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1月份開始,三大主糧行情可謂是先漲后跌,一直跌到本月上旬。然而,近日稻麥行情開始走高,原本低迷數月的毛雞行情也跟著上漲,多種水產品價格都在跟漲,這是咋回事呢?01、雞價穩中偏漲今年下半年開始,肉毛雞行情就一直不是太好,即便是“萬物齊漲”的
11月份開始,三大主糧行情可謂是先漲后跌,一直跌到本月上旬。然而,近日稻麥行情開始走高,原本低迷數月的毛雞行情也跟著上漲,多種水產品價格都在跟漲,這是咋回事呢?
01、雞價穩中偏漲
今年下半年開始,肉毛雞行情就一直不是太好,即便是“萬物齊漲”的10月份,肉毛雞也沒有太多波動,產區雞價依舊處在成本線以內,這讓雞農十分被動。
雞價不盡人意,和肉雞產能的持續擴張有很大關系。如10月份時,多家肉雞上市企業銷量雖然創新高,可收入走跌。就拿益生來說,銷售收入環比9月跌超35%。
可以說,肉毛雞價格回落,和產能增多有絕對關系。從畜牧業協會提供的數據來看,截止10月底,祖代種雞存量為1715.45萬套,創下歷史新高。
也就是說,想要雞價走高,還需要加快去產能才行。不過12月份到來年1月份,肉雞也迎來了消費旺季,隨著近期消費量的增多,以及中間商的備貨,肉雞開始了穩中有漲。
如山東地區穩漲0.02元,價格為3.85-3.87元/斤;河南反彈0.02-0.03元主流價為3.85-3.9元/斤;河北、江蘇主流價為3.82-3.85元/斤,遼寧為4.25-4.3元/斤。
盡管毛雞行情有所反彈,但總體依舊偏低,有雞農表示,如今的毛雞行情依舊在成本線以內,出欄成本在3.9-3.95元/斤,多地雞價卻在3.9元以內,希望這次上漲能夠突破4元大關。
12月份的需求還算可觀,隨著“雙12”來襲,元旦臨近,市場的備貨量開始增多。不過想要徹底改變毛雞行情,還需要加快去產能才行,不然后期仍有走跌的可能。
02、多種魚行情走高
每年的12月份,水產品的捕捉難度加大,塘口存塘量也不是太多,因而對刺激魚價上漲有利好作用,不少大規格魚均迎來了走高。
如金鯧魚就是如此,在廣西地區,截止本周五,金鯧魚冰鮮價相比上一周漲幅明顯。其中1-1.1斤規格的塘口從9.2元漲至10.6元/斤;1.1-1.2斤規格的從9.4元漲至10.8元/斤;1.2-1.3斤規格的周漲1.2元,報價為11.3元/斤。
總得來說,金鯧魚多種規格的行情均有所走高,一周普漲1元以上,特別是1-1.3斤規格的更受市場歡迎。而工廠目前也加快了備貨,為了春節做準備,因而金鯧魚行情走高明顯。
當然,上漲的不僅僅是金鯧魚,相比上一周,黃顙魚行情也十分不錯。隨著市場的需求增多,產區收購需求加大,因而使得黃顙魚購銷需求增多,特別是湖州產區,炮頭4兩規格的塘口從8.8元/斤漲至11元/斤,一周漲了2.2元。
加州鱸行情漲跌互現,如在四川一帶,0.9-1.2斤規格的,塘口價從11元漲至12元/斤,周漲1 元每斤;湖州8兩上規格的統貨價從10.7元降至10.3元/斤;佛山一帶,8兩上規格的從11.5元漲至11.7元/斤。
總的來看,魚價行情穩中有漲,隨著天氣愈發寒冷,常規魚價格也會迎來一波上漲潮,手里有魚的朋友可要抓住時機了。
03、稻麥迎來上漲旺季?
11月上旬,米面銷量可謂大增,這也帶動了稻麥行情反彈,只不過水稻漲幅有限,民間秈稻主流價依舊在1.27-1.3元左右;而小麥卻迎來大漲,陜西金沙河最高漲至1.49元,創下了新高,且全國均價也突破1.45元,再次漲破新高。
然而,很快稻麥價格就開始了新一輪走跌,這讓想要賣糧的農民灰心不已。不過每年12月份開始,隨著米面需求增多,糧價也會迎來上漲,今年也不例外。
如南方中晚秈稻近日漲幅較大,主流價為1.27-1.35元/斤,如黃山豐兩優為1.27元/斤,蚌埠五河豐兩優為1.29元/斤,宜春秈稻為1.3元/斤,株洲為1.34元/斤。
粳稻方面,目前東北行情高位回落,價格比較穩定,采購價為1.27-1.4元/斤;如方正縣長粒稻為1.4元/斤;虎林市圓粒稻為1.285元/斤。不過江蘇一帶,粳稻還算可以,如高郵雜粳為1.4元/斤,揚州南粳9108為1.52元/斤。
總的來看,隨著米企庫存的消化,對稻谷的收購需求開始增多,再加上基層普遍有惜售心態,糧販子收購難度大,因而利好稻谷價格。
相比水稻,小麥行情總體偏穩,局部依舊有漲跌波動,今天小麥均價為1.425元/斤,這在往年依舊是“破天荒”的高價。其中,平原發達麥價為1.415元/斤,其中濟南17上調5厘,報價為1.465元/斤;沂水大倉跌落1分,麥價為1.44元/斤;亳州五得利漲0.5分,價格為1.42元/斤。
如今的政策性拍賣仍不明朗,因此市場看漲情緒增多,行情有所偏穩。不過隨著市場的小麥流通量偏少,企業也加快收購,為“雙節”做準備,因此后期麥價很難走跌。
總的來看,如今米面迎來了消費旺季,稻麥也因此進入上漲旺季,后期稻麥行情依舊可期。
馬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