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曾因老師扎針、外教猥褻女童被批捕等事件引爆輿論的紅黃藍,再次因為旗下品牌涉嫌扎針虐童被公眾關注。整整四年過去了,紅黃藍怎么還是你?作者|梁春富編輯|蔡真來源|野馬財經近日,據“九派新聞”報道,北京多名家長爆料稱朝陽區妙百睿幼兒園有老師用針扎
曾因老師扎針、外教猥褻女童被批捕等事件引爆輿論的紅黃藍,再次因為旗下品牌涉嫌扎針虐童被公眾關注。整整四年過去了,紅黃藍怎么還是你?
作者 | 梁春富
編輯 | 蔡真
來源 | 野馬財經
近日,據“九派新聞”報道,北京多名家長爆料稱朝陽區妙百睿幼兒園有老師用針扎孩子,還給孩子冠名說是“勇敢針”。家長們稱,涉事幼兒園為“紅黃藍的國際園”,學費每月1.2萬元。
目前,家長們已帶著醫學鑒定等材料報警,當地派出所表示:案件已受理,事情已經在調查過程當中。
10月18日,針對此事,北京市朝陽區妙百睿幼兒園在家長群中回復表示,當天就按警方要求提供了全部無死角監控視頻,同時園所老師也積極配合警方進行調查。截至目前,沒有發現該班老師有故意傷害孩子的違法行為,涉事老師也堅決否認自己存在此類行為。隨后在其官方公眾號再次發文回應。
截至發稿,紅黃藍(RYB.N)未回應上述事件。
作為中國第一家獨立上市的學前教育企業,紅黃藍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此類丑聞。從2017年轟動一時的針扎孩童,到2018虐童案涉事人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再到2019年紅黃藍外教猥褻女童被批捕,再到今年4月的“幼童聞腳”事件……
對于紅黃藍的種種丑聞,“新華社”曾發出質疑:“紅黃藍怎么老是你!”
紅黃藍發布2021年中報稱,中期盈利436.5萬美元,上年同期虧損3946.4萬美元,扭虧為盈;營業總收入9007.8萬美元,同比增長199.0%。
妙百睿與紅黃藍關系密切
雖說事發的北京市朝陽區妙百睿幼兒園,但該園與紅黃藍關聯密切。
工商資料顯示,北京市朝陽區妙百睿幼兒園曾用名北京市朝陽區勁松紅黃藍幼兒園,成立于2013年7月,注冊資本為15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陳永春。
陳永春還是北京紅黃藍兒童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股東,持股比例為0.15%,后者的法人代表則是紅黃藍的創始人史燕來。
截圖來源:愛企查
另外,在多家紅黃藍幼兒園的通稿中,妙百睿被稱為紅黃藍旗下品牌。
但據妙百睿(Mulberry)的官網介紹,妙百睿品牌屬于新加坡環球教育集團,專為2到6歲兒童提供高品質、國際化的早期教育。該集團總部設在新加坡,創立于1995年,在全球范圍內全資擁有50余所學校,數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教師服務于近萬名在校學生。目前新加坡環球教育集團正在進入中國市場,主打品牌之一便是雙語精英教育妙百睿。
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2月8日,紅黃藍曾發布一則收購公告稱,將以約1.25億元現金收購新加坡一家兒童教育集團70%的股權。同時,集團名稱將從“RYB Education”(紅黃藍教育公司)更名為“GEH Education”(GEH教育集團)。但紅黃藍名稱此后并未改變,后續也并未公布收購標的具體消息。
截圖來源:紅黃藍公告
在英文的公告中,對于標的描述是:a leading Singapore-based privatechildhood education group,即新加坡領先的私營兒童教育集團。而新加坡環球教育集團(GlobalEduhub)的首字母縮寫也是“GEH”,與紅黃藍的新名稱“撞車”,同時,在該集團官網上,也標榜其為新加坡領先的兒童教育集團。
據2021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報告期內,紅黃藍的服務收入為5130萬美元,同比大幅增長了342.2%。對此,紅黃藍在財報中解釋稱,一是由于中國疫情好轉,中國區的運營設施全面開放,二是在中國和新加坡注冊的學生人數的增加也增加了學費收入。
彼時紅黃藍高管在接受“中國網財經”采訪時表示,公司收購的新加坡兒童教育集團,團隊能力強,在當地開展業務情況良好,可以做到資金自給自足,每年還有穩定的利潤產生,投資回報情況達到公司的預期。“今后,我們一方面將依托于新加坡平臺,也將融合紅黃藍22年的早期教育經驗沉淀,繼續開展在當地及東南亞周邊市場的開拓,并且還將努力把新加坡優質的雙語課程帶到中國市場,滿足國內家長和孩子的差異化需求。”
據公開報道,2017年2月,蘇州姑蘇區政府與環球教育集團、瑞領資本訂立三方協議,環球教育集團中國區運營總部落戶姑蘇區,瑞領資本與姑蘇區教育投資管理公司合作成立1億元的姑蘇區教育產業投資專項基金,三方設立50億元教育母基金并落戶在姑蘇區。
也由此誕生了蘇州5家妙百睿幼兒園,以及其運營公司蘇州市姑蘇區妙百睿幼兒園有限公司等。2019年6月,受政策影響,蘇州妙百睿幼兒園從私營改為公辦園。
此外,新加坡環球教育集團還與“承興系”存在合作關系。“承興系”實控人羅靜,曾在2015年至2017年6月期間,一口氣控股型收購三家上市公司,包括博信股份(600083.SH,現ST博信)、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承興國際控股(02662.H,已退市)與新加坡主板上市公司Camsing Healthcare(BAC)。
而“承興系”承擔著私募基金“振興二號”的回購義務,并由“承興系”實控人羅靜提供連帶責任擔保。“振興二號”的資金主要用于新加坡環球教育集團在蘇州的五所幼兒園的建設與經營,并最終用于妙百睿幼兒園在中國市場的園區建設與日常經營。
但2019年7月,“承興系”突然暴雷,實控人羅靜因涉嫌詐騙被警方刑拘,“振興二號”也由此踩雷。
對“虐童”事件必須嚴懲
紅黃藍是本土早教機構中,創立時間較早的品牌,也是第一家赴美上市的早教機構。公開資料顯示,最早的園區是1998年史燕來和曹赤民合伙開的兩間教室。2003年,第一家紅黃藍幼兒園在北京成立,乘著當時國內幼教行業的東風,紅黃藍發展迅速,獲得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的青睞。
2017年9月27日,紅黃藍登陸美國紐交所,但剛剛上市兩個月,紅黃藍就曝出了影響極其惡劣的“虐童事件”。
2017年11月,紅黃藍北京朝陽區管莊幼兒園(新天地分園)被曝教師針扎孩童事件,引發社會震怒。2018年,涉案幼兒園教師劉某以虐待被看護人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并被責令5年內禁止從事未成年人看護教育工作。
無獨有偶。2019年1月,山東青島市市北區紅黃藍幼兒園一外籍教師在學生午休期間,趁無其他教師在場之時,猥褻一女童。2019年7月,青島市北區檢察院審判此案件,該外教獲刑5年被判驅逐出境。
兒童教育事關重大,對于民營幼兒園的監管也開始收縮。
2018年底,相關部門針對學前教育和幼兒園運營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其中包括規定民辦園一律不準單獨或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也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兒園,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兒園資產。
紅黃藍股價因此遭到重挫,一度暴跌40%,至今仍在2美元/股徘徊。虐童事件對紅黃藍的品牌形象產生的影響也是毀滅性的,其品牌形象也一落千丈,再難修復。四年多時間過去了,再提起這家公司,網友依舊耿耿于懷,家長們更是“恨得牙癢癢”,部分人認為紅黃藍已不再值得被市場信賴,并稱幼兒園應該把心思放在辦學上,而非盈利、上市。
還有專家指出,幼兒園的教育質量,本質上靠管理,而非靠監控,不解決老師的教學素養和基本素質等問題,類似的虐童事件仍會發生。
中國性學會家庭性教育專委會委員、賦權型性教育系列叢書編委王曉斌在接受“未來網”采訪時指出,“家長對待每一個事件,除了向他人了解情況外,更重要的是傾聽孩子對該事件的真實感受,為避免孩子受到傷害,從孩子零歲起,家長就要對其進行全面、專業的性教育,培養孩子具備識別和拒絕暴力的能力。家長既要引導孩子尊重教師,也不要盲目敬畏和恐懼教師、長輩等權威人士。”
“虐童事件”發生后,紅黃藍開啟轉型,一方面布局綜合性早教業務,并廢除了存在管理風險的加盟制,但近年紅黃藍的加盟制又起了苗頭;另一方面收購海外教育公司,并擬更名改變品牌形象。
2017年的虐童案是紅黃藍財務表現的轉折點,從盈利到大幅虧損。財報顯示,2017年,公司全年凈收入1.48億美元,歸母凈利潤711萬美元。而2020年全年,公司營收1.1億美元,同比下降7.2%;凈虧損4118.3萬美元,虧損同比擴大近18倍。
但今年9月發布的2021財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公司營收5339.9萬美元,同比增長318.13%;凈利潤620.5萬美元,同比增長148.3%。國內疫情的好轉以及新加坡和東南亞的布局,使得紅黃藍連續多個季度虧損后轉為盈利。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紅黃藍擁有150所直營學校、 255個專營學校、1163個直營和特許經營的游戲和學習中心,以及直營學校34011的學生人數。紅黃藍的學生和幼兒園數量較前幾年有了顯著的增長。
可如今紅黃藍換了一個新馬甲“妙百睿”,它能改過自新了嗎?
史燕來在2017年接受《齊魯晚報》采訪曾透露過“紅黃藍”這一名字的由來:“紅黃藍是色彩的三原色。紅色象征媽媽,寓意激情;黃色象征孩子,寓意夢想和未來;藍色象征爸爸,寓意智慧、信念和包容。”希望紅黃藍汲取教訓,不要再讓如此美好寓意的品牌蒙羞。
陳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