋找一位伴侶,找到屬于自己的精神空間。未來,畢竟會有一場游戲的革命,那就是虛擬與現實的交融。
電子游戲,到底是時代的產物,還是必須被取締的洪水猛獸呢?
其實在每個年代,都有人為游戲受到的偏見而吶喊。但當時的主流輿論淹沒了其他一切聲音,將中國電競事業(yè)徹底封殺。
如今我們再來回味雜志中記載的這些文章時,會不會感覺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呢!
有朋友來時,我常這么問:想玩電子游戲嗎?
原因有二:一來,我的幾個好友皆是游戲中人,除了電子游戲,共同語言不多。只有齊坐于電視機前,隨戰(zhàn)斗之激烈而前仰后合,隨險情之紛呈而大呼小叫,方有親如兄弟的同志情誼:二來好不容易大家做完了功課,不輕松輕松,難道再絞盡腦汁去干惡作劇或是唾沫橫飛地閑聊?
電子游戲能不能玩?大多數人只是保守地說:“可以,不過……”。要是我說,那就是:“如果你喜歡玩,不玩怎么能行?”道理說起來很簡單,但很少有人這么想。我們這代當然是應該比上一代更幸福。今天,科技發(fā)展出現了電子游戲機,以前沒有倒也罷了,現在有了眼睜睜地看著卻又不能玩,豈不是倍受痛苦。哪有什么幸福可言?尤其是玩了幾下癮頭上來了,卻被勒令放下手中“武器”,那滋味……嘿嘿!也許你也有過。
我以為,電子游戲之誕生與流行,也是與電影電視一樣的,其娛樂作用是不容否定的,生活好了,娛樂方式多了,我們的少年倒好象更加慘了。
電玩是沒有過錯的,只是許多人用錯了。電玩這東西,玩之能勝是一種天賦,玩而不入迷是一種性格,人迷而能自制是一種修養(yǎng),而玩得不可釋手又是一種境界,有的家長卻把這個境界看成了孩子的性格,豈不差矣!
其實,弄盤好卡,全家上下,出謀劃策的有“軍師”,做決策的有“將軍”,執(zhí)行任務的有“超人”。老少一起輕松輕松,這是最好不過的家庭游戲。有的家長的信念“這只能作為考出好成績的獎勵”是根本錯誤的,游戲反而是取得好成績的手段之一。
再者,游戲里確實有不少可以使孩子的心理潛移默化的作用,有的游戲教你尋找捷徑與秘訣,怎樣處理與管理;有的鍛煉你的忍耐力,教你拼搏,百折不撓;有的讓你學會總結與探索;當然還能激發(fā)你的自豪感,更有的讓你懂得合作的可貴。還有許多的哲理,比如:“好的東西不易得到,容易得到的不是最好的”。
話說回來,電玩的問題也是有的,最主要的是視力問題,還有使戶外活動減少的可能。當然,上了癮又被迫戒掉也是很痛苦的。不過,我玩我的,那么玩夠了的時候也是更想學習的時候。沒有牽掛,學起來也是最輕松的。
——作者:陳江
馬陽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