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說起金色的5角,大家最先想到的,恐怕會是梅花5角,畢竟它不僅外形漂亮,市場表現也是頗為強勢。在我國發行的硬幣中,5角這個面值大多采用的是金色,喜愛度最高的可能是梅花5角,但市價最高的,還得是最先發行的麥穗5角。麥穗5角屬于長城幣系列,最早發
說起金色的5角,大家最先想到的,恐怕會是梅花5角,畢竟它不僅外形漂亮,市場表現也是頗為強勢。在我國發行的硬幣中,5角這個面值大多采用的是金色,喜愛度最高的可能是梅花5角,但市價最高的,還得是最先發行的麥穗5角。
麥穗5角屬于長城幣系列,最早發行于1980年,一共有7個年份。它當時是為了緩解紙幣需求緊張而鑄造發行的,不過可能是大家用慣了紙幣,所以接受程度不高,導致它每個年份的發行量都不大,最多的也就1000多萬枚,可想而知,它們現在的市價已經漲了不少。
目前,麥穗5角市價最普通的也要幾十塊,比較少見的甚至要好幾萬一枚。近期有一枚84年麥穗5角,市價達4.56萬,至于為什么這枚看似普通的金色5角,會如此高價,有多個原因。
麥穗5角分為兩種
在7個年份中,只有80、81、83和85年進入了流通,剩余的3個年份,只發行了精制幣,用于裝幀在《中國硬幣》套裝里,沒有進入流通。值得一提的是,長城精制幣其實每年都有發行(80年除外,套裝均為普制幣),和當時的金銀幣一樣,它們都是為了賺取外匯,所以絕大部分都遠銷海外。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長城幣的幣面采取了知名度很高的長城作為1元主體圖案,其工藝頗為精湛,直到如今還有人認為它們是紀念幣。
精制幣在80年代流向世界各地,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硬幣收藏需求大增,于是大量長城幣出現回流,目前市場上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長城精制幣。它們的發行量基本與當時的金銀幣相當,初期的回流成本卻比較小,所以也還算較為親民的。
麥穗5角主要有4個年份的普制幣和6個年份的精制幣。普制幣的市價在幾十到幾百之間,精制幣則是在幾百到幾萬之間。而84的5角,正是沒有進入流通,只發行精制幣的年份。
版別特殊,發行數量少
在硬幣中,精制幣自然市價更高,不過要達到幾萬級別,光這個還不夠。
從81年開始,精制幣每年都有整套發行,其中81年發行量最大,達到2.34萬,82、83年是2萬套。84年是5750套,85年是4825套,86年最少,只發行了660套。
在81年到83年,一直是上海造幣廠承擔鑄造任務,到了84年,上幣生產了3000套后,就轉而由沈陽造幣廠接手了任務。這里就出現了問題,可能是因為手生沒有經驗,在初期鑄造的角幣中,幣面圖案顯得太撐,上下左右的空隙都很小,看歷年圖片對比就能清晰發現(最左是寇波版)。這是它最顯著的特征。
在14年,這個版別被青島藏友寇波發現,并專門撰文分析,得到了廣大藏友的認同,在《中國現代流通硬幣標準目錄(第二版)》中,正式記錄這個版別,并命名為“寇波版”。
這個版別僅發行了幾百枚,后續沈幣馬上發現了問題進行了糾正,繼續發行正常的“沈陽版”長城幣。從發行數量來看,84年麥穗5角,上海版要大于沈陽版大于寇波版,于是寇波版麥穗5角成為了市價最高的84年5角硬幣。
而上文提到的,正是幣面圖案大一圈的寇波版5角。它的市價甚至是接近86年5角的。
如果你曾經入手過84年5角,不妨看看它的幣面圖案,是否正常。
高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