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新中國剛剛成立之后,一切都是百廢待興,這也正是全國人民齊心協力恢復經濟的大好時刻。結果,這個時候卻出現了一批“大蛀蟲”和“害群之馬”,他們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而謀私利,為國家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這其中,便以劉青山和張子善二人最為突出,他們
在新中國剛剛成立之后,一切都是百廢待興,這也正是全國人民齊心協力恢復經濟的大好時刻。
結果,這個時候卻出現了一批“大蛀蟲”和“害群之馬”,他們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而謀私利,為國家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這其中,便以劉青山和張子善二人最為突出, 他們倆貪污舊幣171億,被譽為“新中國第一腐敗大案”。
相比于他們被執行槍決的結局,不少人在好奇,他們的孩子之后去哪里了?
震驚全國的腐敗大案
毛主席等人從西柏坡前往北平的時候,就對如何“進京”有過很深的思考。
那會是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饒有興致地對旁人說:
“今天是進京的日子,不睡覺也高興,進京去趕考,精神不好怎么行?”
周總理同樣也歡天喜地,笑著說:“我們應當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來。”
毛主席深吸了一口煙,十分堅定地說:“我們決不當李自成,都要考個好成績。”
他的思考,已是由來已久,當年他將郭沫若發表于《新華日報》上的《甲申三百年祭》列為學習文件,讓同志們都引以為戒,克服以功臣自居、貪圖享樂的情緒,偉人的眼光,看得非常長遠。
在進城以后,經濟也漸漸有了恢復,許多領導也感受到了問題,浮于表面的,便是“夏天送瓜,冬天送蟹”。
1951年12月8日,中央也發出了出《關于反貪污斗爭必須大張旗鼓地進行的指示》。
在那個年代,貪污如今的“1萬元”就是“大老虎”,貪污1000元以上就是小老虎。
也就是那幾年,震動全國的劉青山、張子善重大貪污案暴露在全國人民面前,毛主席聽聞后,也十分憤怒。
劉青山濃眉大眼,被抓捕的時候是石家莊市委副書記,此前還擔任過天津地委書記;
而張子善是個瘦高個,口才比較好,性格也很開朗,被抓捕的時候是天津地委書記,此前擔任過天津地委副書記。
這個天津地委是在1949年下半年才成立起來的,地址在北京和天津兩大城市之間,管轄的人口超過了400萬。
1950年夏天,全區11個縣和3個鎮遭到了暴雨和洪水的攻擊,廣大農民的生活都非常艱難,按理說,這個時候劉、張二人應該有很大的重擔,可他們絲毫沒有組織農民生產和自救,反而將心思撲到了其他地方。
在1951年夏季的時候,省委決定調整劉青山和張子善兩人的工作,他們倆都舍不得這些年積攢下來的巨額財富,甚至還鬧起了內訌,有互相攻擊的意思。
他們的很多做法,引起了李克才的不滿,他也向省委反應了一些問題,并且多次要求調離天津地區,最終沒能成功。
這個時候,李克才徹底意識到劉、張二人已經變質,所以決定向省委組織部長,同時兼任省紀檢委副書記薛迅正面揭發了兩人的問題。
省委重視了起來,并且在1951年11月派出了檢查組來到天津地委檢查工作。
檢查組來了以后,迅速行動起來,還沒等到劉、張二人反應過來,就迅速掌握了大量實事。
他們的貪污行徑,主要表現在十個問題上。
其一,便是貪污救災糧款。
那會的天津地區是河北省各河流的入海之地,水患從來就沒有斷過,每年都需要農工來維修河防。
不過那會的河北省政府財政比較困難,沒有錢把所有事情處理好,便采用了以工代賑的方式,然后再給予糧款補貼作為報酬。
結果,這兩個人以“供應站”的方式剝削民工,把本屬合作社經營業務的數萬民工的供應工作給奪了過來,從中間撈了六萬元。
此外,他們還用壞糧頂替好糧,導致數十位民工死亡。
其二,便是占用飛機場占地款和國庫存糧。
這件事發生在1950年下半年,國家撥款29億舊幣,準備在武清縣楊村修建飛機場,這項工作也很快落到了張子善頭上。
劉青山看準了機會,將這筆錢用于“機關生產”,還辦起了電線廠,然后自己再東拼西湊,用零星付款的方式支付了那筆賠款。
這個時候張子善也沒有閑著,他假借“民工沒吃的”為由,從糧庫里調了50萬斤糧食。
到了最后,經過各種各樣的調查,還有4330萬元舊幣依舊去向不明。
除此以外,他們還有“違法支用水利專款”、“動用干部家屬救濟糧”、“倒買倒賣”、“挪用造船款”、“販賣物資”、“利誘國營工業技術人員”、“干擾經濟建設”等多項罪名。
只要是在他們職權范圍內的,他們都想著從中間去撈一筆。
對于那些不滿他們做法的人,劉、張二人也絕不客氣。
當時天津地委組織部副部長蘆鐵不同意劉青山動用干部補助糧,張子善就主動提出:
“將蘆鐵調到安次去,讓他去當縣委書記,馬上防汛任務就要來了,他完不成任務就撤了他。”
當相關問題全部調查清楚,劉瀾濤等人便將調查情況以報告的形式報給了毛主席。
毛主席在看了這份報告后,感到非常震驚和憤怒,他也沒有想到,勝利才來了兩三年時間,原本堅定的戰士就被腐化成這個樣子。
隨后,他十分快捷地寫下了處理情況報告的批語。
與此同時,抓捕行動也在很快進行著。
1951年11月29日,張子善正在保定市西關一家飯店中吃飯,公安廳的人員便來到了他的面前,用他自己的話來說:“當時一下就懵了。”
而劉青山則在國際列車上被捕的,兩名戰士銬住了他的雙手,最終將他押到了吉普車中。
對于這兩人的處理,組織上也是非常慎重的,華北局在廣泛聽取意見和研究的基礎上,為了維護國家法紀,最終決定將兩人判處死刑,隨后請示政務院批準后執行。
毛主席在把握這類問題的時候,通常是以教育為主,不主張打擊面過寬,可這兩人貪污的數量讓人非常震驚,毛主席還做了大量的研究。
最終,毛主席看了很多的資料,又請大家廣泛討論后,最終同意了河北省委的提議,并由河北省人民法院宣判,對劉、張二人處以死刑。
1952年2月10日,兩個大貪污犯分了兩輛車前往刑場,兩聲槍響以后,他們全部倒地。
他倆因為自己的罪行而被槍斃了,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不過,中央同樣考慮到了他們的“后事”,特別是妻子和孩子方面的事情,這也充分體現了實事求是,不牽連無辜的務實精神。
后人最終回歸平凡生活
劉青山有一位結發夫妻,名為范勇。
投身于戰斗之前,她的名字還叫樊桂蘭,不過在劉青山的事情后不久,她便改嫁了,和張月東結了婚。
在劉青山被處決的那一年,他有3個孩子。
大孩劉鐵騎時年7歲;二孩劉鐵甲時年4歲;而三孩劉鐵兵時年只有幾個月。
劉青山剛剛被處決了以后,河北省委就傳達了決定:
經中央、華北局以及省委三級領導研究決定,劉青山的長子和次子即日起由國家撫養成人,每人每月提供15元生活費,而三子則由范勇撫養。
當時的15元至少可以買150斤小米,對于這兩個人來說是完全夠用的。
在范勇改嫁以后,生活費被取消,不過不久后又恢復了供給。
在1961年,國家本來就比較困難,劉青山的弟弟向石家莊地委反應說幾個孩子生活非常困難,很快,組織上又向劉家補助了幾十元錢。
從1962年開始,大兒子劉鐵騎要上高中了,所需要的生活費也更高了。
所以他自己給省委寫出了申請書,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省委經過研究決定,將他的生活費提高到20元錢,而劉鐵甲、劉鐵兵兩人的生活費還是15元。
從這一年開始,兄弟三人一個月的生活費已經有50元了,一直維持到1970年劉鐵騎大學畢業參加工作。
中間有段時間,劉家三兄弟的生活費欠發998元,省紀檢委在后來也于1981年補發了。
按理來說,作為大貪官之后,三人也極有可能受到不小的風言風語,實則不然,他們三個人的生活都受到了國家的保障,生活中也幾乎沒有受到影響。
在劉青山被處決的那一年,由于二孩劉鐵甲才只有4歲,所以第二年便被他的叔父劉恒山帶回了老家撫養,1958年,范勇也將年僅6歲的劉鐵兵送回了老家。
劉鐵騎年齡稍大一些,一直跟隨在母親的身邊,不過當他上初二的時候,也不愿意再在繼父家中生活了,所以也回到了老家,三兄弟又在南章村湊齊了。
隨著劉鐵騎長大,他可能也知道了父親犯下的滔天罪行,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也非常刻苦頑強,并在1965年的高考中考出了高分。
他那個分數,報考清華大學是沒有問題的,不過他思來想去,最終還是報考了北京石油學院,也在那里讀了幾年的書。
在畢業之后,他于1970年被分配到了撫順的石油一廠接受工人階級再教育,從那里開啟了自己的新生活。
1972年,他也和南章村的村民劉繼先結婚,組成了自己的家庭,三年之后,他也被調到廊坊石油天然氣管道局供應處,第二年他的妻子也被調了過來。
從讀書到工作,他的人生總體上還是一帆風順的。
據他的同事回憶,劉鐵騎的名字聽著霸氣,可他生有一頭卷發,還戴著一副眼鏡,看上去非常儒雅隨和,身高也有1.76米,已經算非常不錯了。
他們后來還有了一個女兒,起名為劉堯,身高也超過了1.7米,從河北化工學院畢業后又去了倫敦一所大學深造。
兒子的身高超過1.8米,曾在北京石油大學經濟管理系就讀。
劉青山的二兒子劉鐵甲在讀了高二以后便沒有繼續上學,回到了南章村老家務農,還去過東北編籮筐。
后來他在哥哥的幫助下,于1976年成為了一名石油管道工人。
1989年,受到管道局的派遣,劉鐵甲帶著妻子和孩子前往內蒙古二連輸油公司工作,他的大兒子劉岑在中專之后參加了工作,二兒子后來也參加了工作。
而劉青山的三兒子劉鐵兵也是在高中畢業之后選擇回家務農,他原本想要去當兵的,可是由于父親的原因,這樣的想法最終沒能實現,于是便只好去找其他的路子。
后來他去過曲陽煤礦下礦井,也解決了農轉非的問題,后來還調回安國縣工作,生下了兩兒一女。
其實,到了劉青山孩子這一代,他的影響已經漸漸消失了,國家還將他的孩子們撫養成人,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三兄弟和他們的孩子都回歸到普通人的狀態當中,即使走到大街上,也不會有人發現他們是當年大貪官的孩子。
相比于劉青山,張子善的“后事”就非常簡單了,由于他并沒有孩子,也不需要特別的照顧了。
如今,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了,那兩聲槍響是那么令人振聾發聵。
當初提發的“不打腦袋打后心”、“公費購置棺木”、“不特殊對待親屬”以及“子女由國家撫養成人”這四項措施也全部得到了落實。
由于劉青山案發的時候,他們三個人的年齡都還很小,身邊偶然傳來的流言蜚語,也確實給他們留下過陰影。
不過,這么多年過去了,這些影響早已煙消云散。
劉青山、張子善的案子給了大家極大的深思空間,如今經濟發展的越來越好,也更加需要警惕起來,對于腐敗,必須要保持零容忍。
參考
1史云 ,李新. 轟動全國的劉青山張子善貪污案[J]. 文史月刊,2003(04):16-28.
2王祝福. 塑造清正廉潔的政黨形象——以嚴肅處理劉青山、張子善案為例[J]. 廉政文化研究,2012,3(03):75-79.
劉陽一