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案例來源一前段時間去某科室進行質控檢查,發現治療室冰箱內的高危藥品普通肝素科室備藥較多,有足足一大盒子,問及原因,護士說因為每名患者輸液完畢封管時僅需配置好的肝素3-5毫升,24小時配置一瓶基本上就夠用了。而所有帶導管的患者每天都開一支肝素
案例來源一
前段時間去某科室進行質控檢查,發現治療室冰箱內的高危藥品普通肝素科室備藥較多,有足足一大盒子,問及原因,護士說因為每名患者輸液完畢封管時僅需配置好的肝素3-5毫升,24小時配置一瓶基本上就夠用了。而所有帶導管的患者每天都開一支肝素,久而久之就有了結余,(如圖)。那么封管使用的肝素“拼瓶”共用到底合適嗎?
案例來源二
配置好的封管液到底可以使用多長時間?筆者帶著案例一中的問題,走訪了本單位臨床科室得到的答案如下:
答案一:肝素封管液我們執行的一直是24小時更換重新配置。
答案二:我們科患者大都體質虛弱,抵抗力較低,為了防止感染,我們按安全注射的原則肝素封管液每2小時更換新的。
得到的答案基本上就以上兩種情況,即每2小時更換或每24小時更換,但都是科室所有帶管患者使用不同注射器共用一瓶肝素封管液。
一、肝素封管液配置好后有效期為多長?
如上述案例中討論所言,各醫院、甚至同一所醫院的不同科室也不盡相同。
2016《病區醫院感染管理規范》及《基層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中規定,開啟的靜脈輸入用無菌液體超過 2 h 不得使用,啟封抽吸的各種溶媒超過 24 h 不得使用,很顯然配置的封管液雖然不屬于靜脈輸入用但卻是靜脈注射用,從這點看配置好的肝素封管液應該執行2h為宜。
二、多人共用一瓶肝素封管液合適嗎?
《基層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中安全注射要求盡可能使用單劑量注射用藥。一次性使用的液體、藥物、注射器具要做到一人一具一瓶,嚴格按規范執行。去年韓國木洞女子醫院5名嬰兒共用一瓶脂肪乳劑導致的4名新生兒死亡事件至今還歷歷在目。
2016INS沖封管實施細則中要求,封管用一次性使用裝置(例如單劑量小瓶和預充式導管沖洗器)是沖管和封管的首選。
綜上所述,血的教訓告訴我們,為了預防感染事件的發生,并且是患者已經付費的藥物不該多人共用。
三、目前肝素封管液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1、每日為患者開具肝素,但科室并沒有一人一用。
2、配置好的封管液使用時限不統一。
3、配置濃度參差不齊,10u/毫升—100u/毫升不等。
四、2016INS要求各種導管肝素封管液的濃度是多少?
1、住外周靜脈留置針,對于成年患者,使用不含防腐劑的0.9%氯化鈉溶液封管;對于新生兒和兒童,使用每毫升0.5個單位至10 個單位的肝素或不含防腐劑的0.9%氯化鈉溶液封管。
2、中心靜脈導管封管液的選擇,根據血管通路裝置和無針接頭的使用說明,使用每毫升10個單位的肝素或不含防腐劑的0.9%氯化鈉溶液來封住中心血管通路裝置。
3、對于家庭護理的患者,使用每毫升10個單位的肝素進行PICC封管
五、筆者建議
由于肝素屬于2009年美國醫療安全協會公布的高危藥品內的B級高危藥品,一旦用藥錯誤將給患者造成嚴重傷害;隨著近年來人們法律意識及維權意識的增強,由安全注射引發的局部感染及輸液反應層出不窮,導致的糾紛也不斷增加。
建議:
1、在帶管患者可以非肝素封管液的情況下,使用一次性預充式導管沖洗器來為患者封管。
2、為規避風險,肝素封管液嚴格按每個患者一瓶的原則,杜絕為每名患者開藥但卻是多名患者共用的缺陷。
共用“拼瓶”雖然是沿襲多年的習慣,但我們不希望韓國的嬰兒死亡事件重演,規范使用肝素封管液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參考文獻:1、2016INS指南。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院感染管理規范(試行)[S].北 京:衛生部辦公廳, 2000:6-14.3、基層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
王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