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日,主播薇婭在微博曬出自己即將做半月板縫合手術的照片。此前歌手汪蘇瀧也因“半月板手術住院”引發網友關注。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上了年紀才會腿腳不好。為什么年輕人的半月板總受傷?半月板到底是個什么“板”?其實半月板損傷是一種常見的運動損傷,很多
近日,主播薇婭在微博曬出自己即將做半月板縫合手術的照片。此前歌手汪蘇瀧也因“半月板手術住院”引發網友關注。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上了年紀才會腿腳不好。為什么年輕人的半月板總受傷?半月板到底是個什么“板”?
其實半月板損傷是一種常見的運動損傷,很多人不注意保護膝關節,都會出現半月板損傷。
《生命時報》采訪專家,教你護好脆弱的半月板。
受訪專家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醫師 陳疾忤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骨科博士 黃瑋
為什么會出現半月板損傷?
提到膝關節,大家都知道在哪里,但是當醫生告訴你半月板損傷了,很多人都不清楚它在什么地方。
半月板是膝關節內一對可以緩沖減震、維持關節穩定的“墊片”,因外形酷似彎彎的月牙而得名。
雖然具有保護關節表面軟骨的作用,但其本身很脆弱。
日常生活中,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就有可能造成半月板的損傷,按照原因一般將其分為兩大類:
01、半月板急性撕裂
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是半月板損傷的主要人群。
急性撕裂由于急性扭轉所致。最常見于足球、籃球、橄欖球、滑雪和其他涉及減速和變向的運動。
這種動作對半月板有壓迫、旋轉和剪切應力,如果過大可導致半月板撕裂。
02、慢性退變性撕裂
慢性退變性撕裂因膠原流失、彈性下降而起。老年人負重、蹲廁等都可能導致其受損,發生撕裂。
這種損傷往往是在輕微創傷或無創傷的情況下悄悄發生的,很多人都回憶不起來受傷的情況。
5種情況懷疑半月板撕裂
半月板損傷可能會導致關節積液,未經處理的、大的撕裂甚至可能引起骨關節炎過早發生。
由于大多數人對半月板缺乏認知,導致很多半月板損傷沒有得到正確且及時的處理,繼而影響了后續恢復。
半月板撕裂后,患者膝蓋往往有以下幾種表現:疼、腫、卡、響、軟。
1. 疼:尤其是在蹲起、上下樓梯等膝關節受力大的情況下,半月板受到擠壓、牽扯導致疼痛。需要注意的是,日常走路不疼,不代表半月板沒問題。
2. 腫:有些患者在急性期會出現積液,所導致的腫脹會影響腿部屈伸活動。
3. 卡:膝關節常常出現“卡住”不能動的情況,臨床上又稱為交鎖。
4. 響:膝關節運動時出現明顯彈響。
5. 軟:常常出現“打軟腿”的癥狀,有關節不穩或滑脫感,可發生不同程度的大腿、小腿肌肉萎縮。
懷疑自己半月板受損需要做X光、超聲、核磁共振等檢查進行確診。
一般核磁報告的半月板損傷分三度。一度、二度都是屬于半月板內部的損傷,沒有達到撕裂。而到了三度損傷那就是撕裂,就是半月板表面可以看到撕裂的口子。
半月板撕裂能自愈嗎?
半月板一旦受損,因缺少血液供應,其自行愈合很困難,一般都需采取手術治療。
只有極少數發生在紅區的半月板邊緣撕裂,在科學合理的固定制動、康復訓練下,有可能自行愈合。
半月板手術目前都是做關節鏡微創手術,包括半月板成形、切除、縫合等。
對功能要求較低或身體情況不允許手術的老年患者適用保守治療。
若患者癥狀不嚴重,不需手術,即使醫生說能正常運動,也要三個月到半年后再運動,以最大程度避免半月板損傷。
護好脆弱的半月板
對于健康人來說,為有效預防半月板的損傷,日常生活中應做好以下幾點。
01運動前充分熱身
運動時做好準備工作,熱身充足,待關節反應靈活之后再開始運動;為避免膝部外傷,運動時可佩戴護膝以防意外發生。
切忌在疲勞狀態下鍛煉,這時動作容易不協調,膝關節易扭傷而致半月板損傷。
02增強下肢力量
增強體質,加強下肢肌肉力量,保證膝關節的穩定性和靈活性。
03控制體重
體重過重,對半月板產生的壓力大。所以飲食上少食油膩及高脂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及粗糧,避免過度肥胖。
04注意膝關節保暖
平時注意膝關節保暖,可做局部按摩,促進膝關節周圍血液循環。只要做到心中有數,有意識地保護,半月板損傷是可以預防的。▲
本期編輯:劉云瑽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李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