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城頭變幻大王旗。大家都知道,前段時間互聯網保險經歷了一次大地震,很多優秀產品全部下架了,市場幾乎被清了個空。我本以為今年很長一段時間會比較清閑,沒有產品可賣,結果不到半個月,很多意外險和醫療險又都回來了,選擇也并不少。世界在轉動,總有人年輕
城頭變幻大王旗。
大家都知道,前段時間互聯網保險經歷了一次大地震,很多優秀產品全部下架了,市場幾乎被清了個空。
我本以為今年很長一段時間會比較清閑,沒有產品可賣,結果不到半個月,很多意外險和醫療險又都回來了,選擇也并不少。
世界在轉動,總有人年輕,規律總結下來可能只有四個字:
新陳代謝。
當我扶著我的陳年老腰整理這篇文章的時候,心里想得都是過年躺平倒在床上休息幾天。
(是的,我的腰病犯了,動一下就是痛痛痛痛痛痛)
我說保險公司們能不能不要這么內卷,下架了就不能休息段時間,
我腰病還沒好,你們產品倒是上全了。
而我只能忍痛扶腰起來,接著卷。
醫療險有了新版的醫享無憂長期醫療、好醫保長期醫療,
意外險有了小蜜蜂2號、大護甲2號、平安小頑童。
定壽也不用擔心,大麥2021走了,來了大麥2022,價格差不了一兩塊錢。
至于重疾險,目前還沒有多少產品值得推薦,成人重疾險和少兒重疾險各有一款還不錯的:
——達爾文6號
——大黃蜂6號
至于產品6不6,尚待比一比,看一看。
但一般叫這個名字的,產品差不到哪去。
看來,給互聯網保險唱衰有點過早了,我躺平的也有點早了。
但這是好事情,那些沒趕上去年12月底那波福利的人,現在也為時不晚,趕上了的人沒什么可后悔的,之前的產品本來就不差。
而且早買早保障嘛,起碼便宜啊,沒必要糾結。
而這篇文章,是2022年開年的第一波產品測評,腰疼,我就挑一些普適性強的寫,
至于更綜合的測評,我的經典萬字長文,給腰一點時間。
第一大類:重疾險
2022年1月推薦的成人重疾險:達爾文6號
達爾文6號是目前相對較佳的選擇。
整體看下來,確實夠6。
便宜啊,責任還有創新。
但我也和你們說實話,不實用的責任捆綁有點多,有創新點,但創新點不在重點上。
也想搞差異化,但重心并不在我們買重點關注的重疾、輕癥和中癥上。
主要責任還是重疾+輕癥+中癥。
必買一欄里多了兩個陌生責任:
特定重疾額外賠、重大疾病復原金
可選責任還是常見的那幾個:重疾關愛金、癌癥/特定心腦血管疾病多次賠、身故保障
1、必選責任
先看三項標配也是最重要的責任:
110種重疾,賠1次,賠100%保額;
25種中癥,賠2次,每次賠60%保額;
50種輕癥,賠3次,每次賠30%保額。
輕癥里常見的11種最高發疾病也都賠:
除了這三項責任外,再看兩個創新責任:
有一個責任叫「特定重疾保險金」,只要在30歲前確診20種特定重疾,額外賠100%保額,總共賠2倍保額。
比如25歲買了50萬,28歲確診,能賠100萬。
是不是有點像少兒特定重疾多倍賠?
但這個責任對成人用處不大,30歲前才有這個保障,27歲買,也就保障兩年多時間,32歲買,相當于沒有這個責任。
所以大家看看就好了。
如果是給孩子買,這個責任還是有用的,但通常情況,更建議直接買少兒重疾險。
還有一個責任叫「重大疾病復原金」,60歲前第一次確診重疾后,賠100%保額,患病滿1年后,又得了其它重疾,可再賠一定保額。
相當于隱藏了多次賠付責任。
但大前提是,兩次重疾都必須是在60歲前:
滿1年不滿2年:再賠20%保額
滿2年不滿3年:再賠40%保額
滿3年不滿4年:再賠60%保額
滿4年不滿5年:再賠80%保額
滿5年及更長:再賠100%保額
這個責任實用性一般,原因在于60歲前得兩次重疾的概率不高,但考慮到重疾發生率有明顯下滑跡象,有比沒有好。
但如果是60歲后得的重疾,這個責任就用不上了。
我建議把它當贈送責任就好。
必選責任里,除了重疾、輕癥和中癥外,其它兩個責任都不是很實用,
還是要看這部分的保費怎么樣。
30歲,買50萬保額,保終身,分30年繳費,
男性每年是5515元,女性每年是5115元。
這個價格是很合適的,跟之前停售的產品差別不是很大。
所以把這兩個責任看作贈送的就行,大家抄一模一樣的條款也沒什么意思,價格合適,我們就鼓勵。
講完必選責任,再看可選責任有哪些。
2、可選責任
可選責任沒那么重要,可買可不買。
比較實用的是癌癥多次賠,
第一次得的不是癌癥,賠付完,180天后得了癌癥,再賠100%保額;
第一次得了癌癥,賠付完,3年后再得了癌癥,再賠100%保額。
它的特色是,患癌次數不限,比如第三次又得了癌癥(間隔3年),又能賠100%保額,3年后又得癌癥,還能賠。
但第三次賠付,只能是癌癥的新發和轉移。
條款比較繞,我特意為大家整理了一張表格,重點關注條件一欄:
這算是產品的一個小亮點,癌癥復發、轉移概率還是挺高的,還是又一定概率得兩次及更多的。
加上它,價格貴了20%。
30歲男,50萬保額保終身,30年繳費,
不附加是5515元,附加是6625元。
如果能接受這個價格的話,建議附加。
另一個類似責任是心腦血管疾病多次賠,
在第一次重疾后,間隔180天或1年,得了心腦血管疾病,可以再賠120%保額。包括了10種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
單項責任貴了不到10%,
相同條件下,每年6040元。
如果家庭正好有心腦血管疾病史的話,比如爺爺奶奶輩或父母輩都有人得了這類疾病,建議考慮加上,尤其是對更高發的男性而言。
最后再說一個可選責任:重疾關愛金
首先必須是60歲前確診重疾,分兩種情況,
如果是第五個保單日前確診,額外多賠80%保額。
如果是第五個保單日后確診,額外多賠100%保額。
相比市面上很多重疾險的60歲前額外賠付60%或80%,很明顯,它賠得更多,最高可以翻倍。
30歲買了50萬保額,50歲確診,可賠到手100萬。
附加這個責任要多少錢呢?
加上它,單項責任貴了30%多,
相同條件下,從每年的5515元增加到了7190元。
所以一般人我不太建議附加,它比較適合想一次性做高保額的人。
這個年齡段,如果考慮做高保額,可以勉強用一年期重疾險來加保,主要前期也便宜。
2022年1月推薦的少兒重疾險:大黃蜂6號
大黃蜂6號是目前相對較佳的選擇。
你們還記得大黃蜂5號嗎,今年的大黃蜂6號幾乎是它的復制版,兩個都是北京人壽承保。
除了必選的重疾+輕癥+中癥+少兒特疾+罕見病外,可選責任里還有重疾多次賠+癌癥多次賠+身故+重疾住院津貼。
和大黃蜂5號的主要區別是多了重疾住院津貼可選責任。
可保30年,或保至70歲或終身。
最長繳費期是30年。
整體來看,保障很全面。
110種重疾,賠1次,賠100%保額;
43種輕癥,賠3次,每次賠30%保額;
30種中癥,賠3次,每次賠60%保額。
重疾還有額外賠,
選保30年,投保前10年確診多賠50%保額;選保到70歲或終身,投保前30年多賠50%保額。
10種罕見病,賠3倍基本保額;
20種少兒特定疾病,賠2倍基本保額;
但必須在第30個保單年度前確診才多賠,這點不如之前的大黃蜂5號,30歲前確診賠2.5倍保額,30歲后賠2倍保額。
包括白血病、重癥手足口病、嚴重哮揣等常見少兒常見高發重疾,參考下表:
具體的病種也不用擔心,重疾新規統一定義的28種高發重疾,每個重疾險都有,而且占重疾理賠的95%以上。
而且11種少兒常見高發輕癥也都有:
必選責任的保費也很便宜,
以0歲寶寶為例,買50萬保額,保終身,30年交,
男孩每年1825元,女孩每年1635元。
不附加情況下,保費和大黃蜂5號一模一樣。
但如果只保30年,重疾住院津貼是捆綁責任,
男孩每年603.3元,女孩每年是657.8元,
只比大黃蜂5號貴了十多塊錢,可以接受。
有兩個可選責任是可以考慮的:
1、重疾住院津貼
首次確診重疾,并在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住院治療的,可提供每天300塊的住院津貼,每次住院最多給30天,每年最多給90天,
累計上限津貼是9萬,也就是最多賠300天。
除此之外,每年還有3天的免賠天數。
舉個例子,
老王在30歲買了該產品,40歲時確診了癌癥,需住院治療,兩年時間總共住院了360天,減去6天免賠(3*2),按理說住院津貼可以給354天,但354天>300天,所以最終拿到手只有9萬。
說實話這個責任還行,得了重疾不可避免要住院治療,每天有300塊住院津貼也不錯,
我們看保終身的保費:
0歲男寶寶,買50萬保額,保終身,30年交,
不附加,每年1825元,附加,每年1929元,
單項責任貴了6%左右。
其實也不多,不在乎這點錢可以加上,但不加也可以。
2、重疾多次賠
單次賠付少兒重疾險基本都有這個可選責任,滿足一些家長對多次賠付的期待。
附加這個責任后,最多能賠4次,
沒有重疾分組,每種重疾賠付一次,每次確診間隔一年就行。
第一次賠基本保額,第2次賠120%保額,第3次賠130%保額,第4次賠150%保額;
但附加這個責任稍微比較貴,
同樣條件下,不附加1825元,附加2160元,
這個責任有預算可以加上。
但大黃蜂6號的癌癥多次賠不建議附加,它必須是首次重疾為癌癥,再得癌癥才能賠,而且加上貴更多。
第二大類:定期壽險
2022年1月推薦的定期壽險是:大麥2022
目前唯一推薦的定壽是大麥2022.
華貴人壽主營的業務就是壽險產品,它的大麥系列產品一直以來都非常優秀,像下架不久的大麥2021。
我的推薦理很簡單:便宜
你們想想,死了就賠的產品還能有別的什么理由,選便宜就完事了,大麥2022是現在的底價產品,
不選它選誰?
定壽說再多也沒用,直接看保費:
30歲買100萬保額,保到60歲,分30年繳費,男性每年是1089元,女性每年是587元。
比大麥2021還便宜了一兩塊錢。
可選航空和水陸公共交通身故額外賠,多賠一筆錢,如果多賠100萬,加上這個責任,也就貴快十幾塊錢。
免責條款也是最正常的三條:
夫妻一起買的話,可以考慮華貴的另一款定壽,大麥甜蜜家2022,兩個人都買100萬,保費和大麥2022差不多。
而且如果因同一意外事故去世了,還會多賠一倍保額。
第三大類:醫療險
2022年1月推薦的百萬醫療險是:醫享無憂個人長期醫療險、平安e生保長期醫療、好醫保長期醫療(20年版)
這幾個都是保證續保20年的產品。
畢竟醫療險波動太大了,容易遇到停售,所以還是優先選擇保證續保更長的產品,目前最長的就是20年的。
其它20年的產品也可以加入推薦行列。
而且它們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大保司
目前好的醫療險基本都是大保司承保的,醫療險對服務這一塊有一定要求,大保司網點更多,增值服務會好一些。
另一個推薦的理由是性價比高,三款產品費率都相差不多,雖然未來費率可調,但起碼能保證20年續保。
雖然此前已經下架了一波,但很多產品還是回來了。
像人保健康承保的好醫保長期醫療,20年版和6年版兩款都回來了,大家如果有需要可以直接去支付寶上買。
平安e生保長期醫療是平安健康承保的,醫享無憂個人長期醫療險是太保健康承保的,都是保證續保20年的產品。
第四大類:意外險
2022年1月推薦的成人意外險:小蜜蜂2號和大護甲2號
意外險大多是短期險,買一年保一年,很多產品責任都是互相模仿的,差異性很小,而且價格也差不多。
小蜜蜂2號和大護甲2號也是先下架過,但立馬又回來了的兩個意外險,60歲以下都可以買,兩個產品也很像:
意外身故/傷殘保額最高賠100萬,
猝死都是賠50萬,
意外醫療最高報銷額度是5萬,0免賠額
而且都有住院津貼,150元/天,
小蜜蜂2號有交通工具額外賠付,大護甲2號有接種疫苗意外保障。
就連保費也差不多,小蜜蜂2號是296元/年,大護甲2號是299元/年。
少兒意外險:平安小頑童和萌寶保
這三款也是下架過又回來了的產品。
萌寶保在支付寶里可以買,性價比很高,20萬身故/傷殘保額,2萬醫療保障,0免賠額,不限社保內外報銷,每年的保費是79塊。
平安小頑童在原來基礎上做了改動,保費68塊,意外醫療保障有2萬,意外燒燙傷還要額外的1萬醫療,新增了兩個可選項。
更高保額,還可以考慮它的尊貴版。
最后:
這些保險都是目前最推薦的,可選性比去年12月下架前少了很多,尤其是重疾險,但要說差是沒差到哪去的。
最近也有不少新產品會上,如果不急,可以觀望下,等我腰舒服些,繼續肝。
當然你們也不一定就要買這些,這里我只提供一個解決方案,大家還是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能力來選擇。
以上。
寫在最后:關注【肆大財子】,私信領取以下免費福利
1.想給家庭配置最合適的保險,可以點擊我頭像,私信我“配置”,或者下方留言,我會以自己多年的經驗,幫你提供一些值得參考的建議。
2.如果想診斷自己的保單是不是買貴了還是買坑了?又或者還有核保、理賠等疑難問題,也可以私信我“保單”,我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何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