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說起廚師這份職業,它的文化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至奴隸時期的上古時代。自堯的部下彭鏗開始,它歷經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傳承至今,已有幾千年文化,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廚師就是人類的第二任父母。從伙夫、廚子、櫥役等稱呼,廚師有一個完整的發展過程,
?說起廚師這份職業,它的文化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至奴隸時期的上古時代。自堯的部下彭鏗開始,它歷經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傳承至今,已有幾千年文化,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廚師就是人類的第二任父母。從伙夫、廚子、櫥役等稱呼,廚師有一個完整的發展過程,自古至今,一直追尋著為人類奉獻味蕾上的盛宴,而廚師的工作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以及肯定,但近些年卻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喜歡廚師這份工作,就連身為廚師的自己都越來越不喜歡廚師的這份工作,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以小編為例,因為小編本人就是從事這個行業的,而且時間已久,但現在卻越來越厭煩廚師這份職業。
(中國廚師祖師爺畫像——彭鏗)
?第一:工作時間太長,早出晚歸的,經常見不到太陽,人容易抑郁
為什么這么說呢?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廚師這個行業,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一起掰扯掰扯,爭取把其中的原因都講明白、都講清楚、都講透徹。
1:工作時間太長。
這個是由其工作性質而決定的,不能責怪社會,以及責怪其他任何人,尤其我們中國的廚師,加班、加點,那都是常事,今天我們就以最基本的正常餐飲時間舉例。
小編從事餐飲八年現為后廚掌勺,一般情況下,小編的上班時間都是早上的九點至晚上的九點半、或者十點,一天基本上見不到太陽。
(因為小編上班的廚房基本上都是密閉的,不容易出去,或者一般都建在地下室。)
2:早出晚歸。
這個可能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都習慣了,但小編著實有些堅持不住了。每天一大早就要起床上班,一直到中午的兩點才有一絲絲的休息時間,真的很乏、很疲憊。晚上還要擠公交、擠地鐵下班,一般回家都已經十一點了,洗洗涮涮,看會兒手機,不知不覺就到一點了,這會兒小編就要趕緊睡覺,因為不睡,明天準定就會遲到,這也是餐飲行業一直都喜歡年輕人的原因。
3:容易抑郁
這也許是我為廚師這個行業所定義的吧。人在密閉的空間呆的時間長了,自然就會滋生出一些煩躁的情緒。比如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十個廚師有九個脾氣都非常的火爆,甚至有時候可以用暴躁來形容。有廚師朋友的家人,或者朋友,可能會深刻的理解我說的這一段話。
?第二:工資太低,積極性不夠
廚師這份職業若放以前,肯定是一個值得別人羨慕的職業,但隨著國家越來越好,物質越來越豐富,廚師的地位反倒越來越低。
由于,科技創新不斷,已經出現越來越多的炒菜機器人來代替廚師的職務,因此,廚師的工資一直漲不上去,更可況現在的火鍋開的滿大街都是,需要廚師的后廚也越來越少。工資漲不上去,福利待遇太低,導致許多年輕人積極性不夠,廚師這個行業也面臨著年輕人斷層的危機。
?第三:假期太少,請假太難
如果說國家規定的法定節假日是每月的八天,那么廚師能夠有四天小編就要燒高香了,更何況有些小餐飲、小飯館、每月只有可憐的兩天休假,就這,每次跟老板請假,老板的臉拉的都跟驢臉一樣長,經常性不批假,也沒有什么補助等等。
下面說一個小編干餐飲行業遇到的請假真事,飯店的名字我就不提了,以免有人告我。
坐標,西安市雁塔區交大醫學院陽陽國際廣場某飯店,小編在那里工作半年,遇到急事,無法請假,最終只能曠工來強制休假,結果就是小編我一個月4500的工資基本上就被扣完了,事后還威脅我讓我趕緊滾蛋。
哎……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
?第四:社會保障不夠,基本上等同于沒有
我知道我說這事肯定就會有網友驚訝,說:“你們這連個社保都沒有嗎?我不信!等等。”其他人的我不知道,我也不清楚,但小編可以認認真真地告訴大家一件事,就是小編我自08年開始進入廚房,我的社保至今還沒有開通,你就可以想知道為什么我說社會保障不夠,基本上等同于沒有的意思了。
這并不是開玩笑,我以前甚至都不曾聽說過社保,也就是最近兩年上網多了,才了解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以及國家給予我們的社會保障制度。
?第五:老師傅不愿帶新徒弟,你能學多少完全靠悟性
說到這,咋就不得不提一下,咋們中國老一輩的傳統思想,真可謂是根深蒂固,頑疾難除啊!師傅教徒弟全憑一句話:“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一個字‘’悟‘’。
可是說實話咋們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有誰能靠悟就能懂得中國的八大菜系,或者說南北的飲食文化與飲食差異呢?
難!難!難!太難!
我敢說沒有一個人能夠完全依靠自己的悟性,來了解全中國的所有菜品、飲食文化,等。
這也是許多年輕人不愿學廚師的原因,因為他們學了幾年,最后發現自己啥也沒學著,反倒是工資就那樣也一直不見漲,慢慢地也就沒有了激情。
張同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