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生活中,大家在體檢之前,是懷著怎么樣的心情?忐忑、緊張、恐慌、還是擔憂?大家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不再定期體檢了?體檢,對于我們而言,并不陌生,幾乎人人都有過體檢的經歷。當拿到體檢報告,看到身體指標一切正常時,那種由衷的欣喜和愉悅,您有多久沒
生活中,大家在體檢之前,是懷著怎么樣的心情?忐忑、緊張、恐慌、還是擔憂?大家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不再定期體檢了?
體檢,對于我們而言,并不陌生,幾乎人人都有過體檢的經歷。當拿到體檢報告,看到身體指標一切正常時,那種由衷的欣喜和愉悅,您有多久沒有體會過了?
以下是關于體檢的一些基本知識,能幫助我們走出體檢誤區,讓我們對體檢有新的認識。還有助于我們了解,不同年齡段的人群應該對哪些體檢項目有所重視,以及出現什么樣的身體疾病,是不需要進行治療的。
一、身體沒毛病不用體檢?體檢沒有意義?
生活中往往存在一些人,覺得自己的身體沒問題,平常也沒有感覺到身體上有什么不適,就抱著“如果有什么問題,我的身體會告訴我”的這種想法,不去醫院做體檢,非要等到身體出現了問題才著急著往醫院跑。
還有些人,在每次拿到體檢報告后,被告知身體沒什么大礙,就認為:既然做了這么多次,身體也沒什么毛病,肯定是沒問題。隨后,就放棄了定期的體檢。
不僅如此,有些生活節儉的人,認為做體檢需要花錢,體檢之后,若是檢查不出什么毛病,不就白花了冤枉錢?覺得為體檢花錢不值當,就一拖再拖,直到身體被拖出毛病才到醫院做檢查。
以上這些想法,違背了體檢的初衷。體檢是對身體的基礎健康狀況做的一次檢查,能幫助我們及早察覺身體中出現的毛病,及早發現身體的哪些零件、哪些部位工作得慢了,或是不工作了。
并不是身體出現了問題,體檢才有意義。體檢的目的是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體檢報告上的各項檢查指標和數據,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身體各器官、各部位的變化和反應,明白自己的身體目前處于一種什么樣的狀態,以及是否健康。
我們還可以把體檢報告當作一位“預言家”,通過它,我們可以知道自己身體在將來會出現什么樣的疾病。
尤其是對曾經患有重大疾病的人群來說,更要重視體檢。定期復查能確定身體的病癥是否加重、有無減輕或痊愈、是否有復發的可能等。從而可以更好地做預防保健工作。
二、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體檢側重點
體檢貫穿我們的整個生活,處于任何年齡段的人群都需要定期做好體檢工作。不論兒童還是成年人,不論青年還是中老年人,想維持身體健康,少不了定期體檢。
但通常情況下,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做體檢時,側重點是不一樣的。
20多歲的年輕人,要更注意傳染性疾病的檢查。此時的年輕人,精力旺盛,處于活躍期,如果生活中不注意衛生,不做好清潔,很容易引發細菌、病毒感染,各種感染性、傳染性疾病就會找上門。
30多歲的成年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基本靠快餐、外賣解決吃飯問題,再加上運動的時間有限,缺乏運動,容易出現高糖、高脂肪、高血脂等問題。
40多歲的人群,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逐漸走上了下坡路,心臟、血管漸漸出現退化、老化問題。因此,需要格外注意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而50多歲的人群,要注意骨質疏松、骨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的發生,做好相應的體檢工作。因為50歲之后,骨骼會出現明顯的退化,腰疼、背痛、腿疼等毛病會增多。
60歲之后,就需要進行全身、全面的檢查。到了60歲的年齡,身體全身的機能退化嚴重。若不注意日常養護,容易疾病纏身。
因此,對每一個人而言,都應該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在日常中提高定期體檢的意識。
三、別慌!體檢出這些毛病,有些根本不用治!
雖然有些人的體檢報告單上會出現指標異常的情況,但請不要擔憂!不是只要出現指標異常,體檢者就必須要進行治療。如果這些指標偏離正常值的程度較輕,是不需要治療的。因此,體檢查出以下這些毛病時,不用太過著急和焦慮。
偶發性心臟早搏
心臟早搏與偶發性心臟早搏并不一樣。偶發性心臟早博的頻率在6次以下。一般情況下,如果在進行了劇烈運動之后,會出現偶發性早搏。除此之外,若是身體處于過度疲勞、熬夜嚴重,且過量飲用濃度高的咖啡、茶等,也會出現偶發性早搏。其多見于健康人,并不具有病理性,所以無需通過藥物進行治療。
竇性心律不齊
實際上,竇性心律不齊是一種常見的,正常的心律失常現象,可不要把它當作疾病看待,通常見于年輕人。一般情況下,人在處于情緒、精神緊張的狀態下,會出現竇性心律不齊,是不需要進行治療的。
輕度脂肪肝
脂肪肝有輕度、中度、重度之分。隨著生活水平、生活質量的提高,很多人群都會伴有輕微的脂肪肝一般是不需要口服藥物進行治療的,通過飲食、運動調節即可。出現重度脂肪肝才需要治療。
無癥狀膽結石
結石的形成與膽汁分泌異常有關,膽汁長期過度沉積在肝臟內,就會形成結石。無癥狀膽結石患者,其體內的結石體積小,對身體影響小,所以一般不需要進行治療。但是要做到定期檢查,半年做一次最好。如果發現結石有變大的情況,且引起了肝臟病變,要及時進行治療。
生理性乳腺增生
很多人看到乳腺增生就會想到乳腺癌,被檢查出乳腺增生,內心就無比恐慌。其實,乳腺增生并不是一種疾病,它是乳腺的一種正常生理反應。乳腺每個月都會出現著增生與退化的現象,增生也可能只是暫時的,主要與內分泌功能紊亂有關,大部分無需進行治療。但是,對于35歲以上的乳腺增生患者來說,需要進行定期檢查。
無癥狀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雖然屬于腫瘤疾病,但是一種良性疾病。體內的腫瘤對人體影響小,因此患者沒有表現出臨床癥狀。可以進行定期檢查,如果出現腹脹、便秘等癥狀,說明體內腫瘤在逐漸變大,這時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四、提醒:檢查時,一旦做了這些事,結果會不準確
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病的風險也逐漸增加。并不是所有的疾病,在來臨時都會通過身心向您發出“求救信號”。對于一些疾病來說,如果在身體出現癥狀時再進行檢查,就已經沒有意義了。比如我們熟知的肝癌,患者在被確診時,往往已經處于晚期。
因此,為了讓體檢發揮更大的價值,一定要把好體檢前的這道關口。了解一些體檢前的禁忌和注意事項,才能讓體檢結果更準確地反映身體情況。
體檢前保持空腹的狀態,想必大家已經知曉,這是健康體檢的基本要求之一。空腹的時間需要保持在10-12小時,所以,在檢查的前一天晚上,也就是從晚上22點開始,就不要再吃任何東西了。而第二天的體檢時間盡量安排在上午10點之前。
但也不是所有的體檢項目都要求空腹。比如做CT檢查、心血管造影檢查、腹部超聲檢查時,就不用保持空腹的狀態,空不空腹并不影響體檢結果。
另外,空腹時最好不要喝水。不然,進入人體的水會稀釋體內的血液,血液濃度會降低,這樣會使血常規檢查的結果出現誤差。但如果在體檢前實在是渴得不行,少量的白開水其實也是可以喝的。但是,注意控制好飲水的量,不能超過100ml。記住!只能喝白開水,像什么碳酸飲料、咖啡、奶茶等飲品,絕對不能喝。
還有就是體檢前的飲食管理。不當、不正確的飲食會影響體檢的結果,促使身體內的一些指標出現短暫的異常。體檢前一周,飲食以清淡為主。盡量不要食用藻類、海魚、海帶等海產品。除此之外,不要過量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類食物,如鴨血、雞血等動物內臟類食物和海鮮類食物,要少吃,會增加肝臟負擔,肝腎功能易出現問題,不易被消化,影響體檢結果。
最后,體檢前,不要喝酒、吸煙、熬夜、做劇烈運動,也不要過度緊張,因為這些因素都會影響體檢結果。
最后
體檢如同人們健康的保護傘,為生命健康保駕護航。它能讓人們真正認識和了解自己身體的實際狀況,能幫助我們預測到身體可能會出現什么樣的危害,只有提前捕捉到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我們才能及時拯救自己的身體,維持健康的狀態。
何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